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 天
我是從攝影博客上認(rèn)識尚湖的。
那個專題拍攝的是尚湖的鳥,不論是蹁躚的白鷺,優(yōu)雅的天鵝,還是成雙成對的鴛鴦,每一幀畫面,都美倫美奐。我不由得驚詫于在距蘇杭這么近的一個地方,居然有著另外一個天堂,而這個天堂里的主角是烏與樹。
當(dāng)時就想,一定要去親眼看看這些鳥與樹。
尚湖的艱難蛻變
尚湖,商周即有,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淡水湖泊。當(dāng)我終于站在波光粼粼的800公頃水域的湖邊,聽著它曾經(jīng)被抽干造田、再退田還湖的往事,不由得感慨萬千。
1969年,國家開發(fā)張家港的水利工程,因?yàn)楹拥酪鹘?jīng)尚湖一側(cè),必須在開河之前抽干湖水。在那個相信“人定勝天”的年代,成百上千的常熟漢子,用百十條“洋龍船”,把千年尚湖抽得底朝天。而后,在“以糧為綱“的指導(dǎo)思想下,尚湖不再還水,干脆改種田。終因土質(zhì)等原因無以為繼。
經(jīng)過這樣一番折騰,尚湖元?dú)獯髠?。好比一個原本水靈可人的少女,被硬生生地整成了氣息懨懨的病婦。尚湖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被徹底破壞了。沒有了水,山林蟲害明顯加重,原本棲息于此的飛禽遷走了,村莊城市都少了一種靈動。祖祖輩輩喝著尚湖水長大的常熟人終于坐不住了,1984年,常熟決定退田還湖,建設(shè)尚湖風(fēng)景區(qū)。
重建方案請來了著名建筑造園大師陳從周親自設(shè)計(jì),新生的尚湖外形像是一只蝴蝶。來自常熟13個鄉(xiāng)鎮(zhèn)的民工們挖土125萬方,建造了21公里長的沿湖大堤、1.4公里長的串湖大堤以及7個島嶼。1985年7月23日,奔流的長江水被引進(jìn)了這個干涸了已近16年的湖泊。尚湖重新?lián)碛辛吮趟{(lán)天,煥發(fā)了久違的光彩。
尚湖水,有點(diǎn)甜
化蝶之路,尚湖一走就是近二十年。
2005年6月,經(jīng)過完美蛻變的尚湖被正式命名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這時候的尚湖,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樹在水里生、船在林間游、鳥在枝頭鳴、人在畫中游”的水上天堂。
三月的尚湖,就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楊柳剛剛發(fā)出鵝黃色的嫩芽,高高的玉蘭樹頂著滿樹的花骨朵,似乎在等待著一個月圓之夜,將這滿樹的花綻放在你眼前。
如果你嘗一嘗尚湖的水,會發(fā)現(xiàn)帶有種淡淡的甜味。尚湖在重建過程中,極其重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hù)。這里的水屬于國家二級飲用水,取回家煮沸便可直接飲用。在常熟,當(dāng)?shù)厝酥两襁€在驕傲地談?wù)撝@樣一件事——幾年前,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來到尚湖取景,見有游客帶了尚湖水回家用來煮茶喝,索性用手直接捧了尚湖水暢飲。
樹與鳥的天堂
“生態(tài)”這個詞,在經(jīng)濟(jì)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成了一種更高的追求。但是尚湖,卻在處處見證著這種理想狀態(tài)。
我們劃著一艘小船,來到位于尚湖南岸邊的“水上森林”。只見一株株池杉筆直地挺立在水中,從堤岸的這頭一直綿延到那頭,置身其中,就如來到了原始森林一般。這個隱密之地,便是白鶴、紅嘴鷗、鴻雁等80多種鳥禽的家。它們之中,有些或許就是16年前從這里遷走的鳥禽們的后代,憑借著遺傳基因中的密碼,它們的子孫,又找回了昔日的家園。
我們造訪的時候,大部分的白鷺已經(jīng)飛出去覓食。只有幾只野鴨子,于不遠(yuǎn)處旁若無人地游動著,在平靜如鏡的水面上,劃出幾條長長的線。聽說每到秋天的時候,會有上萬只的候鳥飛臨這里越冬,場而蔚為壯觀。也有些鳥,到了這里便不愿飛走,從此成為了尚湖的長期“居民”。
除了鳥類,尚湖還是樹的天堂。尚湖景區(qū)被40多萬棵大樹所覆蓋。近幾年來,尚湖又相繼引進(jìn)了不少名貴花木造園,郁郁蔥蔥的樹木,讓尚湖成為了一個天然氧吧,也成為了常熟市的城市之腎。
如果說尚湖的自然風(fēng)光是一幅水墨山水畫,那么,綠樹、碧水、鷗鷺,則構(gòu)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尚湖花鳥圖。它讓每個親近這里的人感受到生命的美麗和歡愉,一捧清水,一株碧樹,一方掠過飛鳥的澄凈天空,都讓我們凝視良久之后,在心里由衷地說一句:這世界,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