肖 紅
2008年歲末影壇顯得很熱鬧,《梅蘭芳》《葉問》《赤壁》的輪番上演給遭遇金融危機的冬季制造了一把難得的“火”的場面。在一片喧嚷的賀歲片中,《非誠勿擾》還是憑借幽默、親切和溫情成為最能慰藉草根心靈的一碗雞湯。
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中年“三無偽海歸”(沒公司、沒股票、沒學位)秦奮,借助一個頗具調侃意味的“分歧終端機”使自己過上了小康生活,從而展開了一場走馬燈式的相親活動,故事前半段使用了“冰糖葫蘆”式的結構方式,以秦奮相親為主線串起了一個個形形色色的女人,后半段聚焦于眾多相親女人中的空姐梁笑笑,演繹她與秦奮由酸澀而甜熟的情感過程。
導演的用意比較明顯是希望用諸多女人缺乏誠意的相親來凸顯出掩藏在秦奮“貧”和“痞”的外表之下的真誠和友善,并使其最終獲得美人的芳心,我想這也正是影片命名為“非誠勿擾”的原因吧。由此揭示出影片的主題還是在于向人們昭示在日漸功利化、物質化的時代氛圍中,真誠依然是一顆心通向另一顆心惟一的橋梁,也只有它才能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生活。作為一部賀歲喜劇,不能說它的主題多深刻,但是它對真情的追求足以引起觀眾的普遍共鳴,使他們疲憊透支的心靈受到了溫存的撫慰。這正是影片主創(chuàng)人員的聰明之處。
在人物形象層面,葛優(yōu)游刃有余地演繹他熟悉的人物類型。秦奮,四十多歲,長相平平,一無所成唯善“貧”。他惟一值得一提的生平事跡就是發(fā)明了“分歧終端機”,而這個高科技產品的所有秘密就是一個帶把手的鐵筒而已。當這一切展開在觀眾面前時,秦奮以平凡真實有缺點的形象瓦解掉電影主人公常有的嚴肅、正經、完美,是以“反英雄”的狀態(tài)出現的平民化人物,他在瞬間拉近電影主人公與觀眾的距離,賺取普通大眾的感情分。這是馮小剛賀歲片能擁有巨量粉絲的一塊制勝法寶。除了“平常”“貧嘴”之外,秦奮還因為坦率真實而頗為觀眾接受。他對美麗的“小三”空姐一見鐘情,以真心誠意感動她,最終成為愛情贏家。與愛相輔相成的是他與鄔桑之間的友情,真淳厚重。人物內在的樸素與外在的嘻哈形成反差,從而使人物更具張力。再加上秦奮的臺詞具有典型的馮氏喜劇風格,一口京片子,聽上去就有點無厘頭,而其中隱匿著對生活和人事的真知灼見,如“我得收費,便宜讓他占了,我陪怨婦喝酒”“別的事我還愿意接受外援,就是娶妻生孩子這事,我還是想自力更生”“寶馬頭上插一奔馳的標,要是出了故障,奔馳的零件配不上,寶馬又不管修”“你是打算長線持有啊,還是打算短線玩玩啊”。馮小剛電影臺詞的功夫爐火純青,這一點是某些影片笑場式的臺詞望塵莫及的,幫助秦奮成為一個頗有觀眾緣的角色。
這些就是《非誠勿擾》賴以成功的最重要的理由了吧。但是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導演之一,馮小剛這部作品中仍有不少令人難以滿意的地方。
首先,整個故事情節(jié)在四個城市拉開,北京、海南、杭州、北海道。中間每一次地點的轉換都讓人有生硬的感覺。秦奮從北京到海南是為了引出飛行過程,與梁笑笑、笑笑情人及其妻四人在飛機上巧遇以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還可以被理解。但是秦奮、笑笑中途同時在杭州停留就顯得牽強,從情節(jié)發(fā)展內在邏輯上看缺少強有力的支撐,人為的痕跡很重。而笑笑以一個“在北海道與他認識也希望在那里結束”這樣的理由就讓秦奮不辭勞苦地飛到了日本去,更是導演有意為之。僅僅是為了展示北海道潔凈的美景以增加電影對觀眾的視覺吸引嗎?依我看,全班人馬拉去日本這一項成本投入是很難讓人領情的。
其次,從整體上看全劇情節(jié)段落十分明顯。上半部分已如前言是冰糖葫蘆式結構。后半部分展開秦奮與笑笑的感情,故事的分段也過于清晰,可以分析成這樣幾組分鏡頭:廟中遇殯、四姐妹居、教堂懺悔、樹林遇熊、笑笑蹈海、游輪好合。幾個小段之間實在不能渾然一體,似斷非斷??v觀影片上下兩部分,故事的有機性整體感見弱,像一杯雞尾酒,看著是一杯,實際上層層疊加,互不交融。
再次,植入式廣告過多,有些出現得還自然,有些就顯得突兀。威士忌酒和招商銀行路牌還不至于讓觀眾分神。不過清華同方電腦、西溪濕地、游輪在情節(jié)里硬硬地擠進來,破壞了劇情的自然流暢,顯得莫名其妙。尤其是濕地別墅的大篇幅介紹,直接就是在插播廣告。以至于到后邊,觀眾不斷返回去猜疑:那個萬國公墓、顏春嶺公墓、十渡景區(qū)及茉莉餐廳是不是都是廣告啊?植入廣告的過量已足引起觀眾的過敏反應,其傷害顯而易見。
《非誠勿擾》票房已大獲豐收,全線飄紅,仍在說明馮氏牌賀歲喜劇強大的號召力。它一慣所走的小人物溫情路線是其能贏得普通觀眾的重要因素。但是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還是應當引起創(chuàng)作者的注意,否則馮氏品牌的效應日后或許會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