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涉嫌害死了生父
歷史上關于馬超的第一宗懸案,便是其父馬騰究竟是不是他貽害致死的。中國古代向來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傳統(tǒng),兒子害死父親,罪孽可謂深重?!度龂萘x》倒是已幫馬超開脫了罪名,羅貫中寫道:馬超一天夢見身臥雪地,群虎來襲,知是個不祥預兆,果然,堂弟馬岱踉蹌而入,言馬騰已在許都為曹操所殺。馬超隨即聯(lián)合韓遂起兵,為父報仇。
《三國演義》三分假七分真,這件看似簡單的歷史事件背后,其實隱藏著幾個權力集團之間的兼并與反兼并斗爭,乃至馬超的人品。漢朝末年,王室衰微,關西軍閥占山為王,割據(jù)混戰(zhàn),就連稱兄道弟的馬騰與韓遂之間,都曾有過殺妻之仇。馬騰、韓遂是兩個戰(zhàn)爭投機分子,一生經歷無數(shù)戰(zhàn)爭,從一介布衣升遷到將軍,拜了兄弟,不久便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反目成仇。馬騰妻子在混戰(zhàn)中為韓遂所殺,從此,這兩兄弟之間兵戈不斷,直到司隸校尉鐘繇前來調解,方才告一段落。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鐘繇怕韓、馬兩人再鬧矛盾,在曹操示意下,上表將馬騰召入京師為官。馬騰戎馬一生,此時可能想享點清福了,于是欣然入京為衛(wèi)尉,地位在三公之下,兒子馬休、馬鐵及家屬也遷徙到鄴,只有馬超一人留在關西統(tǒng)帥馬騰舊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令鐘繇帶兵入長安,沿途放出風聲,要借道關西進攻漢中張魯。馬超、韓遂關西諸軍閥豈能放心任朝廷大軍從自己地盤經過,索性聯(lián)合造反,幾路大軍一同殺向長安。其實稍有地理概念的人都明白,進攻漢中是無須從關西借道的。所謂借道,只不過是曹操“假道伐虢”之計,他要借機試探關西軍閥的態(tài)度,結果馬超、韓遂果然造反。馬超之所以有貽害生父之嫌,是他造反當年馬騰其實還沒死。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夏天,曹操才下令誅殺馬騰、夷三族,馬家大小二百余口幾乎全部罹難。中央曹操故意找茬,地方軍閥馬超造反自保,在三國本算不上什么新鮮事,不過老父馬騰正在朝中為官,全家二百余口尚在曹操手中,不顧老父及家人安危執(zhí)意造反,馬超的做法頗為史家詬病。
曹操不在馬超起兵當年誅殺馬騰,而選擇次年動手,是此時他才擊敗馬超等人,掌握了戰(zhàn)爭主動權。在潼關,馬超遠遠看見曹操,想憑蠻力上去擒拿,后懾于許褚之勇方才做罷。戰(zhàn)不能勝,馬超開始尋找退路,他先是遣使請求“割河以西請和”,又屢次“固請割地”,一心割地自立。曹操不允,繼而大破馬超、韓遂,關西遂平。
三次滅門苦不堪言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馬超在涼州重整旗鼓,依靠羌人東山再起,幾乎奪得整個隴西。冀州刺史韋康開城投降,馬超卻盡殺韋康一家老小四十余口,反而對負隅頑抗的冀州參軍楊阜、姜敘不加懷疑,繼續(xù)委用。不久,夏侯淵奉曹操之命入隴西,馬超領兵拒敵,楊阜、姜敘趁機復叛,馬超首尾難顧投奔漢中張魯。楊阜、姜敘復叛,尚在冀州的馬超妻兒成了刀下鬼,馬超僅與從弟馬岱、部將龐德等少數(shù)親隨逃脫,又一次作戰(zhàn)失利連累了妻子與尚在襁褓中的幼子。此次戰(zhàn)敗,馬超最終失去了梟雄的地位,從此只能寄人籬下,而他中年的凄涼境遇,也是由此開始的。張魯割據(jù)漢中多年苦無良將,見馬超來投,大喜,以為從此“西可以吞益州,東可以拒曹操”,準備招馬超為婿,后因營中楊柏苦諫作罷。楊柏說馬超妻兒慘遭殺戮,都是馬超貽害所致,你怎么還能把女兒嫁給他?張魯從此對馬超半信半疑,不再信任。
馬超遭張魯猜忌,過得并不如意,建安十九年,見劉備攻蜀,“密書請降”,主動投進了劉備懷抱。他的另—個妻子董氏和小兒馬秋留在漢中,未能一同入蜀。曹操破張魯后,董氏被賜給閻圃,張魯氣急敗壞,竟將馬秋親手殺害。自公元211年至公元214年,短短4年間,馬超就遭遇了三次滅門之禍,全家被殺戮殆盡,馬超接連受到失敗的恥辱與喪親的痛苦,苦不堪言。
被閑置的武將
入蜀歸順劉備后,馬超仕途一度頗為得意,前后歷經三次升遷,官位僅在關羽之下。劉備先是拜他為平西將軍,取漢中后遷為左將軍,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遷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官越做越大,馬超混得卻越來越差。馬超歸劉后出現(xiàn)了一個插曲,史書記載,馬超見劉備待自己不錯,當時劉備的身份還只是漢朝左將軍,不免有點傲氣,見了劉備仍是直呼其名,劉備不免氣惱。馬超半路降劉,終非劉備嫡系,又不注意禮儀尊卑,日漸孤立,他除了偶任偏師,極少統(tǒng)兵出征。劉備更多只是想借他的威名爭取羌人,贏得愛才美名。馬超焦躁難忍,卻又無可奈何。
武將不能外出征戰(zhàn)可謂悲哀,家人又被殺戮殆盡,中年的馬超終日生活在碌碌無為與喪親的雙重悲痛之中。伴隨著寂寞而來的是政治上的小心翼翼與自我保全。馬超跟一個叫彭漾的私交不錯,劉備下放彭漾為江陽太守,彭漾不悅,便向馬超大倒苦水。馬超說,你有才有能,本可與孔明并駕齊驅,怎么跑到那個小地方當太守了?聽得此言,彭漾一時性起便忘了分寸,說劉備、孔明“老革荒悖,可復道邪”,又言“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馬超聽聞彭漾言語大逆不道,便默不作聲,日后將彭漾所言,悉數(shù)上奏劉備,彭漾被收監(jiān),很快丟了性命。馬超為求自保尚能理解,如果因此出賣朋友,卻是為多數(shù)人所不齒的。此事過后,馬超在蜀漢更加孤立,寂寞悲涼地走過了余生。劉備稱帝兩年后,馬超病卒,臨死前向劉備上書:“臣門宗二百余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陛下,余無復言?!边@段浸透血淚的遺言,實在令人痛惜。
選自《良友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