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春
對于卡車柴油機來說,空氣的過濾十分重要。柴油車的空氣濾清器要及時清潔。很多用戶對空氣濾清器的重要作用認識不清,空氣供給系統(tǒng)存在問題,會引起柴油機的汽缸、活塞早期磨損,發(fā)動機功率下降等嚴重問題,而且當發(fā)生空氣濾清器堵塞,進氣支管不暢等故障時。會使燃油消耗增加,燃燒不完全。引起冒煙和尾氣中HC、CO、NO等含量增加,污染環(huán)境。
1油浴式空氣濾清器的維護
油浴式空氣濾清器的維護重點是濾網(wǎng)和油浴室的清潔。
濾網(wǎng)的清洗:首先將濾網(wǎng)放在盛有洗油的容器內浸泡一段時間,待臟物溶解之后取出;將濾網(wǎng)上的洗油甩凈,最好用壓縮空氣從濾網(wǎng)上面向下將洗油吹干凈。將濾網(wǎng)上的洗油甩凈或吹凈之后,再浸入油溫為50℃左右的機油中,使濾網(wǎng)的每根濾絲都均勻地粘附一層油膜,然后取出濾網(wǎng),瀝清多余的機油直至不滴為止,否則將影響充氣效果。清洗濾清器殼內的污物,并擦拭干凈,查看焊接部位有無開焊、裂紋,濾清器殼與油池的接合面有無變形,墊圈有無破損。
油浴室內油面高度要適當:加注新機油時,注意油面的高度要符合規(guī)定。過低時空氣通過面積增大,氣流速度減小,慣性濾清作用減弱,濾清效率低;過高時,進氣阻力增大,甚至機油被吸入缸內燃燒,使柴油機功率降低,排氣管冒藍煙,燃燒室、噴嘴積炭增多。
2干式空氣濾清器的維護
干式空氣濾清器的濾芯有紙質和纖維兩種。
紙質濾芯的清潔方法:將紙質濾芯取出后,使濾芯折疊紋垂直于工作臺,一手抓住濾芯的一端,上下輕拍另一端,使灰塵落下。最好用不超過294kPa的壓縮空氣,距濾芯壁大于25mm的距離,從過濾空氣相反方向吹凈塵土。切不可用汽油或水刷洗,若發(fā)現(xiàn)濾芯變形,密封圈老化、破損或使用24000km以上時,應更換新濾芯。裝有空氣預濾器或旋風罩紙質濾芯,維護或更換時間可適當延長。若在惡劣環(huán)境下使用,應隨時注意其清潔度。
纖維濾芯的清潔方法這種濾芯一般使用4000-5000km清洗一次,20000kmB寸更換濾芯,殼體及蓋的內外用干布擦凈。對纖維濾芯清潔時,可采用洗滌劑清洗。取洗滌劑或洗衣粉適量(洗衣粉2-3匙),溶于半盆水中,將濾芯側放于水中,邊轉動濾芯,邊上下振動。當大部分油污洗掉后,再換用清水用同樣的方法清洗,直到洗干凈為止。取出濾芯并甩去水分,也可用壓縮空氣由內向外吹凈水分。裝復前在濾芯表面很薄地涂一層清潔機油。
濾芯的檢查方法將照明燈泡點亮放入濾芯中間,從外圍觀察有無損傷、小孔。如有異常,應予更換。安裝時,要檢查各密封圈是否完好,平整到位,不得丟失和漏裝。
制動輪跡比較法——簡單的重卡制動效果的檢驗方法
陸剛
車輛制動性能的檢測,需要在指定的嚴格測試條件下進行。但在日常車輛使用過程中制動性能出現(xiàn)異常,如何檢查制動效果并發(fā)現(xiàn)問題呢?制動輪跡比較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檢測制動效果的方法。在車輛行駛中制動時,如果四輪拖印長短一致,則為同時制動生效,不會產(chǎn)生車頭偏向現(xiàn)象;若車頭偏向一側,向左偏斜為右輪制動失靈,向右偏斜則為左輪制動失靈。通過路試拖印的方法即輪跡比較法來判斷故障的部位及原因時,可見拖印長的為制動效果好,拖印短或無拖印則為制動效果不佳,需要調整或檢修。
其操作要領如下:
1點制動
檢驗項目:開始制動和釋放制動的靈敏性及協(xié)調性。
動作要領:低速、輕輕“點剎”,立即放松制動踏板。
檢驗目的確保試車中的安全,檢驗制動是否有效,檢驗左右兩側車輪制動的起始時間是否同步,以免在緊急制動時產(chǎn)生跑偏。
路面印痕:同軸兩輪的拖印和壓花長度應相等。若有拖印表明車輪已抱死,若有壓花表明車輪未抱死,若有一側車輪印痕稍短,則表明該車輪制動起始時間遲緩:若印痕寬度不等,則表明左右輪胎氣壓不一致。
2慢制動
檢驗項目制動全過程的同步協(xié)調性。
動作要領:中速,踏板力由輕到重直線上升。
檢驗目的:左右兩側車輪制動力增長是否同步。
路面印痕:同軸兩輪的拖印和壓花的長度、寬度應相等。拖印和壓花的長度,寬度如不相等,在制動試驗臺檢測時將會導致左右輪制動力差超標。
上述兩種路試制動檢驗合格,基本在制動試驗臺檢測時都能合格。當然,必須是維修合格的車輛:同軸左,右輪胎的規(guī)格、花紋、磨損程度必須符合規(guī)定,氣壓制動系統(tǒng)的工作氣壓和液壓制動系統(tǒng)的液壓油等必須符合有關規(guī)定。
討論:空檔滑行,省油?禁止??
在第9期“問與答”欄目,解答了讀者的來信提問“汽車滑行,利大還是弊大?駕駛中什么時候可以選擇滑行?”
后河北讀者來信詢問:汽車空擋滑行是交通法規(guī)所不允許的。第9期關于空擋滑行問題的解答似有悖于貴刊一直以來倡導的安全駕駛理念。
《駕駛園》編輯部高度重視該讀者的詢問,召開專題會議討論,特作以下答復:
1《駕駛園》雜志宣導安全駕駛理念,反對任何存在安全隱患的駕駛方式,也不支持空擋滑行!
2第9期“問與答”欄目所刊載的解答文章,對于“空擋滑行”利弊的分析是準確的,但文末部分的表述,有在一定條件下可選擇空擋滑行的駕駛方式之意。這與交通法規(guī)相關規(guī)定不符(《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62條規(guī)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下列行為:……(四)下陡坡時熄火或者空擋滑行),與本刊宣導安全駕駛理念的精神不符,不予以支持!
3多年來,關于“空擋滑行”一直存在爭議,至今未停息。在最近本刊記者關于此問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盡管交通法規(guī)已明令禁止空擋滑行,但業(yè)內仍有許多老司機,甚至一些專家支持空擋滑行。作為一個學術問題,希望讀者對此展開討論,本刊將在隨后刊載來稿。
問與答
問(山西讀者):我是貴刊的忠實讀者,看過60周年國慶閱兵盛典,國家領導人乘坐的閱兵車與《駕駛園》第9期預測的車型外觀差異很大,是否為同一款車呢?
答:首先感謝山西這位讀者對本刊的關注!
根據(jù)一汽公司紅旗事業(yè)部反饋回來的意見作如下答復:
新車型的開發(fā)是極其復雜的一個過程。2005年一汽展出紅旗HQD車型,后將紅旗HQD更名為HQE,特意強調其獨創(chuàng)的E級轎車定位,即該車擁有比D級車勞斯萊斯幻影和邁巴赫62更大的外形尺寸,其車身長度超過6米,軸距接近4米。
2007年10月,一汽集團正式成立國慶60周年紅旗檢閉車項目組,第4次為新中國國慶制造檢閱車。2008年12月15日,一汽生產(chǎn)了兩臺樣車,交由中央確定方案。其中一號方案是原有的紅旗HQE概念車,
二號方案就是最終確定下來的國慶60周年檢閱車,型號為CA--7600J。據(jù)介紹,該款檢閱車CA7600J,車長6.4米、空載車高1.72米、車寬2.08米,發(fā)動機為一汽自主研發(fā)的V12 6.0發(fā)動機。
這兩款車的設計并不是完全獨立的,相反,二號方案CA7600J是以原有的紅旗HQE概念車為原型,但在外形上選擇了無限靠近紅旗CA770,相比HQE更顯莊重,延續(xù)了紅旗車的經(jīng)典造型。
從2009年國慶檢閱車的外形來看,與之前預測的紅旗HQE的不同主要還是集中在前臉,紅旗HQE的前臉設計理念來自于傳統(tǒng)建筑的“九梁十八柱”,而閱兵車前臉造型與1984年及1999年的國慶閱兵車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前大燈的變化也很明顯,老紅旗的等分為上下兩部分,圓燈一直延續(xù)的是CA72的設計元素,紅旗HQE的前燈設計則更為現(xiàn)代。
固博士輪胎知識指南(十九)
固博士
答讀者來信
問題1(北京讀者):胎壓過高或過低分別有什么危害?
固博士:胎壓過高,使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減少,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磨損劇增,易造成剎車失控,輪胎遇地面突起物或凹陷爆破,損害車的懸掛系統(tǒng)等危害:另影響駕乘舒適感。
胎壓過低,使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增加,行駛時胎內溫度不正常增加,同時,由于胎側變形嚴重,內部的鋼絲,簾布層老化加劇,從而為爆胎埋下隱患,并且使耗油量增加,輪胎壽命降低。
問題2(江西讀者):我的寶來車行駛了近30000公里,發(fā)現(xiàn)車前輪外側磨損比內側厲害,有人說是吃胎,需修理。請問這是為什么?
固博士:通常輪胎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磨損現(xiàn)象,是車輛四輪定位出現(xiàn)偏差,也就是說輪胎工作的角度或位置不正確。因為車輛行駛時,輪胎會受到各種沖擊力,沖擊力通過輪胎會傳到懸掛部件,時間長了,懸架的角度就可能變化。建議去專業(yè)輪胎店檢查四輪定位。
問題3(四川讀者):我應間隔多長時間檢查一次胎壓?
固博士:你應當至少每月或每次長途旅行前檢查一次胎壓,包括備用胎。檢查胎壓時應冷胎狀態(tài)下進行,即應至少泊車3小時以后檢查。如必要,應將胎壓補充到汽車告示牌上規(guī)定的壓力。因為冷胎的讀數(shù)最準確,應盡可能開車至最近的充氣點充氣。熱輪胎禁止放氣或減壓,輪胎由于駕駛升溫后,胎壓高于建議的冷態(tài)充氣壓力是正常的,如果你降低熱胎的胎壓,冷卻后胎壓就不夠。另外,建議用高質量的氣壓表檢查輪胎壓力,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不能僅從外觀判斷輪胎的充氣壓力是否正確。
問題4(四川讀者):我開捷達,打算買兩只新輪胎,應裝在前輪還是后輪?
固博士:后輪。在濕路面急轉彎操作時,如果您的前輪首先打滑,您的車即使在轉彎時仍會繼續(xù)沿直線走。這相當于轉向不足,可以通過減速然后沿彎道轉向,能讓車子回到車道上。但是如果是后輪首先打滑,車子可能會甩尾,這相當于轉向過度,只會更難控制。需要您沿彎道反方向迅速作出準確的轉向糾正,這不是一種自然的反應??刂妻D向不足比控制轉向過度要容易。
不建議一次只換部分輪胎,最佳選擇是更換輪胎時:一次購買4只同一品牌、規(guī)格、型號的新輪胎。
問題5(山西讀者):我的車吃胎。如果把吃胎的輪胎過個1萬公里,反過來裝在同一個輪子上,這樣沒有被吃掉的那一部分正好朝著吃胎的那一邊,不知這樣裝輪胎是否可以使用?
固博士:輪胎無特殊安裝要求,花紋深度高于1?6毫米,可以反過來裝。
輪胎吃胎說明車輛定位不好,建議去檢查調整,否則輪胎磨損快,并對懸掛有損傷,意義不大。
問題6(湖北讀者):不用的輪胎放在哪里比較好?
固博士:陽光、油、酸和碳氫化合物會侵蝕輪胎。所有的輪胎都應該被儲存在冷卻干燥和無陽光直曬的室內,避免有水分沉積在輪胎內產(chǎn)生損害。有機物和陽光會引起輪胎橡膠的化學反應,從而導致輪胎的使用壽命縮短或性能下降。
從好到優(yōu),一步之遙——國慶60周年閱兵服務司機王艷茂、劉春生談黃海K80
王曉勇
劉春生:
黃海K80的型號全稱是DD6129K80,公司去年4、5月份買的,買回后這臺一直是我開著,跑915(順義南彩一東直門)一線班車,上高速,全程49.5公里,路況都比較好。
用了近一年半,沒發(fā)生過半路拋錨或停運這種大故障,小故障也不多,應該算是一部不錯的車子。
黃海K80的優(yōu)點很多,比如說車前窗視線好,座位挺舒服,駕駛操作性好,轉向、制動響應迅速,車內布置合理,密封性好,噪音小等。最突出的是其發(fā)動機動力很足。該車型選用玉柴的發(fā)動機,發(fā)動機排量為8424L,310馬力,額定載客63人,滿載后跑在路上依然動力強勁。
但是有一些細節(jié),都是日常經(jīng)常要接觸的,廠方設計時沒注意,用起來很別扭。比如在我使用過程中,有3點就比較突出:
一是儀表盤的位置:現(xiàn)在儀表盤的位置偏高,從駕駛員的視線望去,剛好被方向盤擋住了,左、右轉向燈,剎車燈,故障燈等經(jīng)常眼看不到,需探下身子或低下頭,給司機的駕駛增添了不少的麻煩,建議廠方再設計時把儀表盤的位置往下拉一點,而且可以設計的再小一點,沒必要那么大的。也許有人說,方向盤是可調的,向前推一點視線就避開了,但是這樣夠起來就不舒服了。
二是駕駛中左手邊這塊玻璃與后面之間盲區(qū)很大,而后視反光鏡的弧度不夠,現(xiàn)在的太平了,再大點就好了。我在使用中,為了避免操作失誤,自己找了一塊小凸鏡,粘在后視反光鏡上,改善視角。
三是空調系統(tǒng)功率不足,有“小馬拉大車”的感覺。今年夏天北京的氣溫很高,室外35-40攝氏度的高溫持續(xù)較長一段時間,空調全開,室內最低只能到28度,乘客意見很大。
總體來說,黃海K80是一部好車,希望廠家再設計時能改進這些細節(jié),提高用戶使用滿意度。
王艷茂:
我駕駛的黃海K80和劉師傅的是公司同一批次購置的,跑918(東直門——平谷)一線班車,全程74公里,走高速,路況都比較好。
我的使用感受同劉師傅差不多,認可這是一部好車,但是對一些細節(jié)不滿意。就覺得,最難的gO%的工作廠家都做到最好了,反而在最后10%相對容易的地方“掉鏈子”,難以理解。劉師傅提到的那些問題我的車子也都存在,只是我的車內的空調可以到26度,再低就不行了,一樣還是覺得功率不足。
另外我補充兩點,也是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一是車內空調出風口的設計不合理。最初這個車的空調出風口沒有調節(jié)開關,在乘客上方直吹向人,廠家在我們的要求下改成可調的。但有個問題依然沒解決,這個車空調功率本來不足,一些乘客嫌直吹再關掉一些,車內就更熱了。希望廠家在不能直吹向人的地方增加出風口,比如行李架上方,現(xiàn)在那里有一些出風口,但是還不夠,再增加一些。二是車內駕駛臺上方的小顯示屏,顯示車的時間、溫度等,根本不準,調好了也沒用,按說這只是小配件,做好不難,也可以沒有,但是有了,提供的信息就不能誤差太大,否則乘客有意見。后來我在這里貼上一張紙,畫了一個笑臉,寫上一行字,改成溫馨提示了,眼不見不煩。
如果廠家能改進這些細節(jié),K80就是一部優(yōu)秀的車子,那就比較完美了。開了這么多年黃海,我對黃海還是很有感情的,希望廠家越來越好,設計出更出色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