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君
[關(guān)鍵詞] 班主任 “放手” 自主管理
一談起班主任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一個詞“大管家”。沒錯,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lǐng)導者和教育者,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工作的教師。但是,如果我們習慣了緊緊握住學生的手,那學生或許真的永遠也長不大了!我一直擔任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有自主管理的意識,是可以大膽“放手”一試的。要知道,學會“放手”也是愛!那該如何“放手”呢?
一、放“權(quán)”
俗話說,萬事得民心者成功。班干部必須有以班級榮耀為己任的理念,必須有帶領(lǐng)班級走向成功的能力,這一點朝夕相處的同學心里最清楚。所以,班干部只有民主選拔,才更具說服力。
在民主選拔時,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來進行。一種是學生自由推薦心目中擔任班級某個職務最合適的人選,然后由全班同學投票表決;另一種是“毛遂自薦”,說說自己如何來做這項工作,最后由全班同學選出最合適的人選。也只有這樣產(chǎn)生的班干部,才能符合全班同學的心愿,才會有更大的號召力,才能更好地擔當起舵手的職責駕駛著班級這艘“輪船”駛向理想的彼岸。
二、立“規(guī)”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作為學校的細胞——班集體,必須得有自己的一套規(guī)章制度。這套班級“法規(guī)”怎樣才能讓學生自覺去遵守呢?答案是他們自己制訂的就會自覺去遵守。所以要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主動性,共同來制訂班級的規(guī)章。班主任可以組織班委就“學習”、“紀律”、“衛(wèi)生”、“活動”等方面依據(j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班級的具體情況來擬出草案,由全班同學提出修改意見并表決定案。
三、設“崗”
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重視,都想在班級內(nèi)發(fā)揮作用。所以就要依據(jù)興趣、能力、特長、需要等把班級事務劃分為一個個具體明確的崗位,如有人管做操,有人管衛(wèi)生,有人管紀律等,甚至細致到班級圖書的管理、粉筆的保管、書桌的整理、花卉的養(yǎng)護、默寫生詞等。這樣一來,班級中的學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班主任則處在服務的位置上,這樣便形成了由班主任、班干部、學生組成的管理網(wǎng)絡,做到了全員參與、互相制衡。
四、樹“信心”
“誰擁有了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一個人的自信一旦得到很好的愛護與培養(yǎng),便可挖掘出巨大的智慧潛能,可產(chǎn)生強大的動力,從而走向成功。青少年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積極評價,當他受到集體的尊重而體會到精神上的滿足時,自信就會萌發(fā)。而班級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最好土壤。所以每逢學校組織活動,都要認真去準備,表揚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鼓勵表現(xiàn)進步的學生,以此增加學生間的凝聚力。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教師理應從“管”的舞臺上退下來,發(fā)揮好自己“理”的作用。我們應該讓學生在自主管理中鍛煉他們的管理、分析及處理事務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華,使自己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發(fā)展,進而達到“管”是為了“不管”;“教”是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還是那句話,學會“放手”也是愛。只有我們這些成年人逐步去“放手”,孩子們才會逐漸學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