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代洪
如何愛孩子?如何愛伴侶?如何愛父母?很多人認(rèn)為,這是個多此一舉的話題,愛就愛了,簡單明了,何須問個“如何”?其實不然,學(xué)會把愛藏起來或許更有效果。
憑作家海巖今時今日在文化圈、娛樂圈的人脈與地位,想給兒子找個角色演演,甚至是“男一號”或“男二號”,都應(yīng)該是輕而易舉的。可海巖偏不,而且屢屢給兒子潑冷水,甚至恨不得做兒子的“絆腳石”,讓兒子多年來一直辛辛苦苦跑龍?zhí)?,并給兒子寫下“藝海無涯回頭是岸”的勸退字條。其實,海巖為兒子設(shè)置的那些“障礙”和“挫折”,就好像取經(jīng)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終極目的還是希望兒子能修成正果。海巖是刻意要兒子多些經(jīng)歷、多些磨難,不要太順,將來才會走得更穩(wěn)。
盧安是一家跨國公司年輕有為的高管,年薪不菲。平時,他的午餐由公司提供,免費(fèi)的,但多年來,他卻執(zhí)意要自己的父親每天給他送餐。雖然住的地方離公司不是很遠(yuǎn),步行卻也要近一個小時。父親生性節(jié)儉,舍不得坐公交,更不用說打的。父親每天早起去菜市場買菜,回家細(xì)細(xì)打理,然后烹好,用保溫桶裝了,算計好時間,慢慢走著為兒子送來。母親幾年前去世后,盧安就把體弱多病且郁郁寡歡的父親接到了城里。按理說盧安應(yīng)該讓父親好好休養(yǎng),卻怎么狠心讓父親穿越那么多高高低低的城市障礙和喧囂的車流人群,風(fēng)來雨去,辛辛苦苦為自己送餐?盧安為何要“虐待”父親?直到半年后,一位同事到其家做客,看到他父親體健氣爽,容光煥發(fā),才明白了盧安的良苦用心。原來,盧安要父親給他做飯、送飯,是想讓父親多活動筋骨,最重要的,是要讓父親感覺被需要著。
有一對年輕人正在熱戀中,即使用最甜蜜最浪漫的語言形容他們的愛情也不為過。他們約定生生死死相隨,直到地老,直至天荒??墒?,愛情的信誓旦旦,卻無法抵擋情感的善變、激情后的冷漠、承諾里的虛偽和轉(zhuǎn)身之后的蒼白。幾年后,男人絕情而去,女人用了很長時間才讓感情的傷口慢慢愈合,而后嫁夫,生子,過著平淡的生活。若干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機(jī)會女人才知道了當(dāng)年戀人分手的真相——那不是什么情變,而是生死離分。像許多凄美的愛情故事里敘述的一樣,男主角得了不治之癥,去日無多。于是,他寧愿造成分手的假象,讓自己心愛的女人痛上一陣子而不是一輩子。
有些愛,被包裹著,隱藏著,可在那些表象的下面,卻是更縝密的心機(jī),更深厚的情義,更美麗的珍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