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民
多媒體教學課件是一種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表現(xiàn)特定的教學內容,反映一定教學策略的道具。它可以存儲、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進行交互操作,并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評價。但在具體的制作和應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1課件制作和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1盲目運用多媒體課件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
任何教學手段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是教師必備的素質。計算機是功能十分強大的工具,便有人覺得有了計算機,黑板粉筆可以不要了,課件可以代替板書,多媒體的運用就是最佳的教學手段,課件的應用就是優(yōu)質課,似乎可以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手段。筆者認為,根據(jù)教學內容,把傳統(tǒng)模式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巧妙結合起來,選擇恰當?shù)姆绞?,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手段。
1.2教師的素質決定了課件與教學內容不統(tǒng)一。
在許多農村中學,教師計算機水平很有限,但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這些教師也被逼上進行多媒體的教學。許多教師制作課件的出發(fā)點不是為整體教學服務,只是為了上公開課,為領導爭“面子”。有的老師為了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花很多時間、精力來制作,忽視了備教改導,這樣的課件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某一節(jié)特定的課例而設計的,決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別的課上或不能用在別的教師的課上,這樣做出來的課件大部分都是很好看。還有一種情況,有一批大學生到農村任教,他們會制作課件,但是教學內容又不熟,難以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很難達到課件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效果也欠佳。這些教師制作的課件存在的問題有:整張幻燈片都鋪滿文字;文字的動畫過于復雜,吸引太多注意力;文字與背景顏色太接近:文字缺少變化:文字太小在課堂上看不到;內容形式不能完全達到統(tǒng)一。
1.3多媒體課件的泛濫使用,使學生思維得不到深層次的開發(fā)。多媒體技術受到教師們的喜愛,有時會造成使用泛濫,由于教師制作的課件非?!霸敿殹?,只要學生仔細觀看課件演示就能明白教師的意圖和得出單一的結論,人為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要求,致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動腦筋,思維力度不夠,不能深入下去。如教學中,教師用多媒體演示替代學生的探究實驗,學生沒有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忽略了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經驗,造成了學生的探究障礙,其動手操作技能也不可能得到鍛煉。
2課件制作基本要求
2.1鉆研教材,突出教材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課件應該將抽象復雜的理論形象的表現(xiàn)出來,以解決教材重點、難點。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超媒體結構,學生更能發(fā)揮其認知潛力,加快獲取知識的進度,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的結合,使信息檢索更加方便快捷,為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提供極大的便利。
2.2素材的選擇,片頭的設計等要有創(chuàng)意。在這個創(chuàng)意的時代,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要在課件中能夠充分地顯示自己智慧和想象力,讓學生從中學到一一些書本知識以外的東西。創(chuàng)意的根本就是在于使其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科學性無疑是課件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科學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現(xiàn)知識性的錯誤,模擬符合原理:藝術性即要使課件的內容與美的形式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好地表現(xiàn)內容。
2.3恰當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制作課件時能夠運用有大量的視聽信息、高科技表現(xiàn)手段等功能來沖擊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再加上其虛擬現(xiàn)實技術和圖形、文字、三維動畫把教學過程表現(xiàn)得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同時配以多種的人機交互手段,使認知原理中的情境學習理論和問題輔助學習理論等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更好的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興趣。
3課件制作與運用的相關感悟
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給沉悶的傳統(tǒng)教學課堂帶來了一次革命,也對教師的主導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個教師只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要有更多的知識充實自己。要有“長流水”。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地駕馭課堂,扮演好導演、裁判的角色。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發(fā)揮多媒體課件資源共享的優(yōu)蟄,引導學生在學海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