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萍
【關鍵詞】失眠;自我調節(jié);綜合治療
世界衛(wèi)生組織一項研究表明:睡眠病癥在世界上是一個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良好解決的公共問題,全球約有27%的人遭受睡眠病癥困擾。中華醫(yī)學會提供的材料表明,中國約有3億成年人患有失眠或抑郁等睡眠障礙,主要分布在中國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地區(qū),而這方面的問題一直沒有引起重視。
1 健康睡眠及其重要性
1.1 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睡眠是消除身體疲勞的主要方式。一天勞累后,經(jīng)過一夜睡眠,疲勞感消失,恢復了旺盛的體力。
1.2 保護人腦,恢復精力 睡眠有利于保護大腦,提高腦力。睡眠不足者,表現(xiàn)為煩躁、易怒或精神萎靡、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等;而睡眠充足者精力充沛,情緒穩(wěn)定,思想敏捷,辦事效率高。睡眠與人類的高級思維、學習活動有關,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獲得最佳的記憶,使思維清晰而敏捷。
1.3 增強免疫,康復機體 睡眠能增強機體產(chǎn)生抗病能力,從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同時,睡眠還可以使各組織器官自我康復加快。
1.4 促進發(fā)育 睡眠與兒童生長發(fā)育密切相關。因為慢波睡眠期血漿中的生長激素,可以連續(xù)數(shù)小時維持在較高水平,使兒童的生長在睡眠狀態(tài)下速度增快,所以應保證兒童充足的睡眠。
1.5 美容皮膚 睡眠過程中,皮膚表面分泌和清除過程加強,毛細血管循環(huán)增多,加快了皮膚的再生,可以預防皮膚早衰,使皮膚光滑、紅潤富有彈性。睡眠不足會引起皮膚毛細血管瘀滯,循環(huán)受阻,皮膚細胞得不到充分的營養(yǎng),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加速皮膚老化,使其顏色晦暗、蒼老,皮膚出現(xiàn)皺紋。
2 睡眠的分期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睡眠分類方法,就是按照腦電圖(EEG)的變化、眼球運動的情況和肌張力的變化來分的,一般將睡眠分為“非快動眼睡眠”(NREM)和“快動眼睡眠”(REM)兩大類。
2.1 NREM NREM又可以細分為四期:淺睡期;輕度睡眠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由于各期中EEG為同步化的慢波,因此又稱為慢波睡眠(SWS)或稱同步睡眠。NREM的特點為①全身包括腦代謝減慢、腦血流減少,代謝率迅速降低;②大部分區(qū)域腦神經(jīng)元活動減少;③心率減慢、動脈血壓降低;④腦及機體溫度降低;⑤淺睡時對外界刺激仍有反應,有軀體麻木、顫動、膨脹、沉浮,腦中有片斷思維活動等體驗,其余三期對外界刺激無反應。由此可見,NREM睡眠與一般意義上的休息相吻合。
2.2 在慢波睡眠后,EEG呈現(xiàn)為去同步化的低振幅快波,所以又稱為去同步化睡眠(DS)或稱快小組睡眠(FWS)。REM為NREM相比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尤其在腦活動方面及為不同。REM睡眠期特點為①腦血流及代謝增加,與腦血管阻力減小有關,而非血壓上升高度;②大部分區(qū)域腦神經(jīng)元放電活動增加;③心率稍快,血壓稍上升,而且變化較大;④腦組織溫度升高。
3 NREM和REM的生理意義
NREMT 和REM睡眠反映了腦的不同功能狀態(tài),都是生理上所必需的。例如,對健康人選擇性地除去NREM睡眠,當其恢復時,則NREM睡眠比正常時還要多;若選擇性地除去其REM睡眠,當其恢復時,則REM睡眠比正常時出現(xiàn)得更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人每天的總睡眠時間逐漸減少,并且REM睡眠也從總睡眠持續(xù)時間中大大縮短。新生兒的這兩種狀態(tài)的睡眠各占總睡眠的一半,REM睡眠期為8 h,兒童時REM睡眠只有2~3 h,而到老年時,REM只占總睡眠的20%左右。有證據(jù)表明,REM與腦內(nèi)蛋白質的合成有關,REM睡眠是神經(jīng)元活動升高的時期,它在在兒童發(fā)育中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成熟上和成年人的突觸聯(lián)系的維持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4 失眠的自我調節(jié)
4.1 心理治療 主要適用于治療精神因素引起的失眠,如神經(jīng)衰弱、癔病、心因性抑郁證和焦慮狀態(tài)等[1]。
4.2 自我調節(jié)方法 首先要了解自身的睡眠周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物定的睡眠周期,必須是自身的睡意來臨前的一些生理時鐘。其次,每天晚上做中等量的運動,適度運動可緩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改善睡眠障礙的良方。再次,選擇合適的晚餐食物,應多吃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一杯溫熱的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也可多吃一些諸如大棗、小米粥、蓮子、藕粉、龍眼等有助于安眠的食物。如果有條件,每晚臨睡前洗個熱水澡,以幫助自身建立規(guī)律的睡眠周期。最后,按摩也可以促進睡眠。失眠者可以平臥于床上,放松身心,家人(或朋友)將雙手烘熱,略微接觸失眠者的皮膚表面,從額部至兩頰轉向手背,按照同一方向反復地、緩慢地、均勻地按摩,不宜有粗大的動作和突然的手法變化,不要引起癢感、脹感和痛感。
5 失眠的藥物治療
理想的鎮(zhèn)靜催眠藥物應該具備下列條件:①迅速誘導入睡;②對睡眠結構沒有影響;③次日或幾天后無藥物后作用;④不影響記憶功能,包括沒有遺忘癥狀;⑤對呼吸沒有抑制作用;⑥長期使用無藥物依賴性或藥物戒斷癥狀;⑦與乙醇和其他藥物無相互作用。
5.1 天然催眠物質
5.1.1 復方氨基酸助眠劑 據(jù)國外研究人員報道,將異亮氨酸、亮氨酸與纈氨酸等與葡萄糖注射液一起注入靜脈中可使患者快速入睡,且睡眠質量很高,尤其大手術、腎衰患者或其他長期臥床患者經(jīng)用上述復方氨基酸輸液治療后可顯著改善睡眠。
5.1.2 復方維生素B12注射劑 加入到葡萄糖注射液中,注入失眠者靜脈可使患者恢復正常睡眠周期,不易驚醒。
5.1.3 某些蛋白質、多肽類生物工程產(chǎn)品 20世紀90年代,西方醫(yī)學研究人員無意中發(fā)現(xiàn)前列腺素E2制劑在實驗動物中能產(chǎn)生良好助眠作用,相當于內(nèi)源性催眠物質。
總之,短時間的失眠經(jīng)過自我調節(jié)很快恢復正常,屬于一種癥狀;而長時間的失眠需要用藥物控制是多種原因綜合而致屬于一種病理狀態(tài)。治療時因患者個體的生理特征、致病因素不同而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個體化藥物治療,并在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采取適宜的輔助治療措施,使患者盡快擺脫失眠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用藥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申秀云,譚柏堅,羅軍,等.首發(fā)未服藥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研究.中國醫(yī)師,2008,10(2):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