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仲孫
撫育者的使命是把關注和保護嬰幼兒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把“健康第一”的撫育理念貫穿于保育的全過程,以至于奠定其終生發(fā)展。我們要千方百計地讓寶寶健康強壯少生病,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寶寶在自由、自然、自主的活動空間中得到舒暢的發(fā)展。我們要從寶寶誕生之日起就為他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人格完善打好基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成果表明,寶寶出生的頭三年,是人腦活動最密集的時期,也是奠定其一生智力、情緒、情感和人格的關鍵期。人之初決定大未來,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下一代,愈早開始愈好。但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了解嬰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讀懂嬰幼兒心理奧秘的這本書,要盡可能多地給予理解、尊重和滿足。
撫育者的天職是關愛為本,親情為先。我們要給予嬰幼兒更多的關注、關心和關懷。撫育的真諦是愛、是情、是親。撫育要以愛為本,以情為源,以親為先。人生智慧之真、道德之善、心靈之美,需要從小培養(yǎng)。完美的人格,源于父母的愛、關懷和撫育,始于嬰兒的依戀、幼兒的自信與童年的幸福。嬰幼兒美好情感的孕育和生成,需要的是純愛、厚愛和摯愛;需要的是真情、柔情和神情;需要的是親近、親熱和親切。一個基本的道理是:親而不教也有效,親而又教效果更好,不親而教等于無效。親情是激發(fā)嬰幼兒進行觀察性學習的動力和接受教育影響的親和劑。
撫育者的藝術是順其自然,適性培育。我們要讓嬰幼兒在自由中孕育創(chuàng)造,在尊重中培養(yǎng)自信,在關愛中感受幸福,在和諧中健康成長。自由是孩子的天性,我們要將自由、尊重、關愛與和諧給予每個孩子。我們的事業(yè),既是花的事業(yè),又是根的事業(y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育小樹苗成長,需要像園藝師那樣給予細心、耐心和精心培育;需要把握季節(jié)和生長規(guī)律,既不可消極等待,也不能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培育嬰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的是從容、寬容和適時、適量、適當,需要父母如同春天的雨、夏天的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太陽那樣給予他們以滋潤、體貼、溫馨和溫暖。在嬰幼兒的精神需求中,需要的是依戀、安全、依賴和歸屬。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蘊涵著極為細膩、敏感而又善良、愛美的天性,讓我們像鋼琴家熟悉每一個琴鍵那樣去了解每一個孩子,去譜寫人生的每一樂章。
撫育者的功能在于發(fā)現(xiàn)潛能、鼓勵發(fā)展。撫育者的眼睛是嬰幼兒精神生命成長的太陽?!堵?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訓練手冊》提出:“孩子是上帝派下來教育父母的人?!币虼?,每一個撫育者首先應當是學習者、觀察者、發(fā)現(xiàn)者、鼓勵者和反思者。我們要善于向孩子學習,向書本學習,向有經(jīng)驗的教育者學習。我們要用藝術家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智慧之真、道德之善、心靈之美,去欣賞他們成長中的童心、童真和童趣,去鼓勵他們不斷地認識自我、自我發(fā)展和超越自我,去研究他們成長中的煩惱和分享成功時的喜悅,去反思我們撫育中的失態(tài)、失誤甚至失敗。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靈營養(yǎng)劑。讓每一個寶寶能在撫育者的精心關愛中孕育真情、真誠和真愛,讓他們在關愛的陽光下開出美麗的生命之花,結出幸福的成長之果!
撫育者的追求是創(chuàng)設最佳環(huán)境,促使孩子最佳發(fā)展。每一個孩子都蘊有多元智慧和巨大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有其個性特點與不同的氣質(zhì)類型和能力特長,撫育方式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可千篇一律。讓我們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把握嬰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最佳期,創(chuàng)造科學與人文關懷的最佳教育環(huán)境,讓每一個孩子在撫育者的精心培育下,身心得到最佳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200032】
責任編輯/劉?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