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珈瑜
腐朽的木柜有它的原色,它的原色是強壯的大樹;破碎的陶瓷有它的原色,它的原色是褐色的泥土;骯臟的棉絮有它的原色,它的原色是潔白的棉花;混濁的泥潭有它的原色,它的原色是清澈的溪流。
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原色,那么心靈呢?我們心靈的原色呢?難道心靈像顏料一樣,有著紅、黃、藍(lán)三原色?還是胭脂水粉背后,有著純樸的原色?又或者是,臟衣服洗過之后,露出原本色彩鮮艷的原色?
一連串問題,一個又一個。我找不到答案,但問題依然困擾著我,直到那次我去福利院做義工。
我的任務(wù)是協(xié)助保育員阿姨照顧那些幼兒。他們還不到兩歲,餓了就哭,開心了就笑,雖然他們還不知道沒有爸爸媽媽的照顧和呵護(hù)的自己與同齡人有何不同。我和阿姨一起給他們喂粥,為她們唱歌,逗他們開心。但是有一個孩子,卻顯得與眾不同。他靜靜地躺在角落里,歪著脖子,面無表情,眼光呆滯地望著前方,鼻涕不斷往下流。更可怕的是,他的左臂在肘關(guān)節(jié)以下竟然是斷了的,那斷臂結(jié)痂的地方像一團(tuán)爛泥,讓人看了很是惡心。盡管我是懷著慈愛的心來這里做義工的,但我還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他,甚至沒有抱過他一次。
星期六的下午,一對年輕男女來到育兒室門外。他們從阿姨的手中高興地接過那個孩子就說笑著走了。阿姨平靜地告訴我,斷臂小孩是他們在福利院認(rèn)養(yǎng)的孩子?!斑@么多健康漂亮的孩子,為什么要認(rèn)養(yǎng)一個殘疾的孩子呢?”我禁不住問道?!八麄冋f,健康活潑的孩子自然有很多人去疼愛,但是身體殘疾的就不同了。每個周末,他們都來福利院帶他出去玩。”阿姨語氣柔和地說著。
快下班的時候,那對年輕的夫婦回來了。我看見她輕撫著懷中那個孩子被風(fēng)吹亂了的頭發(fā),然后將自己的右臉頰緊緊貼在孩子的臉頰上,以致孩子幾乎被她完全包圍住了,一副戀戀不舍的樣子。丈夫則在她背后細(xì)心地擦那孩子剛流出來的鼻涕。孩子的臉上居然洋溢著微笑,那分明是一種得到深愛后的幸福燦爛的笑容!
那一刻,我愣住了。我仿佛看見了兩顆真誠的心露出了它們的原色——愛。
我的淚潸然落下,肆無忌憚地落下了,為心靈顯現(xiàn)它的原色而感動。我一直尋找著問題的答案,卻被世俗蒙蔽了雙眼,不,是蒙蔽了心靈。原來,我的身邊一直都沒缺少心靈的原色:媽媽全心全意照顧腿腳不便的奶奶,孩子為老師獻(xiàn)上的一個吻,地震災(zāi)區(qū)的兒童得到了無數(shù)不曾相識的人無私的幫助……
愛,原來就是心靈的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