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蒙蒙 袁 航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120162-01
新課標頒布以來,各個學校都紛紛響應新課標的要求,力求把教學水平提高到新的層次。新課標它強調了教師在教學時手段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從而突出了學生們學習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它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健康、和諧、全面地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與習慣。
一、對新課標的認識
1.新課標是在體育與健康課的基礎上將以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就學校本身而言,不僅強調體育課要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而且必須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進行的,這樣就促進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2.學校體育課中往往開設的是體育健康課,將體育與健康課相結合,而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使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更為完善。
新課標提出了四個基本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激發(fā)學生體育活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這四個基本理念的提出使體育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更加明確,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了更為標準的指導思想,同時它符合了當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傳統(tǒng)體育課教學方法中所暴露的不足之處
1.在“健康第一”理念的指導下,學校把增強學生體質放在了首位,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教師將增強學生體質與達標測試結合起來,片面的理解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體育教學中刻意追求達標成績,為考而教,使本來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身體活動課程變得單調而呆板。
2.從體育教學內容形式上看體育課大部分為開展多年的體育項目,如足、籃、排等。當今社會在發(fā)展,而我們的體育教學內容卻一成不變,脫離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使得體育運動的魅力大打折扣。
3.體育教學中都是教師占主導地位,“教”的味道太重,以至于忽略了學生主體性的“動”。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想方設法的讓學生學會做動作,學生被迫接受枯燥的動作后,一但考試結束,動作也就全部忘完,更別說學以致用了。而且課堂上的氣氛也過于壓抑和嚴肅,這就大大減少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甚至出現(xiàn)了抵觸的情緒。
(二)新課標下教學方法的改革
體育的指導思想應該面向全體,它的目標應該是著眼于長遠效應;內容上應該是立足于全民健身、興趣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需要。
1.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無不是一種最好的教學手段,它能夠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去接受新的知識,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不再是絕對性的服從態(tài)度。
2.融入新興體育項目,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內容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去掉那些技術較難掌握,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教學內容,增加學生既感興趣,又能發(fā)展能力,并適合大眾參與而且鍛煉價值高的的體育項目,如:健美操、體育舞蹈、太極拳等。
3.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原因,使得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性格等等各方面會有一定的差異,有些同學在體育課中,比較活躍,善于表現(xiàn)自己;有的同學在體育課中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師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是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面對這些不同的學生,作為教師要把握好每個學生的心里,因材施教,在差異中找尋不同的教學方法。
4.采用多種形式不同并且新穎的教學方法
在體育課的開始階段,學生們的注意力都還沒有完全集中起來,作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場地以及各種器材設備,將學生的注意力的吸引過來,從而使他們的精力完全集中起來。
由于各個年級學生的情況不同,因此,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教學活動。如在二年級隊形隊列的練習中,我就采用了“小動物找家”的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完成了教學任務。
同時還可以運用互相競爭與比賽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們的競爭意識比較強,都渴望成功,而采用比賽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讓每個人都為了成功去努力,來換取成功,體會成功的喜悅。當然,作為教師,學生只要是盡力去完成動作了,無論完成的質量如何,都要看到他們的進步,用欣賞的口吻去表揚他們,贊賞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更有學習動力與熱情。
5.將以往的以教師的“講”為中心,變?yōu)橐詫W生的“動”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教師是學生們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學生發(fā)展道路上的指明燈,而學生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體育課的教學過程可以看做是學生與老師的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此過程中要適時的引導學生成為主體,發(fā)揮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充分挖掘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動手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等等方面的能力。
體育課的教學過程就是讓學生們自己參加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安排。讓學生們通過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體驗到運動的樂趣,提高他們參加體育課的興趣,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
6.用一些時尚運動代替?zhèn)鹘y(tǒng)的體育項目
新課標的實施,它打破了傳統(tǒng)體育課的內容,將一些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與基礎動作,比如:如何起跑,途中跑的技術等等,做了改革,取而代之的是當今生活中的一些時尚運動,如輪滑、體育舞蹈等等,它們已經(jīng)成為體育課堂的主要源泉,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因為這些項目做起來看起來比較美觀,而且也符合當今社會的體育運動發(fā)展趨勢。
三、結語
體育課是學生在學校唯一能夠進行身體鍛煉的課程,現(xiàn)在政府也大力號召“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政策,旨在促進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當今一些青少年早早的就出現(xiàn)體質不佳、心里承受能力不強、社會適應能力較弱等不良現(xiàn)象,面對這些現(xiàn)象,作為體育教師更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精神,更新教學觀念,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體育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達到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軍,如何上好體育課,體育教師的困惑與解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毛振明、毛振鋼編著,體育教學內容改革與新體育運動項目[M].北京:人民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