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鐵城 徐傳富 徐世友 陳淑芬
西瓜栽培由覆膜直播模式改進為育苗移栽模式,產(chǎn)量高,由于終霜晚,育苗期氣溫低而時間長,因此,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農(nóng)戶采用覆膜直播模式。2005~2006兩年又試驗了西瓜膜中膜栽培模式。效果比較理想,它集中了地膜和小棚的優(yōu)點,解決了早春低溫冷害和秋季爛瓜問題。提早上市20~30天,增產(chǎn)60~173公斤/畝,增加效益1200~2000元。
一、栽培程序
1、選種。選極早熟且豐產(chǎn)性較好的品種景欣。
2、種子處理。用50%溫水浸種30分鐘,然后加冷水降溫。
3、催芽。用毛巾將種子表面粘液搓掉,放在30%條件下催芽36小時,達到3毫米露白即可播種。
4、栽培模式。采用催芽-育苗-覆模-移栽-扣棚模式,即A膜中膜育苗移栽模式;另一種是覆膜-催芽-播種-扣棚模式,稱為B膜中膜催芽直播模式。
B模式是4月20日覆膜(0.006厚60cm寬)4月27日催芽,5月1日播種,方法是壟中扎眼深3~4cm,株距0.8m。播后及時扣棚,扣棚方法是用1.8m長細竹片兩頭扎入兩壟外側(cè),每隔80cm一根,先在一側(cè)開溝壓實,將膜拉緊再壓另一側(cè),每隔一定距離用纖維繩固定。選擇2:2壟形式。
A模式是3月25日催芽,3月28日營養(yǎng)缽育苗,用直徑10cm紙筒裝滿育苗土,將催好芽的種子放一粒,再覆2000:1的敵克松藥土1.5cm厚,澆透水。
5、苗床管理。主要是溫度管理,可分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從播種到出苗,應保持較高的溫度,5cm地溫保持28~30"C(可用電熱線或地龍加溫),出苗快而整齊。第二階段從出苗到長出真葉,白天保持20~25℃,夜晚保持15℃,防止徒長。第三階段真葉期到定植前一周,白天保持22~28℃,夜晚保持15℃。第四階段煉苗期,定植前一周,進行煉苗,白天10~20%,晚10℃左右。在整個育苗過程中,用加溫設備提高地溫,用保溫物保持夜晚棚溫,用通風調(diào)節(jié)白天高溫。
6、移栽。當苗齡40天左右,壟體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選冷尾暖頭天氣定植,方法是扎眼定植,栽后澆水,再覆土。
7、苗期管理。定植5~7天內(nèi)保持較高的溫度,白天28~30℃,夜晚15℃以上陰天不通風,晴天小通風,定植一周后,白天25%左右,夜晚12%左右,6月上旬外界氣溫穩(wěn)定在20℃以上時即可撤掉拱棚。
8、肥水管理。每畝施基肥1~2噸,化肥二銨或三元素40~60公斤,隨整地施入,當座瓜拳頭大時追一次肥,畝施尿素10kg,磷酸二氫鉀2~5kg。
9、整枝、壓蔓、留瓜。采用單蔓整枝,在距離主根1m壓蔓,也在此處留瓜。留第一或第二個瓜。
10、病蟲害防治。地下害蟲:結合種植或移栽灌水施1500倍功夫溶液以殺死地老虎、蠐螬等??菸。河每丝菪?00ml+多菌靈200g+水300kg,每株灌100ml,病株灌200ml,效果較好。炭疽病:用甲托50g+炭疽福美100g+水15kg防治效果明顯。
二、膜中膜栽培生育期比較
從膜中膜栽培模式與地膜栽培比較來看,有以下三個優(yōu)點:第一是成熟期提前,從試驗可以看出膜中膜栽培比地膜栽培成熟期提前24天,膜中膜栽培比地膜栽培提前20~30天。第二植株生長快,膜中膜栽培改善了栽培環(huán)境,壟體中部比外部高11.4℃,膜內(nèi)比環(huán)境氣溫高8.6℃,晝夜溫差平均20.8%。西瓜在這種小氣候條件下生長,長勢旺盛,植株健壯,葉厚、濃綠。第三加速了西瓜物候期進程,開花座果提前。膜中膜栽培利用地膜提高了地溫,利用小棚提高了氣溫,穩(wěn)定了溫差的變化,發(fā)揮了小棚與地膜的優(yōu)點。同時避免了雨季對開花座果的影響,特別是育苗移栽苗,從溫室移到小棚中環(huán)境條件幾乎不變,所以不緩苗,生長進程快。
三、膜中膜西瓜栽培經(jīng)濟效益分析
通過產(chǎn)效益比較,膜中膜模式比地膜栽培多投入220元,而產(chǎn)量比多60kg,比多173kg。效益高1861元,A比b高2073.5元。B比b高1259.8元。產(chǎn)投比A是1:4.08是a的1.4倍,是b的1.8倍。
注:地膜50元/畝,棚模12元/畝,人工20元/天。
四、結論
1、膜中膜栽培模式A與B都有效地集中了棚和膜的優(yōu)點,使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效益都大大提高,在五大連池市栽培條件下提前20~30天上市,豐富了市場,緩解了西瓜緊缺價格昂貴的局面。
2、西瓜膜中膜栽培雖然增加了成本,但遠遠低于產(chǎn)出的經(jīng)濟效益,它的投入產(chǎn)出比為1:3,是地膜栽培的兩倍。
3、膜中膜栽培模式苗始終在膜中保護生長,避免了苗期凍害,花期雨淋,延長了生育期,增加了有效積溫,減少病蟲害和秋季爛瓜現(xiàn)象,提高了西瓜的品質(zhì)和商品性。
(作者單位:164100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五大連池市職教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