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緢笥浾摺『?/p>
“演的是機器人,但不要像機器,而要像人……”在本周一電影《機器俠》的新聞發(fā)布會上,香港導演劉鎮(zhèn)偉表示要塑造一個具有現(xiàn)代感的東方大俠。湊巧的是,周杰倫也于日前公布了他設計的“熊貓俠”造型。他同樣聲稱“中國人還缺少自己的偶像”。
《機器俠》的故事發(fā)生在2046年,有關部門為測試智能機器人的性能,把某小鎮(zhèn)選為試點。結果機器人的到來把小鎮(zhèn)攪了個天翻地覆。方力申在劇中飾演機器人,原本沒有感情的它卻要去談戀愛。胡軍飾演半人半機器的角色“大春”,會變化成各種東西,甚至是一把菜刀。在周杰倫的想象里,“熊貓俠”更具東方特色,它不僅愛喝竹筍湯,更使得一手雙截棍……
東方大俠應該有哪些內涵?以現(xiàn)在國內的影視制作水平,中國的“大俠”能和“好萊塢英雄”比嗎?美國南加州大學傳媒學院的布朗教授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說:“在西方人眼里,中國的大俠總是生活在古代,這跟中國歷史悠久有關。而美國的銀幕動畫英雄大多出現(xiàn)在上世紀30年代以后,它們很大一部分是經濟大蕭條的產物?!鄙鲜兰o30年代出現(xiàn)的動畫偶像包括《超人》,布朗認為這是美國老百姓在困難時期希望有一個超級英雄能夠帶領美國走出困境的心理寫照。而《X戰(zhàn)警》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當時正值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高潮?,F(xiàn)在,一些更親民的動畫英雄正流行,像蜘蛛俠、鋼鐵俠等,他們和正常人沒什么兩樣。
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也有相似的觀點,他認為當經濟形勢面臨挑戰(zhàn)時,人們特別喜歡通過樂觀的想象超越困難,“中國過去傳統(tǒng)的幻想是以武俠為中心的,經過了這些年來好萊塢大片的浸染,以及中國本土玄幻小說的培養(yǎng),國內的年輕觀眾已經開始能夠接受奇幻、玄幻、超時空的影片。”張教授告訴記者,“電影本來就是舶來品,美國的奇幻英雄影片經過這么多年發(fā)展,各種元素已經相當成熟。獨創(chuàng)性是需要慢慢發(fā)展的,中國電影對好萊塢的借鑒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