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華
辭舊迎新,鼠去牛來,又到臘月掃塵時節(jié)。我想,應該說說掃帚這一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清潔工具。
掃帚干的是“染塵但換清白世,穢己只求干凈人”的平凡工作,它身價不高,重視它的人可能不會很多。有些人習慣用“視如敝帚”來形容對事物的輕視或不珍惜,甚至將掃帚看成是不好的東西,用“掃帚星”罵女人即是一例。然而,在德國有個叫艾瓦特·施拉德的繪畫收藏家,他別出心裁地搜集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掃帚,在藍色多瑙河畔的小鎮(zhèn)艾因格爾開了一家掃帚博物館,各國游客通過參觀還可以了解古代歐洲有關掃帚和掃地的趣俗。作為收藏品也好,清潔工具也罷,掃帚的作用并不低賤。我記得,前幾年國產故事片《十面埋伏》全球首映慶典在首都工人體育館隆重舉行,給歌星樸樹開唱的節(jié)目《colorfulDay》伴舞的竟是6個揮舞掃帚的小孩,用掃帚當?shù)谰?,不但在表演上有新的?chuàng)意,而且在禮儀上演繹了古代中國人擁彗迎賓的含義。
掃帚怎么會與禮儀沾邊?原來,古代人為了表示對貴賓的歡迎,往往會用上掃帚。擁彗迎賓的禮儀便是用掃帚來擔當主角,擁彗就是手拿著掃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對此有記載,陰陽家鄒衍受到各國諸侯的禮遇,他到燕國時“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yè)”。這里說的“擁彗先驅”就是主人在貴賓即將來臨之前,叫家仆拿著掃帚站在門前恭候貴賓到來,表示門里門外已經打掃干凈,可以進屋了。在我國已出土的漢畫像石上,也常見“擁彗門吏”或“擁彗奴婢”的圖案,刻畫著奴仆躬身持掃帚于門前,掃帚頭向上,掃帚柄朝下,它反映了古人看重用掃帚掃塵迎賓。常言:“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閩南和臺灣民間,如果用掃帚迎客就會被當作大不禮貌,對一些不受歡迎的人,當?shù)厝肆晳T說:“用掃帚把他(她)掃出去!”
說到掃地,掃帚幫我們掃除雜物、清除穢物,功不可沒。每年臘月廿四起,民間有“掃塵”之俗,掃帚便在“掃塵”中大顯威力,毛澤東有句精辟名言:“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家家戶戶灑掃門庭,就是依靠掃帚把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民間流傳著許多贊美掃帚的謎語,我小時候記得有這么兩則。其一:“長腰身,闊嘴巴,愛衛(wèi)生,人人夸。閑時門旁立,忙時滿地爬?!逼涠骸捌綍r不出面,墻角把身藏。出來走一走,地面光又光?!?/p>
別看一把小小的掃帚,它常常被借來比喻手段或道具,在不同環(huán)境中它能夠發(fā)揮自己不同的功效,維護治安、懲惡揚善的有力整治措施常被喻為“鐵掃帚”。在閩南和臺灣風俗中,掃帚還是一種具有“靈氣”的用具。有些人家喜歡在門旁的墻上懸掛一把掃帚,那可不是掛著玩的,而是主人用它來“驅邪避惡”的。人們俗信,掃帚可掃除邪惡,驅兇化吉。所以,在當?shù)孛袼字?,掃帚有著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妙用”和禁忌:婦女懷孕期間,居室大件家具不得搬動,說是搬動了家具就會動了胎氣。但萬一非搬動不可怎么辦?此時掃帚就派上用場了,在搬動前先用掃帚在物件周圍拍拍打打,象征性地掃幾下便可行事。
使用掃帚的禁忌很多,一個最普遍的忌諱就是客人來了不得掃地,即使掃到一半也得停止,等客人走了再掃,不然就會被誤會是在下逐客令。在一些老人心目中,掃帚掃除的并非全是骯臟憎惡的東西,他們總習慣叮囑學掃地的小孩子,務必在掃到臨門時將掃帚倒轉,改為由外向內打掃,垃圾聚集后掃進箕斗,這樣才不會把“錢銀”掃出去,用老輩人的話說:“蓬塵垃圾掃出去,金銀財寶掃進來。”閩南和臺灣人還把正月初一當作掃帚生日,讓掃帚也歇息歇息。人們俗信,如果這天動用掃帚就會把家中財氣掃出去。盡管很荒唐可笑,但人們卻樂于接受這樣做。脫貧盼富是弱勢群體的一種善良愿望,完全可以理解。
掃帚里面有哲學和文化可言。它平凡得無人問津,但默默無聞地給人以美的清凈,有一首詩贊美它的這種性格:“敝帚能珍不妄求,天天勤作不停留。一身正氣人人曉,濁水污泥死對頭。”人也一樣,只要思想是有出息的,任何工作都有崇高的意義。彭德懷元帥在延安時期曾經說過一段話:“我們要像掃帚一樣供人使用,而不要像菩薩一樣讓人民恭敬我們、抬高我們、畏懼我們。菩薩看起來很威嚴,可是他經不起一掃帚掃。掃帚雖然是小物件,躺在房間里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它?!迸泶笤獛涍@一席話形象又風趣,通俗且深刻,值得所有人民公仆的深思,也使那些樂當“菩薩”的人重新認識到掃帚的作用和功能。你看那掃帚:成天默默無聞,埋頭苦干,哪里臟污,它就在哪里干得歡,什么榮辱毀譽,它從不計較;什么名利權位,它從不奢望;當它為人們清除垃圾,完成清潔任務后,往墻角一靠就心滿意足了。
行文至此,讓我用網(wǎng)友馬培紅寫的一首《七律·詠掃帚》再來褒揚一下掃帚:“竹翠靈幽自在身,農家遣我凈囂氛。低頭瀝膽清污垢,奮臂迎風吐素馨。且共籌謀華宇靚,未期橫掃太空塵。還將解體扶瓜豆,賺得芳香四野薰?!睊咧愕木裰档脤W習,掃帚的品格應該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