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砌體結構是指由塊體和砂漿砌筑而成的墻、柱作為建筑物主要受力構件的結構。特點是整體性較差,抗拉和抗剪強度較低,比較容易產生裂縫。但砌體結構裂縫有一定原因和客觀規(guī)律。通過對砌體結構裂縫和變形的分析,可以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和處理措施,在日常施工中做好有效防范。
關鍵詞:建筑工程;砌體結構;非受力裂縫;原因分析
砌塊房屋建成之后,由于在使用過程中的種種原因,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墻體裂縫。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墻體裂縫基本上可分為受力裂縫和非受力裂縫兩大類。各種荷載直接作用下墻體產生的相應形式的裂縫稱為受力裂縫。而砌體收縮、溫濕度變化、地基沉降不勻等引起的裂縫是為非受力裂縫,又稱變形裂縫。對此,為了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非受力裂縫,本文將重點討論由溫度和收縮變形所引起的兩類墻體裂縫。
1 非受力墻體裂縫的產生原因
1.1 溫度變形所引起的裂縫
多層砌塊房屋的頂層墻體和磚砌體房屋一樣是最容易出現(xiàn)溫度裂縫的。盡管混凝土砌體墻體的線脹系數與頂蓋混凝土板的線脹系數沒有差別,但在夏季陽光照射下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溫差。夏季在陽光照射下,屋面上表面最高溫度可達40℃~50℃,而頂層外墻平均最高溫度約為30℃~35℃。屋頂和頂層外墻存在10℃~15℃的溫差。在寒冷地區(qū),屋蓋結構層上面依次設有隔氣層、保溫層、找平層和防水層。頂蓋結構有保溫層的保護,它與外墻的溫差按理應有所減少。但是,可能保溫層不夠厚,或防水層滲漏,保溫層浸水,降低了保溫隔熱效果,這時兩者溫差還是有可能引起墻體的開裂。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單是保溫層上的水泥砂漿找平層(厚20mm,實際施工時往往超厚)在外界溫度變化下的伸縮變形也能將外墻推裂。因為按現(xiàn)有的建筑構造定型節(jié)點圖,砂漿找平層一直鋪到女兒墻根部,不但不斷開不留空隙而且還要在邊端加厚,堆成三角形(便于做泛水)。找平層雖薄但在平面內還是有相當大的剛度,其上面的卷材防水層是沒有隔熱效果的,夏季陽光直接照射下找平層伸縮導致墻體開裂就不足為奇了。在頂蓋與外墻存在一定溫差下,導致兩者溫度變形不協(xié)調,產生墻體裂縫。當外界溫度升高時,混凝土頂蓋變形大,墻體變形相對較小,使屋蓋受壓,墻體受拉、受剪。在房屋頂層兩端受力最大,往往沿窗口對角線方向呈現(xiàn)八字裂縫,還會在頂蓋標高處墻體產生水平裂縫(頂蓋板推外墻),有女兒墻時,還會使女兒墻開裂或外傾。
這種溫度裂縫是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兩端重中間輕,頂層重下層輕,陽面重陰面輕。由于頂蓋的溫度伸縮也會引起與外縱墻相連的頂層橫墻的開裂,一般位于大棚下靠近外墻處出現(xiàn)斜向裂縫。頂層墻體開裂裂縫形態(tài)與圈梁設置方法有明顯的關系,但僅靠圈梁的設置并不能阻止墻體裂縫的產生。頂層圈梁上直接鋪設屋面板時,當屋面板坐漿與圈梁結合較好時,圈梁下仍可能出現(xiàn)斜裂縫。如果結合較差,有可能產生水平裂縫。
1.2 收縮變形所引起的裂縫
黏土磚是燒結而成的,成品干縮性極小,所以磚砌體房屋的收縮問題一般可不予考慮。
小型空心砌塊則是混凝土拌合物經澆筑、振搗養(yǎng)生而成的?;炷猎谟不^程中逐漸失水而干縮,其干縮量因材料和成型質量而異,并隨時間增長而逐漸減小。以普通混凝土砌塊為例,在自然養(yǎng)護條件下,成型28d后,收縮趨于穩(wěn)定,其干縮率為0.03%~0.035%,含水率在50%~60%左右,砌成砌體后,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含水率繼續(xù)下降,可達10%左右,其干縮率為0.018%~0.07%左右,干縮率的大小與砌塊上墻時含水率有關,也與溫度有關。
對于干縮已趨穩(wěn)定的普通混凝土砌塊砌體,如再次被浸濕后,會再次發(fā)生干縮,通常稱為第二干縮。普通混凝土砌塊在含水飽和后的第二干縮,其穩(wěn)定時間比成型硬化過程的第一干縮時間要短,一般為15d左右。第二干縮的收縮率為第一干縮的80%左右。砌塊上墻后的干縮,引起砌體干縮,而在砌體內部產生一定的收縮應力,當砌體的抗拉、抗剪強度不足以抵抗收縮應力時,就會產生裂縫。因砌塊干縮而引起墻體裂縫,這在小型砌塊房屋是比較普遍的。在內外墻、在房屋各層均可能出現(xiàn)。干縮裂縫形態(tài)一般有幾種,其一是在墻體中部出現(xiàn)的階梯形裂縫,其二是環(huán)塊材周邊灰縫的裂縫,其三在外墻多反映在窗下墻,出現(xiàn)豎向均勻裂縫,其四在山墻等大墻面由于收縮還會出現(xiàn)豎向、有的是水平向裂縫。收縮裂縫一般多表現(xiàn)在下部幾層,這是由于墻面的收縮變形受基礎及橫墻的約束所致。有的砌塊房屋山墻大墻面中間部位,出現(xiàn)了由底層一直伸到3、4層的豎向裂縫。
由于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不高,灰縫不飽滿,干縮引起的裂縫往往呈發(fā)絲狀而分散在灰縫隙中,清水墻時不易被發(fā)現(xiàn),當有粉刷抹面時便顯露出來。干縮引起的裂縫寬度不大,且裂縫寬度較均勻。砌塊上墻時含水率較大,經過一段時間后,砌體含水率降低,便可能出現(xiàn)干縮裂縫。即使已砌筑完工的砌體無干縮裂縫,但當砌塊因某種原因再次被水浸濕后,出現(xiàn)第二干縮,砌體仍可能產生裂縫。
2 非受力裂縫的防治措施
砌塊房屋溫度、收縮裂縫的產生涉及砌塊生產、房屋設計、施工質量等諸多方面,因此裂縫的防治也應從各個方面、諸多環(huán)節(jié)采取措施才能見效。從房屋設計方面來說,除了應遵循《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筑技術規(guī)程》JGJ/T12004墻體防裂的主要措施條款外,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以下砌塊房屋變形裂縫的防治措施:
鑒于混凝土砌塊砌體的線脹系數比磚砌體大一倍,因此砌塊房屋溫度伸縮縫的最大間距應該比磚砌體房屋短,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修訂組已擬出修改方案,即將規(guī)范中伸縮縫的最大間距表數值乘以0.75后采用,例如磚砌體的間距為50m,砌塊房屋的伸縮縫間距則為37m左右,有的地區(qū)擬改為35m,因為恰好相當于住宅樓兩個單元的長度,處理方便一些。
溫差產生裂縫主要在房屋頂層,前面溫度應力計算表明,采用再高的砂漿強度也難以抵抗溫差產生的拉、剪應力。所以考慮降低溫差的措施和采取\"抗\"、\"放\"結合的策略才是較好的方案。增加房屋蓋保溫性能,防止屋面滲漏,這是建筑節(jié)能的需要,同時也可達到降低屋蓋結構層溫差的目的。增加頂層圈梁的平面布置密度,加強頂層內外縱墻端開間門窗洞口周邊的抗力(門窗洞邊設鋼筋混凝土芯柱,設鋼筋混凝土窗臺梁)。
改變屋頂建筑構造定型圖的做法,將砂漿找平層與周邊女兒墻斷開留出溜槽,用松軟防水材料填塞,找平層本身宜分割成4m×6m左右的分格塊,這種措施不影響房屋使用功能,而至少能緩解頂層溫度變形的危害。
作為頂層砌體墻體,最好考慮設間距為兩、三個開間的局部墻面控制縫,此時頂蓋的構件和圈梁可連通,雖然不如國外每開間設縫的效果,但必能大大緩解溫差作用。
砌塊墻體收縮引起的裂縫主要表現(xiàn)在底部1、2層,因為基礎的約束比較強。砌塊墻體的收縮應力相當于溫差30℃左右的溫度應力,所以收縮裂縫開展比溫差變形還要嚴重。除了增強底層砂漿強度、用芯柱加強洞口邊、窗下墻帶配水平鋼筋網片、灌實砌塊孔洞等之外,也宜考慮設置墻面的控制縫。
3 結束語
砌體結構出現(xiàn)裂縫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提醒我們應從設計和施工階段提早采取措施來加以預防。如果遇到建筑物出現(xiàn)裂縫,首先要查明并分析裂縫和變形產生的原因,評估其對結構的危害程度,以確定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傊?,只要我們能清楚地掌握各種裂縫的產生原因,并掌握正確的施工方法和砌筑工藝,房屋砌體的裂縫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完全是可以避免和預防的。
參考文獻
[1]李楠.《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規(guī)范》.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8.11.01.
[2]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03-2001) [S].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