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戶外活動時,幾個小朋友站在班門口看家園互動欄上的圖片,只聽周欣怡說:“我能摸到這個圖片!”,她踮起腳尖,用力向上伸出手,可是沒摸到。閆妮小朋友說:“我能摸到,因為我長得高!”,于是,她伸出手,輕而易舉就摸到了。我問閆妮:“為什么你長得高?”,她說:“因為我多吃蔬菜!”,我隨口說了一句“是嗎?”當(dāng)我轉(zhuǎn)過頭,看閆妮歪著小腦袋,臉上帶著疑惑的表情看著我。
我仔細(xì)回憶著與孩子們的對話:
“老師,昨天我在家?guī)蛬寢尭苫盍?”
“是嗎?”
“老師,我今天表現(xiàn)好!”
“是嗎?”
“老師,我會唱很多很多歌!”
“是嗎?”
是的,我經(jīng)常用“是嗎”這兩個字回答孩子。當(dāng)孩子信心十足地說起自己的事情時,“是嗎”簡單的兩個字對于教師只是無意的脫口而出,而對于孩子來說卻抹殺了她心底里積攢起來的一點點的“驕傲”,就像我們滿懷信心地對別人說“我很不錯”。別人說“是嗎?”我們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自信心被打消,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心地單純、天真可愛的孩子?
讓“是嗎”這兩個無心的字變成一種有意的肯定和鼓勵吧——“嗯,你真棒,加油!”、“你真不錯!”、“你做的對!”——讓這些激勵的話語儲滿我的心中,等待那一次次的脫口而出,澆灌出孩子心中那美麗的花兒。
“老師,我今天自己穿衣服了?!?/p>
“你真棒,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感言:
我們的工作很繁忙、很瑣碎,但面對孩子,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不能用隨意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因為我們可能不經(jīng)意的一個表情、一個眼神、一句話語都會給孩子那稚嫩的心靈帶來傷害。所以,當(dāng)我們走進(jìn)幼兒園的大門時,我們就要用飽滿的情緒在崗位上引領(lǐng)孩子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