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凱
陳子晴同學、高柔佳同學分別寫的《大話家長會》和《相聲:大話家長會》兩篇習作,內容上都是談如何開好家長會的。
開家長會,對有些學生來說,簡直是難過的“鬼門關”,因為有的老師趁開家長會時向家長告狀,訴說某些不聽話的學生如何如何的,既讓家長傷心或生氣,又讓學生難堪或害怕。
為此,何捷老師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設計如何開好家長會。
應該說,這兩篇習作在內容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兩位同學都發(fā)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兩個不同方案卻殊途同歸:一是要讓家長會不要變成“告狀會”;二是要讓家長會開得生動活潑,讓老師、家長與學生得到更好的交流。
雖然兩篇習作在內容上有相同之處,但寫作形式上卻大相徑庭?!洞笤捈议L會》一文主要是通過議論來展開的,這位小作者所設計的家長會從形式到內容上都作出了改進。在開會形式上,小作者建議老師不要包辦代替,而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諸如黑板上的題字和圖畫,桌子的擺放形式,每張桌子上都擺放開水以及請好學生的家長談談如何教育子女等;在開會內容上,小作者作出幾道“命令”,“二不”是家長會不可逾越的界限。文中,小作者的議論簡潔明了,且有針對性。而《相聲:大話家長會》一文則采用的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相聲形式,這種新穎別致的寫作方法,輔以生動幽默的語言,讓讀者覺得很好看。較之前一篇陳子晴同學寫的《大話家長會》,高柔佳同學寫的這篇習作的可讀性要更強些,形式更活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