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韓國、德國特約記者 謝德良詹德斌 青木
在日本,雖然有不少服裝是“中國制造”,但印象中,記者沒有看到過中國品牌的男裝。在給日本男裝起名字時,日本人都很注意保持本民族的特色。日本一個很暢銷的普通男裝品牌叫“樫(木+堅)山”,大概一套西服的價位在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630元)左右。日本人很重視自己的文化,他們的觀念是最好所有產(chǎn)品都打上日本印跡,因為他們覺得“日本制造”本身就是一種品質(zhì)的象征。
在韓國,記者基本上沒有見過中國品牌的男裝。韓國人在給服裝起名字時,也喜歡用洋名。記者印象比較深的兩個服裝品牌分別是“Beanpole”和“Parkland”。也許韓國人覺得起洋名兒更有利于開拓海外市場。
記者在德國生活將近10年,但無論是在高檔商場還是在中低檔市場里,基本上都沒有見到過中國品牌的男裝。德國人在給服裝起名字時,一般有三種模式,一是家族企業(yè)以家族創(chuàng)始人的名字命名;二是以服裝設(shè)計師命名,比如“Joop”。還有一種就是企業(yè)認為很有深意的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