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朝 王 穎
摘要蕭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具有成熟女性意識的女作家之一。她筆下的女性形象多為農(nóng)村下層勞動婦女,這些形象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屈從于苦難的女性,她們掙扎在“自然的和兩腳的暴君”的雙重奴役之中。一類是在苦難中抗爭的女性,發(fā)出女性不甘卑弱、屈從、從屬地位的聲音,讓掙扎于苦難和黑暗中的女性看到了一線光明。她們?nèi)诤狭耸捈t對封建男權(quán)制下女性命運的同情、思考和想象。
關(guān)鍵詞女性,苦難,屈從,抗爭
蕭紅十分重視題材與作家自身之間的親密性,認為作家寫的應該是那些自己熟悉的有獨到認識和獨特感受的生活和人物,她說:“一個題材必須要和作者的情感熟悉起來,或跟作者起著一種熟悉的情緒?!?蕭紅:《現(xiàn)實文藝活動與<七月>》,載1938年5月《七月》,第15期。)早年無愛,孤獨的家庭環(huán)境使她有機會走近下層勞動婦女,熟悉她們的生活,了解她們作為女人的悲苦·叛離家庭、走上漂泊生活后,她多次受到男性的欺騙、背叛和傷害。親身體味了在男權(quán)社會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女性的苦難和悲哀。正是憑借這種人生經(jīng)歷加上自己對北方勞動婦女的熟悉和了解,使得蕭紅拿起筆來,回望家鄉(xiāng)時,將自己的筆觸主要聚焦在自己熟悉的鄉(xiāng)土文明的農(nóng)村婦女身上,既寫了她們備受壓迫、歧視、侮辱和摧殘的苦難遭遇,又寫了她們在苦難中的掙扎、抗爭和吶喊,成為底層勢動婦女名副其實的代言人。
蕭紅筆下的女性包括寡婦、農(nóng)婦、乳娘、童養(yǎng)媳等。這些女性形象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屈從于苦難的女性,一類是在苦難中抗爭的女性。
一、屈從于苦難的女性
批評家李潔非曾說:“農(nóng)業(yè)文化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男權(quán)文化。農(nóng)村社會是二個絕對的男權(quán)社會,整個農(nóng)業(yè)文明時代也是男性權(quán)威被強化,制度化、合法化,而女性則被進一步和全面剝奪、控制、奴役的時期,所有對女性造成壓迫、使她們喪失各種自由、淪為男性附庸的宗教、倫理和政治經(jīng)濟制度,都在這個時期建立并且完善化。”蕭紅筆下的女性正是一群生活在中國北方受著牢固的以男性為中心本位的宗法制度控制下的鄉(xiāng)村婦女。她們掙扎在“自然的和兩腳的暴君”的雙重奴役之中,不僅面臨著與男人一致的社會危難和貧困饑餓等多重攻擊,而且受到來自男性和傳統(tǒng)勢力的多重壓迫,特別是她們的身體遭遇暴力,疾病、生育、死亡的痛苦侵害。這一切給她們帶來的是生命的消失、肉體的苦難和精神的折磨。
1苦難的身體之痛
在《生死場》中,女人的生育沒有給她們帶來創(chuàng)造生命的自豪和喜悅,有的只是有如刑罰般的痛苦和災難。小說在第6章中集中地描寫了幾個女人的生育過程以及生育給她們帶來的痛苦感受:麻臉婆在生孩子時痛不欲生大聲哭鬧,“肚子疼死了,拿刀快把我的肚子給割開吧”;李二嬸“小產(chǎn)了,李二嬸子快死了呀”,年僅十七八歲“仍和一個小女孩一般”的金枝也未能逃脫這種痛苦的經(jīng)歷,“她在炕角苦痛著臉色,她在那里受著刑罰”。而最為凄慘的是五姑姑的姐姐,即將生產(chǎn)的她,因為婆家講迷信,怕“壓財”,將土炕上的柴草抽走,只能忍受著因難產(chǎn)所帶來的巨大的恐懼和痛苦,“和一條魚似的”光著身子在灰塵中爬行、哀號、掙扎。不但得不到丈夫的同情和安慰,反遭來打罵和折磨。男人用長煙袋投她,用冷水潑她,她“帶著滿身冷水無言地坐在那里,她幾乎一動不動,仿佛是在父權(quán)下的孩子一般怕著她的男人”,“門響了,她又慌張了,要有神經(jīng)病似的。一點聲音不許她哼叫,受罪的女人,身邊若有洞,她將跳進去!身邊若有毒藥,她將吞下去。她仇視著一切,窗臺要被她踢翻。她愿意把自己的腿弄斷,宛如進了蒸籠,全身將被熱力所撕碎一般呀”。自然性別的劫難,更加上男人的粗暴與冷酷,女人的身體完全倒下了,“女人橫在血光中,用肉體來浸著血”。
在《生死場》中,給女性帶來身體之痛的并非只有生育,與生育相關(guān)聯(lián)的性愛給女人帶來的是更大的傷害,她們承受著男人施加于身的性暴力,體會著靈肉被撕裂的痛苦和屈辱感。青春少女金枝受著情欲的驅(qū)使,懷著對美好愛情的憧憬,被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成業(yè)的歌聲感動著,向戀人敞開了少女的心扉。但她并沒有得到性的歡樂。愛的撫慰,得到的只是男人一次次粗暴地占有。未婚先孕的金枝肚子越來越大,她心里害怕極了,于是去找成業(yè)商量婚事,要成業(yè)的叔叔趕緊找媒人來家里提親。可被欲火燃著的成業(yè)卻根本不顧姑娘病態(tài)的身體和恐懼心理,只想著在她的身上發(fā)泄情欲,他“用腕力擄住病的姑娘,把她壓在墻角的灰堆上,那樣他不是想要接吻她,也不是想要熱情的講些情話,他只是被本能支使著想要動作一切”。成家后的金枝遭到了丈夫更粗暴的對待,成業(yè)不顧她有孕在身和因勞作而疲憊的身體,只由著自己的欲望強行房事,導致她早產(chǎn)。差點丟了性命。在金枝與成業(yè)的性愛中,我們看不到兩情的相悅,只感到“獸性”的發(fā)泄。性愛中的。愛”的成分已被抽空,只剩下赤裸裸的“性”的成分,而這“性”又是由男性單方面施予的,女性在性活動中完全是被動的,她無權(quán)要求或拒絕男人的性快樂,而只能充當男人泄欲的工具,施虐的對象,欲望的符號。在無愛的痛苦中經(jīng)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
年輕、健康的女人尚遭此粗暴的對待,那么等老了病了,對丈夫、對家庭盡不了女人的“本分”時又會怎樣呢?《生死場》中月英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答案:受虐待,遭厭惡,甚至被遺棄。月英是打漁村最美麗的女人,“她是如此溫和,從不曾聽她高聲笑過,或是高聲吵嚷。生就的一對多情的眼睛,每個人接觸她的眼光,好比落到棉絨中那樣愉快和溫暖”。她脾氣溫和、輕言細語,她不嫌窮愛富,嫁到了村子里最窮的夫家。可以想見,當初她的丈夫因娶到她,會是怎樣的得意和滿足啊??墒恰昂萌藳]好命”,她不幸患上了癱病。起初丈夫還“替她請神,燒香,也跑到土地廟前索藥”,見病情毫無起色,就開始嫌棄和打罵她,不給她水喝,“燒飯自己吃,吃完便睡下,一夜睡到天明,坐在一邊那個受罪的女人一夜呼喚到天明”。后來,月英臀部腐爛生蛆,丈夫說她快死了,索性撒掉被子,只用冰冷的磚塊依住她。被折磨得沒有了人樣的月英,眼睛、牙齒發(fā)綠,頭發(fā)似燒焦般的緊貼著頭皮,兩條腿像白色的竹竿,整個身體彎成一個僵硬的直角形狀。當前來看望她的王婆幫她擦洗身體,一掀開被子,看到的是滿炕的排泄物中蠕動著白色的蛆蟲。月英死了,這個美麗的女人死于疾病的折磨,更死于丈夫毫無人性的虐待和遺棄。
2屈從的精神之累
蕭紅曾慨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討厭啊,女性有著過多的自我犧牲精神。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長期的無助的犧牲狀態(tài)中養(yǎng)成的自我犧牲的惰性。” 仔細分析這段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蕭紅不僅感嘆、同情由于男權(quán)社會的壓迫造成的女性生存空間的逼仄和被壓迫、受歧視的屈辱地位,同時還從女性自身挖掘了造成這苦難、非人境遇的原因,那就是“在長期的無助的犧牲狀態(tài)中養(yǎng)成的自我犧牲”的“精神”和“惰性”。這自我犧牲的“精
神”和“惰性”起初是由男權(quán)文化強加于女性的,是“他律”性的,久而久之在“長期的無助狀態(tài)中“慢慢潛入女性的意識深處,成為女性的““集體無意識”,成為女性身邊“笨重的累贅”,由“他律”變成了“自律”。在蕭紅看來,女性的這種自我犧牲的“情性”、“自律”性比來自于男性的壓迫更可怕,它使得女性一味地順從男性、屈服于男性,自甘為奴?!渡缊觥分械慕鹬Α⒏0l(fā)嬸在男人粗暴地占有后,她們沒有反抗,她們也不知反抗,只能忍氣吞聲地嫁過去。奴隸般地被任意打罵、凌辱,村中最無能、最懦弱的男人二里半在眾人面前總是個失敗者,可在他的老婆麻臉婆面前卻可以頤指氣使,大聲斥責,而麻瞼婆卻從不敢反駁,在丈夫面前“她的心永遠像一塊衰弱的白棉”柔弱無聲。同樣,《呼蘭河傳》中的女性也沒有自我意識,對一切都是逆來順受,甚至認為本該如此。老胡家的大孫媳婦被丈夫打了,不僅沒有任何反抗,反而對人說:“哪個男人不打女人呢?”于是便“心滿意足地并不以為那是缺陷了”??梢娕月槟?、順從到何種程度。不僅如此,有些女性還將這種“自律”和“律己”轉(zhuǎn)變成“他律”和“律他”,用這沉重的精神枷鎖去牢牢地束縛其他女性,在窒息、毀滅自己的同時,也窒息、毀滅著自己的同類。在《呼蘭河傳》中展示了兩位鮮活的女性過早走向死亡的悲劇命運:小團圓媳婦和王大姐。小團圓媳婦原本是一個健康、充滿生機的少女,來到婆家后,只因為個子長得高,吃飯吃得多,不會害羞,便招致左鄰右舍女人們的百般挑剔、議論。婆婆為了規(guī)矩她,使她“像個團圓媳婦”,便白天黑夜地打她。小團圓媳婦被打出病來后,鄰家婦女們又向她婆婆“獻計獻策”,慫恿婆婆為她請來了巫醫(yī),最終把一個天真、健康的姑娘折磨至死。在整個“治病”過程中,麻木的人群如同看客一般欣賞著巫醫(yī)用開水給小團圓媳婦洗澡,沒有一個人出來阻攔。王大姐做姑娘時長得“像一棵大葵花”,又高又大,人人夸獎她“將來是興家立業(yè)的好手”,連有錢家的女人都說如果自己有這么大的兒子一定要娶她做兒媳??梢坏┌l(fā)現(xiàn)她沒有通過明媒正娶就與窮磨倌馮歪嘴子好上了,而且還“非法”生下了孩子,贊美之詞馬上翻了個個,一時間,議論、咒罵,嘲笑聲四起。就這樣,這個毫無過錯的女性成了眾矢之的,隨后東家在數(shù)九寒天將他們趕出了磨房。幾年后,王大姐撇下馮歪嘴子和兩個孩子離開了這冷漠的人世。造成小團圓媳婦和王大姐悲劇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與周圍女人們的議論、咒罵、嘲笑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她們無疑扮演了男性和傳統(tǒng)勢力的幫手,成為“無意識殺人團”的成員。這些在貧困與死亡線上掙扎的女性群體,她們被男性漠然地踐踏著、毀滅著,與此同時她們又在木然地踐踏、摧殘,毀滅自己的同類??梢?,女性的悲劇不光是男權(quán)所為,與女性的屈從、馴服、自甘為奴的“惰性”也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蕭紅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她在對女性苦難命運的敘述和探索中,既對男權(quán)的罪惡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和揭露,又對女性的“惰性”進行了自審和反思,顯示了一個女性作家理性思索的光芒。
二、在苦難中抗爭的女性
華萊士·馬丁說:“在一部作品中。透過一切虛構(gòu)的聲音,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總的聲音,一個隱含在一切聲音之后的聲音,它使讀者想到一個作者——個隱含作者——的存在?!边@表明敘事主體與文本之間有著緊密聯(lián)系,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不可避免地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追求、理想,性格等主觀因素融進作品,通過所創(chuàng)造的形象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蕭紅骨子里有著一股叛逆精神,她一生都在奮力掙破傳統(tǒng)文化的束縛,爭取女性自由的空間,即使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也在所不惜。早年,為了反抗包辦婚姻,她不顧被父親開除族藉的威脅,叛離家庭,走上了流浪漂泊之途,即使過著凍餓街頭的生活,也絕不回頭,絕不屈服,后來,因忍受不了愛侶蕭軍的大男子主義和對愛情的背叛,她又不顧眾人的不理解和勸阻,毅然與蕭軍分手。這叛逆的精神、反抗的性格因素,自然而然地融進蕭紅的敘事當中。使她在描述苦難中屈從的悲劇女性的同時,也塑造了一些富于抗爭精神的叛逆女性,發(fā)出女性不甘卑弱、屈從、從屬地位的聲音。這聲音也許不夠響亮,甚至有些微弱,但它必定讓掙扎于苦難和黑暗中的女性看到了一線光明,也給牢固的封建男權(quán)大廈帶來不小的震動。
在這些叛逆、抗爭的女性中,《生死場》中的王婆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王婆與掙扎在“生死場”上的其他女人的命運一樣的悲苦,甚至比她們更悲、更苦,她結(jié)過三次婚,失去過三個兒女,但是喝足了生命苦酒的她,卻從不像其他女人那樣沉迷于苦難中,默默地舔舐傷口上的滴血,而是以抗爭的姿態(tài)、斗爭的精神向男權(quán)社會發(fā)出挑戰(zhàn)。她擺脫了“男尊女卑”、“三從四德”、“從一而終”、“貞潔婦道”等封建思想和道德觀念對女人的束縛,不甘于女人卑弱、屈從、被動的從屬地位。在婚姻生活中,她不屈服于男人的暴力,不愿做男人和家庭的奴隸,追求人格的平等和獨立。她之所以離開第一個家庭、第一個丈夫,就是因為忍受不了丈夫?qū)λ谋┝?。第二個丈夫死后,她又嫁給了趙三。趙三在《生死場》的諸多男人形象中是一個強悍的角色,但王婆并不屈服于他的強悍,始終與他保持著平等地位,保持自己的人格獨立。當?shù)弥敗凹t胡子”的兒子被官府殺害的消息后,她曾一度絕望,服毒自殺,頑強的生命力使她“死”而復生。重新活過來的她,抗爭精神更加堅定,鼓勵女兒要為哥哥報仇。
蕭紅還將王婆的抗爭精神由家庭的私人領(lǐng)域引入社會的公共領(lǐng)域,以凸顯其性格的堅強和斗爭的堅定性。村里的男人組織“鐮刀會”抗租,女人們都很害怕,只有她不但支持男人們的行為,而且還主動為他們提供武器,教趙三使用老洋炮。這一點讓五尺高的男人們都感到羞愧?!扮牭稌笔∫院?,趙三妥協(xié)了,同地主講“良心”,每天擔著菜給東家送去,以示報恩。對趙三的這一舉動。王婆十分瞧不起,與他生氣、爭吵,挖苦他:“我沒見過這樣的漢子,起初看來還像一塊鐵。后來越看越是一堆泥了!”日本鬼子對村中婦女奸殺擄掠,激起了她的民族仇恨。主動替李青山的抗日組織站崗、放哨。與《生死場》中的其他女性相比,王婆可以說是一個在苦難和抗爭中覺醒的女性,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顆不屈的靈魂。這一形象表明,在男權(quán)稱霸的社會里,女性只有起來抗爭才能獲得做人的尊嚴。
蕭紅是位體驗型、情感型的作家,她筆下無論何種女性形象,其實都灌注了她對女性命運的同情、思考和想象,她的思考對我們今天探討女性命運、女性解放也有著深刻的啟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