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晚,劉謙以一手近景魔術令全國的觀眾為之著迷,網(wǎng)絡上對他的魔術進行了大揭秘,眾說紛紜,但歸結為一點,即魔術只是一種視角上的欺騙,一種隱藏了技巧的藝術表演,根本不存在什么魔力。而文學作品,不論是否直接提到魔術做法,都可視為一種魔術。一部文學作品就是一個能開啟新世界的咒語、戲法,只不過是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魔術是舞臺上的表演藝術,而文學是書寫的藝術。
魔術與文學有著不解之緣。有一段文字,能明確表示任何文學作品都是一種魔術。這就是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亞當·比德》的開頭:“埃及魔法師把一滴墨當做鏡子,竭力為每一個偶然來此的人,揭示遙遠過去的幻象。我要為讀者諸君做的就是如此。我要用我筆端的這滴墨,給你們看希斯洛伯(Hayslope)村的木匠和建筑者約拿森·伯格先生(Mr Jonathan Burge)寬敞的作坊,在公元1799年6月18日,那一天是什么樣子。”艾略特的比喻醒目之處是他用魔術來比喻的,它充滿了時間、地點上的細節(jié)。這個類比,也精妙地把埃及魔法師的魔術手法(他把手中的一小汪水當作看到幻象的鏡子),變成了作者筆端的墨水,墨水寫出了我們那一刻在書上看到的詞語。這些詞語就是卡羅爾意義上的一個鏡子,不是反映出此時此地之物,而是一個魔鏡,讀者可以穿越它,進入另一邊在時空上都很遙遠的一個新世界,那就是1799年6月18日伯格先生的作坊。
一、形式的魔術化——文學技巧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藝術離不開技巧?!癆rt”一詞本義即指技藝、技巧。高爾基說:“藝術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豐富的感情也會陷于癱瘓?!濒斞敢苍赋鲆恍┣嗄晁囆g家因忽略技巧,“所以他的作品,表現(xiàn)不出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來”。羅丹說:“毫無疑問,技法不過是一種手段,但是輕視技法的藝術家,是永遠不會達到目的、體現(xiàn)思想感情的……?!倍韲嫾伊匈e曾在參觀《龐貝城的末日》一畫時,被技巧感動得潸然淚下,他說:“藝術中主要的東西就是技巧的魅力和美妙的手法?!闭\然,技巧對于文學來說是很重要的,不是可有可無的,它的高低有時直接關系到一部作品的成敗。像莎翁的戲劇,并不是內容的新穎,而僅僅是源自他的寫作技巧,它讓那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睦瞎适聞e有新意,大放異彩,遠勝前人。
歌德說:“作為詩人,我們要做的事不過是用藝術方式把這些觀照和印象融會貫通起來,加以潤色,然后用生動的描繪把它們提供給聽眾或觀眾,使他們接受的印象和我自己原先所接受的相同?!蹦瓷R舱f:“為了激動我們,像自己被生活的景象所激動一樣,他就該把它惟妙惟肖地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然而,他寫他的作品應該使用一種十分巧妙、十分隱蔽、看上去又十分簡單的手法,使人看不出斧鑿的痕跡,指不出作品的設計,發(fā)現(xiàn)不了他的意圖?!本褪钦f,技巧的運用應像魔術表演中的那種神秘感以不露痕跡為上。技巧之在作品,應“如水中鹽,蜜中花,體匿性存,無痕有味”。高爾基談到他讀福樓拜的《一顆純樸的心》時說:“我完全被這篇小說迷住了,好像聾了和瞎了一樣……很難明白,為什么一些我們所熟悉的簡單的話,被別人放到描寫一個廚娘的‘沒有趣味的一生的小說里去以后,就這樣使我激動呢?在這里隱藏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魔術,我不是捏造,曾經(jīng)有好幾次,我像野人似的,機械地把書頁對著光亮反復細看,仿佛想從字里行間找到猜透魔術的方法。”海明威在談??思{的小說時也有類似看法:“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不管你讀多少遍,你不知道它是怎么寫成的。這是因為一切偉大的作品都有一種神秘之處,而這種神秘之處是分離不出來的……”你不會感到自己是如何“上了寫作技巧的當”,當然,技巧也不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多看、多體味、多揣摩、多比較就很容易揭開技巧神秘的面紗。就像魔術表演,如果你在場外潛心研究魔術師故意掩藏起來的那部分神秘的技巧,何愁不知道其中的奧秘呢?
二、內容的魔術化——魔幻現(xiàn)實主義
魔幻現(xiàn)實主義是拉美重要的一個文學流派。在西方整個現(xiàn)代派文學里,它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興起于上世紀20年代末,形成于50年代,流行于六七十年代,以小說為主。大都以神奇或魔幻的手法反映現(xiàn)實,把神奇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jié)、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xiàn)象插入到反映現(xiàn)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拉美現(xiàn)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xiàn)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xiàn)實主義的情節(jié)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與現(xiàn)實相混,給人一種真真假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神秘莫測的感覺,故有魔幻現(xiàn)實主義之稱。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效果有如下幾點:
一是奇幻效果。阿根廷文藝批評家恩里克·因貝特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及其他》一文中曾說:“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企圖借助魔幻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而不是把魔幻當成現(xiàn)實來表現(xiàn)。……是要制造一種既超自然而又不離開自然的氣氛;其手法則是把現(xiàn)實改變成像神經(jīng)病患者產(chǎn)生的那種幻境。”這就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家們所說的“變現(xiàn)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因此,魔幻現(xiàn)實主義中的“魔幻”并非作者的幻想,而是對神秘現(xiàn)實的揭露,是通過光怪離奇、色彩斑駁的魔幻世界的折射,間接地反映出殘酷的現(xiàn)實。如《百年孤獨》寫了許多鬼與人攪在一起的情節(jié),鬼魂時隱時現(xiàn),出入人世。這種人鬼相潛、生死混淆的表現(xiàn)手法,組成神秘莫測、光怪陸離的世界,給作品染上“魔幻”色彩,給讀者一種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感覺,正像魔術表演后觀眾對魔術師的欽佩,對魔術的揭秘一樣。
二是神奇效果。恩里克·因貝特在評論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時所說的那樣:“小說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本來是可以認識的,是合理的,但是作者為了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怪誕的感覺,便故意把它們寫得不可認識,不合情理,像魔術師那樣變幻或改變它們的本來面目?!逼鋵?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家在作品中運用多元化的藝術手法,如怪誕、寓意、時序顛倒等來追求“神奇”效果的。怪誕這一手法的運用,讓作品中充滿了怪誕離奇的情節(jié)、難以置信的事件。如《百年孤獨》中人長出了一豬尾巴;《玉米人》中神出來主持正義、懲罰惡人;《家長沒落》中的荒唐事……看似怪誕的事情,其實只是現(xiàn)實的反映,是作者為讓作品達到“神奇”效果而故意夸大的結果。寓意指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品在反映現(xiàn)實生活、吐露心聲時運用曲折的筆法,在充滿奇特怪異的事件中寄寓現(xiàn)實的意義。馬爾克斯的《巨翅老人》和墨西哥作家阿雷奧拉的《換妻》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代表。時序顛倒,是指安排結構、敘事故事時往往將過去、現(xiàn)在、將來任意顛倒,這樣處理,不僅僅是為了達到神奇的效果,讓讀者覺得變幻莫測。
三是奇特效果?!澳Щ谩敝灰蕾噦鹘y(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家要大膽開拓、創(chuàng)新,以獨特的、多樣的結構形式反映生活。魔術表演也一樣,大膽實踐是很重要的。
文學即魔術,它們只是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娛樂廣大讀者和觀眾,但絕不能借魔術手段愚弄廣大群眾,腐蝕青少年一代。
【參考文獻】
[1]希利斯·米勒著.文學死了嗎[M].秦立彥譯.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
[2]曾耀龍.文藝人才對技巧的掌握和運用[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6,(6).
[3]陳剛.不可思議的魔術——文學技巧[J].文藝天地,2007,(3).
[4]劉錫印.科學與魔術[J].現(xiàn)代物理知識,1996,(4).
[5]楊曉蓮.論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魔幻”表現(xiàn)手法[J].渝西學院學報,2002,(3).
[6]鄧楠.論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美學追求[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1).
(作者簡介:樊文娟,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