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鳳
1.田間工程設(shè)施。①選擇田塊。選擇水源充足。水質(zhì)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便于管理,面積1畝以上的田塊。
②開挖溝凼。在茭白田中開挖溝凼,或沿田埂四周開挖環(huán)溝,溝寬1~1.2米,溝凼深0.8~1米,溝凼占大田面積10%~12%。
③設(shè)置攔魚柵。在出水口、溢水口設(shè)置攔魚柵,溢水口的寬度為0.5米,攔魚柵的兩邊稍寬于出水口成弧形,柵的底部人土15厘米封實,頂端稍高于田埂。
④設(shè)置進、出水口。進水口用口徑12厘米以上的塑料管2根引水,進水口高出田面0.5米。在距田埂頂端0.2~0.3米處設(shè)置寬0.4~0.6米的溢水口2處。
2.茭白的種植。①施足基肥。茭自種植前對田泥進行翻耕、曝曬,畝施腐熟有機肥800~1000千克,用75~150千克生石灰加水溶化后,均勻潑灑田面進行消毒。
②品種選擇。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選用高產(chǎn)、早熟、抗病力強、適宜在耕層深度的水田種植的優(yōu)良茭白品種。
③茭白種植。行距1米,株距0.7米,每畝種植800~1000株,要求在4月上、中旬種植。
3.魚苗放養(yǎng)。①茭白種植成活后,以5月中、下旬投放魚苗為宜。夏花魚苗規(guī)格為2.5~3厘米,畝投放2500尾,其中鯉魚1000尾,草魚750尾,鳙魚500尾。
②魚苗消毒。魚苗投放時,用3%的食鹽水消毒3~5分鐘。
4.田同管理。①水質(zhì)調(diào)節(jié)。做到微流水、常流水,并根據(jù)茭白生長需要進行水位深度調(diào)節(jié)。春季氣溫低,為促進茭白早生快發(fā),水深一般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夏季溫氣高,水深控制在20~30厘米;秋季茭白采收后。水深加至60厘米以上。
②投喂餌料。魚苗放入茭白田后,前期以精飼料為主、青飼料為輔。每天投喂麩皮、米糠或菜籽粉3~4千克。為時1個月。苗種體長達到5~6厘米后,改為主喂青飼料,主要有萍莎、嫩草,配合施用部分腐熟的有機肥,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實行定點投喂。
③病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盡量不用農(nóng)藥。若一定要用農(nóng)藥,使用時先將田水灌滿,再用90%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禁止使用甲胺磷、菊酯類等劇毒農(nóng)藥。魚病流行季節(jié),每15天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或20毫克/千克生石灰溶液全田潑灑,兩種藥物輪換使用效果更佳。
④茭自采收。茭白成熟后應及時采收,隔天采收一次,保證茭白鮮嫩。茭白采收完后。及時清理田中茭白殘葉,增加光照,提高水位進行保溫,進入秋季魚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