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升云 周利琳 劉小明 望勇 司越
水生蔬菜田斜紋夜蛾的識別與防治
司升云 周利琳 劉小明 望勇 司越
斜紋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別名蓮紋夜蛾、斜紋夜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具有發(fā)生重、分布廣、食量大、寄主多、暴發(fā)快等特點,除主要為害十字花科蔬菜、茄果類蔬菜、豆類蔬菜外,對蓮藕、芋頭、慈姑、芡實、菱角、蕹菜、豆瓣菜等大多數水生蔬菜種類或水生觀賞作物也造成嚴重為害,近年來已成為水生蔬菜田最主要的害蟲之一。
1.1 為害特點
斜紋夜蛾以幼蟲為害水生蔬菜的葉、莖、花及果實。低齡時群集啃食,蓮藕、芋頭等作物葉片上表皮被啃食,能造成葉片失水死亡。3齡后分散為害,各類作物葉片可全葉被害,只留部分葉脈。老齡幼蟲還蛀食莖及果實。
1.2 形態(tài)特征
斜紋夜蛾成蟲體暗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叢毛,前翅斑紋復雜,最大的特點是在兩條波浪狀紋中間有3條斜伸的明顯白色斜線,故名斜紋夜蛾。幼蟲最顯著特征是中胸略膨大,背面兩側各有一黑斑;低齡幼蟲頭黑褐色,體嫩綠色;高齡幼蟲體色多變,中胸至第9腹節(jié)亞背線內側各節(jié)有一近半月形或似三角形的黑斑。蛹圓筒形,紅褐色,腹部背面第4至第7節(jié)近前緣處各有一個小刻點。卵小米粒狀,黃綠色,多層成塊產于葉背,上覆一層黃色厚絨毛。
1.3 生活習性
長江流域斜紋夜蛾越冬蛹5月開始羽化,6月進入為害期,7~8月在蓮藕、芋頭、慈姑等水生蔬菜生長期開始大發(fā)生,一直到10月下旬以后,老熟幼蟲在作物莖內或田邊作土室化蛹越冬。成蟲夜間活動,飛翔能力強,有趨光性,對糖醋液及發(fā)酵的胡蘿卜、豆餅等有趨性。卵塊多產于荷葉等植株葉片葉脈分叉處,每頭雌蟲可產卵400粒左右,最多的可產3 000粒,且孵化率高。幼蟲主要為害水生蔬菜出水部分。低齡幼蟲在卵塊周圍群集咬食,不怕光,被害葉一側葉肉遭嚙食,留下葉脈和另一側葉面表皮薄膜,呈白紗狀,在田間為害點狀分布,易于識別。高齡幼蟲分散咬食,將葉片咬成缺刻,甚至只留葉脈。幼蟲3齡后日伏葉背,夜出為害,陰天日夜取食,具假死性。該蟲還可垂絲隨風飄移,轉株為害。除為害葉外,還咬食花蕾、蓮蓬和莖等。老熟幼蟲蛀入芋頭、慈姑等莖部為害,在里面化蛹,這與旱地蔬菜田在土中作土室化蛹的習性不同。
斜紋夜蛾是一種間歇性猖獗發(fā)生的害蟲,其發(fā)生量主要受氣候與降雨量的影響,降雨量少、高溫干旱有利于斜紋夜蛾的發(fā)生。
2.1 農業(yè)防治
清理田園,作物收獲后及時清理水生蔬菜田殘株老葉、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殺滅越冬蟲蛹??山Y合農事,人工摘除部分卵塊和低齡幼蟲聚集較多的葉片。
2.2 物理防治
利用成蟲趨光性,于盛發(fā)期利用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性誘劑等誘殺成蟲,降低田間卵量和幼蟲量。利用成蟲趨化性,配糖醋液加適量敵百蟲,盛于盆中放置田邊(傍晚放、早晨收)誘殺成蟲。
2.3 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天敵。斜紋夜蛾的天敵種類繁多,有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蟲、蜘蛛、線蟲和病毒微生物等,在生產中要盡量保護天敵,禁止使用劇毒、殘效期長、對水生生物影響較大的農藥。
2.4 化學防治
在低齡幼蟲未分散前施藥防治,交替使用不同類型藥劑,在其發(fā)生前期,可進行挑治,不必全田用藥。
可選藥劑:5%啶蟲隆乳油1 500倍液、5%氟蟲腈乳油2 000倍液、10%蟲螨腈乳油2 000倍液、18%施必得乳油1 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劑500倍液、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
噴藥時可在藥液中加入1%的洗衣粉,以提高藥液在水生作物上的粘著性。根據斜紋夜蛾夜晚取食為害的特點,施藥時間選擇在傍晚前后進行,每隔10天施1次藥,根據發(fā)生情況,連續(xù)噴2~3次。
(本文配有圖片,詳見彩色插頁)
司升云,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430065
周利琳,劉小明,望勇,司越,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200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