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特約記者 常 東 顧小清 ●鄭潤宇 周麗云
2月19日,吉爾吉斯斯坦議會通過決議,正式廢除美國租用馬納斯空軍基地的協(xié)議,它留給美國的撤軍期限是180天。有吉媒體評論稱,如果年內(nèi)美軍的“大力神”飛機真的黯然離去,將準確測量出吉與西方之間漸行漸遠的距離。對吉國而言,這是一個罕見而艱難的抉擇。畢竟,獨立18年來,它一直奉行大國間的平衡外交戰(zhàn)略。用一位吉國媒體人士的話說:“我們小心地在美俄中等大國間周旋,不想顧此失彼?!钡览砗芎唵?,根據(jù)國際地緣政治家的描述,中亞是歐亞大陸的“心臟”,顯然,這一地區(qū)的任何國家都會極力避免讓自己成為大國集團的對峙前沿。一位俄羅斯國際問題專家表示,其實吉國無所謂倒向哪方,因為在中亞的棋盤上,它沒有決定權,其國家利益的實現(xiàn)永遠是被動的。
“選擇美國,可能失去更多”
在吉國首都比什凱克郊外的馬納斯國際機場,一道鐵絲網(wǎng)將停機坪上近10架美軍“大力神”軍事運輸機與旁邊為數(shù)不多的銀色民航客機隔開。這種略帶“詭異”的景象提醒人們,這里是阿富汗反恐的“最前線”。2001年,美國租下馬納斯機場的一部分作為空軍基地,他們在這里有很多特權。機場候機樓里設有美軍指揮所;美軍運什么物資,吉國無權檢查;在候機大廳,隔著玻璃可以看到美軍人員對戰(zhàn)機進行檢測;大廳里也常有身著不同國家軍服的北約士兵出入。2006年,美軍士兵曾在這里開槍射殺吉公民。馬納斯是美國在中亞的最后一個軍事基地,如不出意外,180天后它將正式關閉。
自從吉爾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脫離蘇聯(lián)懷抱宣布獨立開始,美國就盯上了它,力圖將其培養(yǎng)成中亞的“民主之島”,通過大量經(jīng)濟援助和扶持非政府組織的方式對其進行滲透。吉國首任總統(tǒng)阿卡耶夫也給予積極回應,在政治上推行西方式的民主改革。很快,吉國年輕人開始流行講英語、聽歐美流行歌曲、看好萊塢大片,以能去歐美學習和工作為榮。當時,比什凱克的英語培訓學校一家比一家火暴?!?·11”后,吉又爽快地同意美軍和北約使用馬納斯國際機場。吉政府曾認為國家會因此衣食無憂,學界精英也興奮地預言,吉國的國際地位將大大提高。根據(jù)協(xié)議,美國及盟國的飛機在此每起降一次就需支付7000美元。2007年后,美國每年要向吉提供約1.5億美元援助資金,而吉國GDP僅為40億美元。
多數(shù)媒體認為,吉關閉馬納斯空軍基地對美國是一個沉重打擊,將對奧巴馬的增兵阿富汗計劃造成嚴重挑戰(zhàn)。但吉國政府仍試圖維持與美國的關系。吉總統(tǒng)巴基耶夫表示,此舉不會影響吉與美歐的關系,并將繼續(xù)支持反恐戰(zhàn)略;外長也表示,不排除關閉基地后允許美軍借用吉領空向阿富汗運送非軍用物資的可能性。吉國內(nèi)親西方的勢力則批評總統(tǒng)向俄出賣了國家;還有一些議員認為,吉不應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做出最終選擇,應當繼續(xù)執(zhí)行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
吉國這次對美國的取舍是有原因的。美軍基地確實帶來了大把美元,但這既沒有提升吉國的工業(yè)產(chǎn)值,也沒有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反而令吉國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組織飛速發(fā)展。在這個面積不到2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萬的中亞小國中,有該地區(qū)數(shù)量最多的反對黨和聲援反對黨的媒體;活躍著幾乎所有知名的美國非政府組織。吉一前非政府組織知名青年領袖對記者說:“最鼎盛時,吉有上萬個非政府組織。經(jīng)常是一兩個人隨便一注冊,就去美國使館排隊申請資助?!?005年3月吉國發(fā)生“郁金香革命”,時任總統(tǒng)阿卡耶夫倉促出逃莫斯科,與此有極大關系。
“在美國謀劃全球霸業(yè)的戰(zhàn)略構想中,歐亞大陸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中亞是其核心”,莫斯科大學政治學教授考斯科夫?qū)Α董h(huán)球時報》記者說,“這一地區(qū)西面的民主歐洲是地緣政治橋頭堡;東面有以美日同盟為核心的安全網(wǎng);南面有美國的中東戰(zhàn)略。而掌控中亞可將西東南三面連為一體,這就是美國的大中亞戰(zhàn)略”??妓箍品蛘f,美以吉為據(jù)點,可以插足中亞、威脅俄羅斯、牽制中國、遏制伊朗,并控制中亞豐富的能源。他同時認為,美國在吉的出發(fā)點過于“功利性”,這讓吉做出了眼下的選擇,“對吉而言,選擇美國,不是得到更多,而是失去更多。吉有確保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任務,協(xié)助美國去維護美國的利益絕對不是吉的國家利益所在”。
俄羅斯堵住“安全缺口”
“美國之音”的報道稱,在吉關閉馬納斯空軍基地一事上,“莫斯科扮演了負面角色”。路透社說,在俄國家杜馬13日通過了對吉國的20億貸款后,吉加快了對關閉基地的審議。雖然俄強調(diào)此事與俄無關,但19日正在波蘭參加北約防長會議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聽聞吉爾吉斯的最終決定后,強烈指責俄羅斯說:“我覺得俄羅斯人在阿富汗問題上表里不一,他們一邊做出和美國在阿富汗問題上合作的姿態(tài),另一邊卻操縱馬納斯基地的租用問題,很明顯那個基地對我們非常重要。” 還有傳言稱中國也向吉施壓關閉該基地,但該傳言未得到外交層面的證實,總體看中國未卷入這起糾紛,盡管比什凱克關閉美軍基地顯然對中國有益無害。
俄羅斯似乎是在與吉分家10多年后才重新發(fā)現(xiàn)這個中亞山國的價值的。自從吉爾吉斯1876年被沙俄吞并以來,俄似乎并未從這里獲得什么好處。特別是蘇聯(lián)時期,莫斯科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財政撥款用于這個小兄弟的經(jīng)濟建設。在莫斯科眼里,吉是典型的窮鄉(xiāng)僻壤。這里崇山峻嶺連綿起伏,沒有肥沃的大片平原和像樣的油氣田,即使大山里有些金屬礦藏也很難開采出來。據(jù)世行統(tǒng)計,吉至今有4成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蘇聯(lián)一解體,俄就開始甩包袱,不愿再為這個小兄弟多付出一分。然而,美國勢力的步步逼近,讓俄開始警醒。在美軍入駐馬納斯空軍基地的第二年,俄便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為名在吉國設立了坎特空軍基地,距美軍基地僅30公里。而吉國肯同時接納美俄兩家軍事基地,無疑是其平衡外交的典型表現(xiàn)。
事實上,前蘇聯(lián)70年共同生活的歷史,也使吉對俄的感情更為親近。蘇聯(lián)解體前吉曾進行全民公決,結果近9成民眾不愿獨立。當前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獨立后紛紛推行民族化政策,排擠俄語時,吉卻將俄語定為官方語言。在吉國偏僻的鄉(xiāng)村,無法接收到吉語電視節(jié)目,卻很容易收到俄羅斯衛(wèi)星傳送的節(jié)目。吉國沒有軍事院校,軍官全部在俄接受訓練;就連馬納斯機場的邊防檢查在2000年前也由俄邊防軍負責。在經(jīng)濟上,俄不僅是吉最重要的貿(mào)易伙伴,在俄打工的20萬吉國人匯回的收入也是吉財政的重要來源。去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吉面臨著嚴峻的經(jīng)濟困難,大旱甚至導致該國學校全部停課,還有人擔心3月份會出現(xiàn)饑民暴動。在此情況下,吉向俄伸出了求援之手。結果俄方痛快地答應了向吉方貸款20億美元。
還有分析認為,俄因此舉同時掌控了吉國甚至是整個中亞的命脈——珍貴的水資源。中亞豐富的油氣資源集中在缺水的低海拔地區(qū),而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個高海拔國家卻控制著這一地區(qū)大多數(shù)的水資源。此次俄方的20億美元貸款中有17億將用于被稱為中亞“水龍頭”的吉卡姆巴拉金水電站建設。俄《獨立報》還稱,吉宣布關閉美軍基地后,俄放出話來,同意美國使用本國的空中走廊,前提是美必須在東歐反導系統(tǒng)和格魯吉亞、烏克蘭加入北約等問題上向俄做出讓步。
在莫斯科大學考斯科夫教授看來,吉對俄有著至關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這里是俄抵御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前沿陣地,是俄與西方的安全緩沖區(qū),同時也是與中國的緩沖區(qū)。考斯科夫說,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地區(qū)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勢力活動頻繁,并與車臣非法武裝勾結密切,“堵住這個安全缺口,才能有效緩解俄內(nèi)部的安全壓力”。
中亞小國為生存之道彷徨
生存在大國夾縫之間的吉國,在該奉行怎樣的立國之道問題上不斷出現(xiàn)彷徨。吉曾將目光投向瑞士,認為兩個山國的地理環(huán)境相似,立志要成為“東方瑞士”,并想成為像瑞士一樣的中立國家。但后來,在俄的勸說下吉政府改變了態(tài)度,于1992年加入了獨聯(lián)體國家集體安全條約,后來還成為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經(jīng)濟建設上,阿卡耶夫提出過學習亞洲“四小龍”。此后,吉國又興起了“土耳其熱”。作為同樣信奉伊斯蘭教、屬于突厥語系的中亞國家來說,土耳其曾經(jīng)有很大吸引力。土也是第一個承認吉獨立的國家。土總統(tǒng)曾在1996-1997年一年間5次訪問中亞。當時,吉在境內(nèi)轉(zhuǎn)播土耳其的電視和廣播,建立土耳其語強化學習班,由政府派遣留學生赴土深造,學習其發(fā)展模式和經(jīng)驗。但這股風潮沒多久也消退了。畢竟,土耳其經(jīng)濟相對落后,國力有限,無法向吉國大量“輸血”。
吉國在政治體制上一直學習西方民主,但普通百姓的生活依舊貧窮。貧困給吉國帶來了國家分裂的隱憂。連綿的大山將吉國的南北兩部分隔開,只有一條主要道路穿過大山貫穿南北,在冬天時還經(jīng)常被雪封住。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的南部時常發(fā)生反政府抗議活動。也是因為貧窮,而且距阿富汗較近,吉南部的毒品與恐怖主義也日益嚴重。曾任吉國議會議長助理的米爾札利莫夫擔憂地說:“我們的形勢其實很危險,如果國家內(nèi)部出現(xiàn)動蕩,南邊的烏茲別克斯坦可以派兵過來——他們一直很有野心,也有能力;北邊的哈薩克斯坦也可能派兵南下,那我們就一分為二了?!?/p>
俄媒體還注意到了吉身邊的另一大個國存在——中國。俄新網(wǎng)援引吉政治學家卡薩克巴耶夫的話說,“美軍從吉撤出符合中國的需要,中國不愿吉向美提供軍事基地,以防美國監(jiān)控中國的西部領土”,這位專家稱,在上合組織的決議中,包括要求美國撤出中亞基地的內(nèi)容是由中國,而不是俄羅斯提出的。吉觀察家博恩達爾茨也認為:“目前的吉國已無法再在大國間左右逢源了,因為在其境內(nèi)部署美軍基地使俄中兩個大國認為吉是美國的盟友,吉必須做出選擇?!?/p>
考斯科夫教授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作為夾縫中的中亞小國,他們的基本立足點就是生存。他認為,由于長期在蘇聯(lián)版圖下受到壓制,獨立后的中亞國家有非常強烈的民族主義意識,它們對龐大的俄羅斯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將其他大國力量引入,是他們的自然選擇。“但要知道,大國的進入是帶有明確目的性的,像吉國這樣的中亞小國雖然能生存下去,但注定要被大國左右,吉能做的就是尋求達到一種對己有利的平衡點。其實,在俄美的角力場上,吉與其他中亞國家一樣是無法為棋盤布局的,其國家利益只能是被動地實現(xiàn)?!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