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君 宋士英
觀賞辣椒別名朝天椒、五彩椒、指天椒、五色椒、佛手椒和珍珠椒等。為茄科辣椒屬多年生草本花卉,但通常作1年生觀果花卉栽培,是一種很好的觀賞蔬菜。
一、形態(tài)特征
株高20-60厘米,主根不發(fā)達,根系再生能力弱。莖直立,二或三權狀分枝,黃綠色,具深綠色縱紋,老莖木質(zhì)化,較堅韌,2年以后的老莖能長成亞灌木狀。單葉互生,卵形至闊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也面光滑。完全花,小花具梗,單生或數(shù)朵簇生于葉腋,頂芽分化為花芽,叢生花分權出著生1朵或數(shù)朵,無觀賞價值?;ü诎谆蚓G白色,基部合生,先端5裂,花萼先端5齒,宿存。雄蕊5~6枚,雌蕊1枚,子房2室,少數(shù)3或4室?;ㄆ?~9月。果實漿果,果皮肉質(zhì),果形因品種而異,有長指形、圓錐形、扁球形和卵形等,果梗直立或稍傾向上。果實有黃、紫、紅、綠、白和橙色等,辣椒味強。觀賞就是果期8-10月份。種子扁平、圓形,黃色、千粒重3.4~4.4千克,壽命3年。
觀賞辣椒屬觀果花卉,果實鮮艷具有光澤,果實成熟簇生于枝端,小而尖,點綴綠葉中。玲瓏可愛。適于作花壇、花莖的配置材料,是優(yōu)良的盆栽觀果植物。果實、葉片均可食用。果實加工作為食用調(diào)味品,其色、味能與菜媲美。
二、園藝栽培品種
園藝栽培品種很多,一般按果形、果色劃分,其品種有佛手椒、櫻桃椒、五色椒和朝天椒等。
1、佛手椒。植株矮壯,株高約30厘米,分枝性強。果實圓錐形指狀,9-17枚簇生于枝端,長短不定,形如佛手而得此名。果實長4~5厘米,在成熟過程中由乳白色變成黃、橙、紅等顏色,色澤鮮艷,味甚辣,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食用價值。
2、櫻桃椒。果實球形,似櫻桃,果徑1厘米左右。果實在生長過程最初是紫色、黃色、橙色,最后變?yōu)榇蠹t色,同一株上各種顏色的果實同時存在,也稱五彩椒也稱萬紫千紅。櫻桃椒莖稈多為紫色,葉為深綠偏紫色,花紫色,植株緊湊,果實對生或散生于葉腋。
3、珍珠椒。株高20-25厘米.分枝多,株型優(yōu)美、果多,果實球形,果梗直立,果徑0.5~8厘米,味辣、散生。果實未成熟為乳白色、成熟后為鮮紅色。花為白色,葉片深綠細小,較耐陰,易管理,觀果期長.是家庭用來盆栽觀果的最佳品種之一。因株型小巧玲瓏,室內(nèi)陳設頗為別致新穎。
4、朝天椒。植株挺秀,分枝稍少。果實細長,長2~3厘米,果梗直立向上指天,散生。果實顏色由綠變橘紅到大紅。另外還有風鈴辣椒、羊角椒、太陽椒等。
三、生活習性
觀賞辣椒原產(chǎn)美洲熱帶,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幼苗要求較高溫度,隨著植株的生長,對溫度的適應能力逐漸增強,生長發(fā)育適溫為25~28%。既不耐旱,也不耐澇,還怕霜凍,喜陽光充足、溫暖、干燥的環(huán)境。適于排水良好、肥沃而濕潤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長。耐肥力較強。屬短日照植物,對光照要求不嚴,但光照不足會延遲結果期并降低結果率,高溫于旱強光直射易發(fā)生果實日灼或落果。結果期要求十燥空氣,雨水多則授粉不良。
四、栽培方法
1、繁殖方法。觀賞辣椒用種子進行繁殖。在高溫室內(nèi)四季都可以播種,一般多在3月上旬溫室盆栽,3月中旬進行室內(nèi)盆播或在大棚內(nèi)的苗床播種。
2、播種育苗。播前先將種子浸水10~15分鐘,最后用室溫水浸種8~10小時。放在氣溫25~30℃處催芽或撈出后直接在電熱溫床上播種。用疏松肥沃保水性強的床土,每m2苗床播種量為50克,覆土1厘米左有,不可太薄.以免帶種殼出土。澆水后,約1周出芽。
3、田間管理。苗期要求疏松保水性強的床土,PH值6-7.6為宜。溫度掌握可偏高些.白天氣溫為25~30℃,夜間不應低于10℃。將地溫控制在22%,出苗后將地溫控制在18℃。當有1片真葉時,移栽地容器中培育成苗,2~3株移植在一起。在成苗中后期結合澆水,澆施3000倍的氮磷鉀速效液肥。
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進行移栽。在4月下旬氣候轉(zhuǎn)暖之后,再移至露地定植。除施用腐肥外,定植后開花前,應進行追施氮磷鉀速效液肥2.3次,但不可太多,以防枝葉徒長。定植之后,待株高長至8-10厘米時,摘心1次。
開花前追3-4次液肥?;ㄆ跐菜豢蛇^多,以防落花。坐果后還應追肥1~2次,促使果實發(fā)育和著色。霜降前正是觀果期,盆花應移入室內(nèi)陳設,室內(nèi)保持中溫,少澆水,觀果時間可延至12月份。
4、病蟲防治。觀賞辣椒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螨類等??砂凑粘R?guī)辣椒病蟲害進行防治。即:蚜蟲初發(fā)期可選用200-300倍液抗毒劑1號,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疫病可選用濃度為200毫克/升的農(nóng)用鏈霉素防治。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
五、采種
觀賞辣椒采種必須在果實充分成熟后進行。剝?nèi)スざ冻龇N子,用清水淘凈后充分曬干再貯存。
(作者單位:150500哈爾濱市呼蘭區(qū)街道社區(qū)服務中心、呼蘭區(qū)利民街道社區(qū)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