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文
提要
“膺”,胸也。古人講胸有成竹,義憤填鷹;這個“膺”有思想的意思。大成拳的核心思想是矛盾對立統(tǒng)一,因此晚年王薌齋宗師自稱矛盾老人。
天寒地凍,一望無際的曠野,獵物稀少,猛虎好不容易碰見一只鹿,捕食失敗,就意味著自己或者連累孩子一起餓死,它會對獵物產(chǎn)生憐憫之心嗎?
接拳訓練的必要條件:練習渾元樁要趨于兩個半到三個小時之間,沒有任何疲累感,技擊樁如矛盾樁或托寶貝樁功臻兩小時左右,并且受擊打部位,能夠瞬間產(chǎn)生極松到極緊的轉(zhuǎn)換。
大成拳的思想、本能、接拳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工作始終停留在武術形而上的闡述,招法編造層出不窮卻效果欠佳,鮮有深入到心法層次,而武術的精髓卻正在于此。故而筆者把大成拳的傳功要點歸于心法,展開一系列的探討,比如下面所講的矛盾對立統(tǒng)一、恢復本能、接拳訓練。傳授的效果全賴于心法和細節(jié),而這些卻是愛好大成拳的朋友所欠缺的。
拳拳服膺
“拳學一道不是一拳一腳謂之拳,也不是打三攜兩謂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謂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謂之拳。”見于王薌齋著《習拳一得》。
“膺”,胸也。古人講胸有成竹,義憤填膺:這個“膺”有思想的意思。
大成拳的核心思想是矛盾對立統(tǒng)一,因此晚年王薌齋宗師自稱矛盾老人。
放眼大成拳理論,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涵蓋很廣,不勝枚舉。
這種拳是個形簡意繁的東西,一比劃就會,但人家能用你不一定能用,是比別人笨,還是學拳的路數(shù)不對?關鍵是沒有用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思想武器去武裝自己。
下面我們結(jié)合大成拳諸如松緊、動靜、虛實、快慢、高低、長短等等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各個要點針對性地談一下。
松緊。說到放松,就站著不敢使勁兒,忘了周身休息肌和工作肌的松緊關系,那還不如躺下松的好呢。說到緊,趕忙身體繃著,硬得跟石頭似的,自以為搞筋骨訓練呢,其實光等著挨打了,還有什么變化?要正確理解松而不懈,緊而不僵。
動靜。兩人拔河,雙方力量均等,你說那是靜還是動?這是外靜內(nèi)動。由這個含義想想大成拳的二爭力,當然有一點意思就行,別練僵了。
虛實。跟人動手,誰都知道打?qū)Ψ椒朗乜仗撝?,可人家又不是傻子,你一打他一擋,架住了不就變實?反過來,他拿什么擋?當然是胳膊,那你直接打他胳膊不就完了。要是功力大不妨直接劈他,一下砸得他胳膊抬不起來,再怎么打都隨便了:要是沒那么大功力,就用小臂跟對方接點,使點橫勁兒或者橫步,偏掛再打他,這打?qū)嵅痪妥兂纱蛱摿恕K匀艺f“見虛不擊擊實處,要知實處正是虛,虛實轉(zhuǎn)換樞紐處,若非久歷永不知”。
快慢。都知道腦子快算計腦子慢的,手快打手慢的,這是常理。你快人家也快,以快打快不一定占便宜,要反其道而行之。近身上步的時候,宜慢不宜快,這個慢不是呆,要內(nèi)里含著快,有點像人走在冰上,稍微感覺有踩漏的危險,馬上能退回來,要是快呢,就沒有變化了。等敵我都能夠找對方了,再找準時機,突然急進或者橫拉,由慢急速變快,讓對方反應不過來,你就快贏他了。
再談談高低、長短。打拳得有勢能,什么叫勢能?河流由高向低垂直傾瀉形成瀑布,就是勢能。你不能總在水平線上跟人動手,那樣人體動態(tài)的勢能就出不來了,身形要隨時高低調(diào)整,忽起忽落,起鉆落翻勢著游龍。此外,出手還要有高低長短。你見過大樹轟然倒下的時候沒有?枝枝杈權,高低長短,錯落不齊,站到樹下的人,誰也跑不了。所以拳家打人,出手分高低長短,其意在此,正所謂“曲折有面積”。
當學會靈活運用辯證法時,就入了“拳拳服膺”的道了。
恢復本能
本能之一:強化稍節(jié)力量。
人類在長期的文明進化中,許多生存本能都退化了。例如人體稍節(jié)的退化。古時候,人的雙手能夠像虎豹捕食一樣,對捕獲的獵物同樣開膛破肚,手力之強遠非今人所能。而隨著物質(zhì)文明的進化,已不再需要徒手捕食了,自然手的力量就退化,變得越加柔軟靈巧,不復強韌了。練習大成拳,第一個任務便是效仿虎豹,恢復手上強大撕裂、捯帆的力量本能。
練站樁,比如渾圓樁,先要練撐指頂腕。開始不能過度使勁,否則手部會發(fā)麻,影響血液流通。等有了一定樁功積累后,再逐漸加大手部的撐力和內(nèi)抓力。日久功深,手上就有了強大撕裂、捯抓的力量,遠比練習抓沙袋、鐵球等實物有效得多。大成拳“稍節(jié)緊身上松”指的就是這個。
為了更有效地增大手上撕裂捯的力量,大成拳專門設有分撐樁,流傳極少。
本能之二:“對敵有殘忍之心。
天寒地凍,一望無際的曠野,獵物稀少,猛虎好不容易碰見一只鹿,捕食失敗,就意味著自己或者連累孩子一起餓死,它會對獵物產(chǎn)生憐憫之心嗎?
人的搏擊潛能只有通過獸性的極限發(fā)揮才能被最大激發(fā)出來。大成拳”蓄意肯忍狠“其中的忍字,就是對敵要有殘忍之心,非此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體搏擊潛能。猛獸捕獵,沒有虛晃沒有兜圈子,只有一擊磐殺。大成拳強調(diào)“打不準不打,打不死不打”,其實就是為了激發(fā)人的搏擊本能。
然,現(xiàn)在是法律社會,講究現(xiàn)代文明,動則致人于傷、死是有悖道德理念的?;謴腿酥F性本能必須要和武德修養(yǎng)相結(jié)合。練功越高,修德越深,方為大成拳本意。為此,大成拳家多用發(fā)放力贏人。
本能之三:控制住了再打。
看搏擊場上,非技擊老手者,上來就用重拳,瞪眼咬牙,一副恨不得把對方吃了的樣子,結(jié)果很快體力耗盡,光剩下挨打了。
而久經(jīng)大敵的拳家,往往采用的是老虎先按住再吃的辦法,上來就咬,獵物早掙扎跑了。試想,敵我互博,均為嚴陣以待,哪有上來就用重拳的道理。為此大成拳有口手、鬼扯鉆、內(nèi)外云手、雙環(huán)手等等,皆具拍掛引偏控敵之能,相當于老虎按控獵物的辦法。一旦時機成熟,就會續(xù)發(fā)劈、崩、鉆、炮之類重拳,或者按放、拍放、撲放等。本能之四:攻守合一,決不被動后退。
經(jīng)常觀看動物世界的都知道,凡食肉動物捕食搏斗,都不后退,迂回進擊、騰躍進擊、奔襲進擊,就是沒有后退的場面,可能它們知道,一后退滿盤皆輸。
大成拳也是這樣。從入門起,老師就講,比拳沒有單純的后退,否則會陷入極端被動,應該寓守于攻,攻守合一,用拳論的話就是“守中用中,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
人家打你,設使單純防守,人的反應就那么兩、三下,遇到多次進攻就該反應遲鈍了:最好的辦法是,在拾手護住自己的同時,要逼住對方中線,封堵其后招。絕對不能退,即使退也在退的同時打擊對方。不要想法破對方的進攻,那樣破不勝破,要打主動拳,讓對方破自己的拳,始終占據(jù)主動地位,這也是動物捕食的一種本能。不要總想對方把自己怎么怎么著,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心理。好的心態(tài)是,我要把對方如何控制住,迫使他不斷化解自己的進攻。
總之,說起本能,這里盡量避開前人所述,以圖新意,為同好理解。
接拳訓練
接拳訓練是大成拳技擊愛好者必修的一門功課
接拳訓練的必要條件:練習渾元樁要趨于兩個
半到三個小時之間,沒有任何疲累感,技擊樁如矛盾樁或托寶貝樁功臻兩小時左右,并且受擊打部位,能夠瞬間產(chǎn)生極松到極緊的轉(zhuǎn)換。功深日久的站樁訓練,能使習者體內(nèi)氣血充盈不竭,從而滋潤其胸腹等處的外層筋膜保護組織,使這些部位的筋膜組織漸漸變得韌厚密實,能夠抗住對手拳腳的任何打擊,做到本能繃緊,有感皆應。所以,韌厚密實的人體筋膜是其部位產(chǎn)生強大彈力的物質(zhì)基礎,是研習接拳發(fā)力的基本素質(zhì)。
接拳部位由下腹到上腹、左右胸部、心窩、兩肋依次而為,最后是后背。
訓練方法
以胸腹部接拳為例。己身取矛盾樁式,雙臂適當抬高,設想敵手發(fā)拳《或出腿》擊我中盤之胸腹,當敵力欲接未觸之際,我猛然后腳蹬地,催動身軀肩胯同時完成彈撞、前傾、轉(zhuǎn)體的前、下、側(cè)三力合一的抖顫動作,隨之回復定式,以待再發(fā)。其歌訣日:肩胯轉(zhuǎn)如輪,腰脊板似碑,力涌身驚炸,毛發(fā)立森然。依此練習一段時日后,可再尋一武友,讓他向己身中盤發(fā)拳出腿,由輕漸重,自慢而快,以驗證大成拳寓守于攻的實際效果,如確能隨意彈回挫敗其中盤攻擊,則可以相機運用于實戰(zhàn)了。
力學分析
接拳訓練是三力合一的瞬間抖發(fā)。把對手攻擊力等分三份,己身向前的彈撞能回送敵三分之一攻力于其身,向下的適度傾身又能送敵三分之一攻力于地面,最后肩胯的變面轉(zhuǎn)體還能將其三分之一攻力送于體外。注意接拳部位要瞬間繃緊,接完外力后,一緊即松,另外向下的傾身,腰部有一個折疊,使肋部的骨縫之間擠合住。正是以上三力合于一動的功效所致,才能使己身避免與敵做等量對抗,從而以強大的功力逼迫敵力回身,造成敵腕部受挫,喪失再戰(zhàn)能力。
運用要則
實戰(zhàn)中不可單一被動地接拳,以免導致陷入消極防護、防不勝防的不利局面。首先,技擊者要與相關的發(fā)力手法配備得施。一般情況下,這種中盤反擊戰(zhàn)術是在技擊者雙臂高舉護頭的情形下實施的。是以在解決己身中盤威脅的同時,可以就勢雙掌下劈、橫削或縱身按撲等,這樣方可化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其次,要與相關的步法配合得施。我們知道,成功實施這種技法必須以對手全力攻擊為前提,否則難以奏效。因而施者宜欲進先退,采用前腳回撤或后腳撤拉等誘敵步法。待引出對手弧注一擲的中盤攻擊后,再猝然變退為前,縱膝步撞,谷應山搖步力并發(fā)。應該看到,技擊是一多方位、多側(cè)面緊密配合的有機整體藝術,孤立視之其中任何一部分,都無法立足于搏擊場上。故而從整個技擊形勢考慮,把握身體接拳的具體運用,是有效施技的總的運用要則。
對于接拳發(fā)力寓守于攻的特性,前輩曾形象地說,習熟此技,等于身披一層滑不溜手的護身鎧甲,中盤要害盡掩其內(nèi),只管大膽欺進(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