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華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圖書館已成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中轉站,信息化社會的“信息倉庫”。
數字圖書館的特點
數字圖書館的信息以數字化形式保存,并通過網絡進行訪問。它是一種擁有多種媒體形式、內容豐富的數字化信息資源,是一種能為讀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務機制。數字圖書館具有以下特點:
1是一個分布式的圖書館群體。數字圖書館通過寬帶高速互連的計算機網絡,把大量分布在一個地域或一個國家的眾多圖書館或信息資源單位組成聯合體,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類型的信息按統(tǒng)一標準加以有效存儲、管理,并通過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給讀者,超越空間和時間的約束,使讀者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網上遠程跨庫獲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資源。達到高度的資源共享。
2是面向對象的數字化多媒體信息庫。數字圖書館的存儲介質已不限于印刷體,它具有文本、聲、光、圖像、影視等多種媒體。其存儲的載體也相應地有光盤、錄音帶以及各種類型的數字化、電子化裝置。它通過多媒體、超文本、超媒體等技術,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檢索手段,向讀者展示各種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信息。
3是與平臺無關的數字化資源集合。數字圖書館可實現異種數據庫之間、服務之間、工作站之間的可互操作性,并正在探索深層語義上的可互操作性。它采用一種聯合式或協調性軟件,從類型相似的數據對象和服務中取得一致性和連貫性檢索內容。目前,在網上查資料,需逐個站點地查詢,實現數字圖書館以后,讀者只要提供某個檢索點,計算機就會按統(tǒng)一的用戶界面提供所需的全部資料。
4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與發(fā)布功能。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方式與傳統(tǒng)圖書館有著重大的差別,它變傳統(tǒng)圖書館的被動式服務為主動服務。它可以通過網絡隨時發(fā)布和傳播各種文獻資源的信息,對讀者進行“引導”或“導航”,向讀者提供多種語言兼容的多媒體遠程數字信息服務。
推進數字化圖書館路徑
1不斷加強對數字圖書館關鍵技術和高新技術的研究。數字圖書館是采用現代高新技術所支持的系統(tǒng)工程,信息技術的集成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具體說來,數字圖書館涉及數字化技術、超大規(guī)模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數據庫與分析處理技術、信息抽取技術、基于內容的檢索技術、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等等。我們必須針對數字圖書館的應用背景。綜合運用有關原理和方法,重點突破關鍵技術,才能為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2完善版權法等相關法律,妥善處理知識產權。有關部門應盡早立法,使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能在有法可依的環(huán)境下順利地發(fā)展。知識產權的明晰與否,將直接影響數字圖書館資源數字化的進度和數字化信息的時效性,所以,完善知識產權立法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在進行數字圖書館研究和建設數字資源庫的過程中,應借鑒發(fā)達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經驗教訓,盡早制定統(tǒng)一的適合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資源描述、標識、查詢、交換和使用的標準規(guī)范及法規(guī):盡量地使用國際標準,對那些不是按標準格式進行組織資源庫,也必須考慮數字項的充分描述,并要有靈活的接口,以保證日后對數據的轉換與銜接;同時在進行資源庫的加工過程中要考慮對版權問題的處理,以做到充分地尊重知識、尊重智慧,使我國數字圖書館在建設伊始,便遵循標準化、規(guī)范化、法制化管理的發(fā)展道路。
3持續(xù)和全面廣泛地進行人才的在職培訓,全面提高圖書館從業(yè)人員的技能以及素養(yǎng)。各級政府應加大對圖書館職業(yè)教育的引導,各業(yè)務單位應擴大受訓的對象;培訓應分層次進行,包括館領導管理的培訓、具體業(yè)務的培訓、中層干部的培訓;培訓的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計算機”范圍,培訓課程既可以請館內業(yè)務能手講授,也可以請外部專家或業(yè)務骨干講解示范。
4研制開發(fā)數字圖書館網站,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數字圖書館的網站必須和一般的網站區(qū)別開來,正如書店與圖書館有所區(qū)別,但又能各自發(fā)揮其社會功能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建立一個既特殊又有效的資源導航系統(tǒng)。
5在全民中大力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提高用戶使用數字圖書館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