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貴在開口。但是農村學校及家庭缺乏運用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課上開口,課后閉口,幾乎成為普遍現(xiàn)象?!耙箤W生開口,光靠45分鐘是不夠的。”這是很多教師都認識到的問題,可出路何在?我認為以下幾個做法可以彌補一些條件的不足。
一、利用直觀教學,誘導學生開口
1. 課件設計要充分體現(xiàn)直觀性
在需要突出重點時,我認為課件的版面設計是很重要的。例如,《英語(新課標)》初一預備級Module 4 Unit 3“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我在設計課件時設計了如下的版面:
Spring,warm兩詞用淺綠色,表示樹木返青;summer,hot用深紅色,表示太陽如火;autumn,cool用褐黃色,表示莊稼成熟;winter,cold用白色,表示白雪皚皚。我邊解說邊插入最具季節(jié)代表性的插圖版面,學生邊聽邊看,津津有味。說到已經學過的月份名稱時,我有意停頓一下,不少學生就自動念了起來,還沒有學的,我就領讀幾遍,讓學生預學一下也無妨。每說到“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 …”,在插圖版面上都用醒目的字體展示,而且有重點地帶領學生作口頭訓練,達到反復出現(xiàn)反復說,以引起學生自覺注意和掌握。
2. 教師本身要當好直觀教學的教具和演員
教師在課堂上突然用手捂著肚子、頭部或背部,臉上表情痛苦,不停地叫:“I have a stomachache/ headache/ backache.”或指著自己身上穿的大衣:“I have a beautiful coat.”教師本人就是最直接、最有吸引力的直觀教具。教師的表演只需要讓學生會意,就有感染力,收效可觀。
3. 讓學生也當直觀教學的教具和演員
在很多的描述場景中,我都組織部分學生到講臺上與我同臺表演或全體學生一起來表演。例如在教introduce這個單詞時,我先叫三個學生上講臺,向班上其他學生進行introduce.
——May I introduce my friends to you?(向學生出示introduce這個單詞并帶領認讀幾次,讓學生初步掌握)This is A, he is a good friend of mine.
——May I introduce my second friend to you? His name is B.
——May I introduce this girl to you? She is also a good friend of mine. Her name is C.
隨后提示學生A、B、C分別相互握手,也與其他學生握手認識。
——How do you do?
——How do you do?
——Glad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然后把活動擴展到全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之間也introduce一番。這樣一來,這個單詞便得以牢固掌握。
4. 實物更是不可忽視的直觀教學的最好教具
在教室內外,可用的實物比比皆是,教室里現(xiàn)成的、師生穿戴的、使用的,可輕便地順手帶進教室的,如日常用
品、產品說明書等。
二、充分利用教材,堅持開展背誦活動
現(xiàn)行的教材在這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由淺入深的口語訓練材料。對于七年級新教材來說,每一個module我都劃定1到3段(篇)材料要求學生背誦。時間不夠怎么辦?我就讓學生來個“自主學習管理”,把全班分成八個背誦小組,選出語音較好的同學任專職的背書小組長,主持該組的背誦,并按教師規(guī)定的標準評分入冊,科代表負責背書小組長的背誦,我則只需要負責一個英語科代表的背誦。這樣,任務分解開去,不會加重教師的負擔。當然,我也要不定時抽背一下,檢查情況。每年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學生除在早、午讀課背誦外,還利用課余時間到各級負責人那兒背誦。不少學生很快就訓練出一口流利的口語,一些優(yōu)秀生在學完新課的第二天就能背誦篇幅較長的課文。
三、聽說領先,立場不變
現(xiàn)行的新課標教材,聽說的材料是非常足夠的。一堂課,聽說訓練是否充分,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把握,以及在此基礎上對教材挖掘的廣度。教師首先要深入熟識教材,研究教材,并借以提出種種問題,設計并實施教學方案,即具體化為一系列的提問與回答,這就是設計了良好的聽說訓練。例如,初一級下冊Module 6 Unit 1“Listen and read”部分,我設計了8個問題:What sports are Chinese people good at? How about Daming and Betty? What other sports are Chinese people good at? How does Daming think about table tennis? What sport does Daming like best? What does Betty think of Cycling? Can you guess what sport is Betty’s favourite?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Why? 引導學生回答可分可合,分合交替,做到情景交融,整堂課英語氣氛濃厚,學生回答時思維活躍。反復幾輪問答之后,教材的內容仿佛已深耕一遍。
精講多練是我國一個優(yōu)良的教學傳統(tǒng)。實踐證明,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不宜講過多的語法點,要集中精力講清楚問題,講到點子上,恰到好處。要勇于割愛,適可而止,盡量不說啰嗦話,使學生在第一次認知時就得到深刻的印象,獲得正確無誤的知識。講完以后要留出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實踐和練習?!岸嗑殹钡木唧w要求如下。
1. 多練要注意眼、耳、口、手交替并用。例如,把單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聽錄音時跟著念;復寫、復述對話和短文,復述時要有表情。
2. 多練要注意單位時間的利用率,也就是說,要抓緊練的密度,爭取最多的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有機會說同一個題材。
3. 多練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步加深,不能一蹴而就。一節(jié)課要集中解決少數(shù)幾個句子,其它的可做一般啟示,留到以后再續(xù)。而且要反復地練,昨天教的句子,今天要再現(xiàn),上星期教的,這星期又要與新教的有機結合起來練。如果只說過一兩次便要學生立即熟練掌握且隨時隨地說得出,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操之過急,會弄成丟三落四,學此忘彼。
4. 多練要著眼全班學生,不能只盯著幾個尖子生以求課堂的表面良好氣氛。這就要求課堂練習有難有易,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有說的機會,即使學生說錯了,教師都不能取笑,要多予以鼓勵,讓所有學生都各有收益,他們才會有膽量下回再說。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應施以適當?shù)闹笇?,但又不能管死,要使學生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做到既生動活潑,又活而不亂,既熱鬧融洽,又收到實效。
5. 多練要結合實際。如用disappointed造句:“I am very much disappointed.”這樣的句子是很勉強的、含義不明確的,如果改成:“Jack studies hard and is good at English,but he failed in this test. How disappointed we are. Come on next time,Jack!”這樣,這個詞就用得其所了。
開口不是說的目的,只是手段,而上口才是最終的目的。只要學生爭先恐后地說,教師就不愁他們不愿意學了。這樣,教學才算抓到了關鍵,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