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紅
兒子還不會說話時,夜里吵得很厲害,時常惹得我心情浮躁。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嘮叨上幾句,語氣里充滿憐愛和抱怨,但是他依然故我。我怎么能要求還在吮奶的小人兒理解我的語言信息呢?況且,我更擔心“抱怨”讓他受傷。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并意識到,他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我的眼睛哭著,我心里想:“乖乖,你也不體諒一下媽媽的辛苦,白天上班,晚上還要陪著你喜怒哀樂……”我閉上眼表達我的無奈,不曾想,兒子的哭聲竟由強到弱到停止。當我睜開眼時,我的眼睛在微笑,這是驚喜,也是一種欣賞和肯定,兒子仿佛照單全收地迎合著我笑了。霎時,我發(fā)現(xiàn),兒子能準確地閱讀我眼睛里的內(nèi)容!
從此,我的語言更多以眼神來傳遞,一驚、一喜、一怨、一嘆,樂此不疲,收效甚佳。
媽媽是孩子的山,給孩子一個吻、一個摟抱,便供應(yīng)了安全和依靠。孩子接受來自媽媽的信息,除了說話之外,就只有身體語言了,請相信孩子的這種理解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往往,用嘴來表達的語言對孩子來說是難懂的信息,不妨多用身體語言和表情語言,更容易產(chǎn)生直接、真實、易懂的效果,孩子是能夠讀懂媽媽眼神里表達的心思的。
兒子3歲時能夠說很多話了,也能聽懂一些語言,可對于一些特別的事情,我還是習慣于用眼睛來交流。一天,兒子把客廳里的水仙花毀壞得慘不忍睹。這可是我最最鐘愛的花呀!當我從廚房出來時,看到滿地散落待放的花蕊和翠綠的殘葉,心痛得眼睛都濕潤了起來。兒子本來還在興致勃勃地繼續(xù)摧殘花草,我的腳步聲抬頭望來,他的臉色一下子也變了,由歡快轉(zhuǎn)成愧疚。他趕忙跑過來,求饒似地抱著我的大腿不放。他仰視的目光有些迷惑,見我還是沒有回應(yīng),僅僅是俯看著他時,他居然耷拉下小腦袋,似乎進入了反省的狀態(tài)。我則仍然一動不動,想著我待這盆水仙花有如家里的一位成員,雖然它不能說話不能動,可自我新婚的第一天起,它就陪伴著我,沒想到就這么慘遭寶貝的毒手…我的淚水不禁落了下來。
當兒子再一次看著我時,相信那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凝視。在受到我目無表情的刺痛后,突然“哇”地哭聲大作。
我猛然意識到,此時我忽視了兒子認錯的態(tài)度,我竟然還沉浸在悲痛中,以自己的方式對兒子的闖禍行為進行譴責。我知道,目前我所能做的只有拭去淚珠,讓我的眼光重新明亮起來,回歸常態(tài)中的溫暖。雖然這需要一點點時間,雖然這不長的時間里我什么都沒說,兒子卻止住了高分貝的嗓音,降格到小聲的抽泣。那以后,兒子懂得了一個道理:不再破壞盆中物了,特別是在我時常給它們澆水的行為感召下,一次,他竟然把自己還沒舍得喝的鮮奶倒進了花盆,嘴里還喋喋不休道:“吃飽飽,吃飽飽……”讓人忍俊不禁。
我發(fā)現(xiàn),對兒子無論是批評也好,表揚也罷,你看著孩子,心里想著你要說的話,你的眼睛就能把心聲傳遞給他。當然,不是你的眼睛會說話,而是孩子從你眼睛里接收到信息之后,能夠比較準確地“翻譯”成你想要表達的語言。我雖然不能解釋這樣的現(xiàn)象和反應(yīng)有什么科學(xué)原理,但卻不得不承認,“無聲勝有聲”,眼睛有時比語言有更溫馨、更真實、更準確的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