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波
[關鍵詞] 肥厚型心肌??;誤診;心絞痛
[中圖分類號]R54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2(a)-119-01
現(xiàn)將我院肥厚型心肌病誤診為心絞痛1例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75歲,發(fā)作性胸悶伴心悸6年,多在勞累后發(fā)作,經(jīng)休息可好轉,含服硝酸甘油略緩解。經(jīng)??诜U冠藥物治療,上述癥狀時有發(fā)作,多次到醫(yī)院就診,診斷為心絞痛。本次就診患者于2 d前因勞累開始出現(xiàn)心前區(qū)悶痛,每次持續(xù)10~30 min不等,每日發(fā)作3~5次,含服硝酸甘油緩解不明顯,門診以“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收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壓病史20年。查體:BP 170/90 mm Hg,P 70次/min,雙肺無啰音,心率 70次/min,律齊,心界叩診無擴大。胸骨左緣第3肋間可聞及3/6級收縮期雜音。心電圖示:Ⅰ、aVL、V3~6導聯(lián)ST段下移0.1 mV,胸導聯(lián)廣泛T波倒置,左室高電壓。心肌酶學檢查正常。心動超聲示: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42.3 mm,室間隔舒張期厚徑18.1 mm,左室后壁舒張期厚徑11.8 mm,室間隔厚徑與左室后壁厚徑比≥1.53∶1,左室流出道內(nèi)徑狹窄,其他房室腔大小正常。多普勒示:主動脈瓣輕度反流。診斷為:肥厚型心肌病,停硝酸酯類藥物,給予索他洛爾口服,后無發(fā)作。
2 討論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以心肌非對稱性肥厚、心室腔變小為特征,以左室受阻、順應性下降為基本病理改變的疾病。病因不詳,可能與遺傳有關[1]。本病常為青年人猝死的原因,但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出現(xiàn)癥狀時已進入老年期,其癥狀與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相似,極易誤診、漏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一般心界無擴大,而冠心病患者后期多有心界明顯擴大,在心電圖改變上,肥厚型心肌病多數(shù)導聯(lián)可見巨大倒置T波,左室高電壓,發(fā)病前后ST-T無明顯改變,而心絞痛時心電圖多有相應的缺血部位導聯(lián)的ST-T改變。超聲心動圖是目前已普及的診斷方法,其特點為:①不對稱性室間隔肥厚,室間隔與左室后壁之比≥1.3∶1;②二尖瓣前葉收縮期前移;③左室腔縮小,流出道狹窄;④左室舒張功能障礙,順應性降低[1]。二者在治療上的區(qū)別:心絞痛以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為主,肥厚型心肌病則不能應用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治療主要應用β-受體阻滯劑及鈣通道阻滯劑,重癥梗阻性患者可作介入或手術治療。熟練掌握肥厚型心肌病與相關疾病的鑒別要點,仔細觀察臨床癥狀、體征,及時完善相關檢查,是避免誤診漏診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王士雯,錢方毅.老年心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513-522.
(收稿日期: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