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Melanie Wong
為促成交易,銀行家們經常會說出許多冠冕堂皇、鼓勵人心的話,現(xiàn)在終于有一些人開始用現(xiàn)金兌現(xiàn)他們的承諾了。
2009年11月間發(fā)生的一系列融資事件顯示,經過一年的冰凍期,信貸市場已經開始有了復蘇跡象。據(jù)數(shù)據(jù)提供商Dealogic出具的數(shù)據(jù)顯示,僅2009年11月,銀行提供支持兼并和杠桿收購的貸款逼近300億美元,比過往7個月內發(fā)生的貸款總額還要高。是否我們可以預測,塵封已久的華爾街支票簿又重新打開。
不過在所有對外公布的大額并購交易中,僅有8宗交易涉及的杠桿率較高,這表明經過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衰退的“洗禮”后,全球銀行對風險的態(tài)度開始趨于保守。
獨立投資銀行皮特森·所羅門(Peterson J. Solomon)融資部的負責人約瑟夫·斯坦(Joseph Stein)表示:“我們很確定看到了貸款融資市場日漸好轉的境況,但我認為短期內還不能判斷會有一個上升的趨勢。借鑒2007年提供房貸的瘋狂行為,銀行還應保持謹慎和理性選擇的態(tài)度?!?/p>
資金蠢蠢欲動
算一算以下交易涉及的資金,便大概可知華爾街支票簿的厚度,其實這些資金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日前,摩根大通集團向美國石油與天然氣開發(fā)商鄧伯瑞資源公司(Denbury Resources)支付28.5億美元的融資款項,以幫助后者完成11月初對外宣布的對原油生產商安可收購公司(Encore Acquisition Co.)的收購交易。時隔不久,高盛集團也承諾向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德州太平洋集團(TPG)和加拿大養(yǎng)老基金投資公司(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提供30億美元的貸款,以幫助它們收購處方藥數(shù)據(jù)提供商IMS Health,此項收購是自2008年5月以來涉及金額最大的杠桿收購交易。
除上述兩筆收購獲得銀行資金支持外,目前在并購領域中最扣人心弦的是吉百利(Cadbury)與華爾街銀行支票的微妙關系。據(jù)悉,摩根大通和收購美林后的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已經告知巧克力生產商好時食品(Hershey Co., HSY),如果好時食品決定參與吉百利價值170億美元的競購,它們可以分別向好時食品提供50億美元的融資。
據(jù)相關人士透露,如果好時食品想成為頂尖的英國巧克力、口香糖和糖果制造商,那它就應該在最近幾周內作出決定。
更耐人尋味的是,與此同時,卡夫食品(Kraft Foods Inc.)也向吉百利發(fā)出了價值16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如果這項交易成功,卡夫食品將向包括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和瑞士信貸在內的九家銀行貸款93億美元。
除了食品業(yè)之外,化肥產業(yè)內的競購活動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著。11月初,美國化肥制造商CF Industries Holdings(CF)對競爭對手Terra Industries發(fā)出了敵對收購要約,而對于此次收購,摩根士丹利承諾向CF Industries提供25億美元來完成此次收購。摩根士丹利此舉顯示出華爾街銀行開始愿意承擔一定風險,向有特色的投資項目提供資金援助。
但由于伊利諾伊州的迪爾菲爾德公司(Deerfield)正在努力爭取Terra的控股權。而Terra本身也因為CF出價過低,而在努力地拒絕被收購。但不久前Terra公司的股東已經選舉了三位CF的候選人加入Terra公司董事會,從目前Terra公司錯綜復雜的股權關系和股東間意見的分歧來看,摩根士丹利“資助”此次項目的完成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在為相關企業(yè)提供資本支持外,華爾街銀行也在努力規(guī)避風險,畢竟上一次的硝煙還未散盡。摩根士丹利在打算向一家企業(yè)客戶提供過橋貸款的同時,也希望能將這筆貸款中的一部分轉化為債券,向外部投資者進行發(fā)行,從而分散一部分風險。而在2007年第三個財務季度,摩根士丹利的9.4億美元貸款項目中,絕大部分是向非投資級企業(yè)因收購融資提供的貸款。據(jù)報道,高盛在非投資級信貸發(fā)起活動中曾發(fā)生14.8億美元的虧損。
投資仍需謹慎
隨著市場開始反彈,摩根士丹利表示他們目前也許太過謹慎。據(jù)報道,摩根士丹利美國分公司開始積極尋找一些有一定風險但回報率可能很高的項目,希望能夠借幫助客戶的機會為自己贏得收益。
高盛也持同樣看法。由于目前貸款市場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高盛正在試圖通過使用其為并購和杠桿收購特別制定的私募股權投資工具來填補目前貸款市場上的空缺。
但并非所有的華爾街銀行都有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般的樂觀心態(tài)和大手筆資金動作,許多投資銀行仍謹慎面對資金出手。
2009年上半年投資和信貸市場所表現(xiàn)出的數(shù)據(jù)非常令人失望。據(jù)Dealogic預測,2009年涉及兼并收購的貸款額雖達到900億美元,但卻遠遠低于2008年的2890億美元及2007年的最高額6170億美元。
數(shù)據(jù)會說話,眾多華爾街銀行家們還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
許多銀行家們承認,如果市場再次走低,他們在并購融資方面重新建立起來的興趣可能會走向反方向,將他們與那些在經濟動蕩時期非常容易遭受打擊的債券緊緊的捆綁在一起,造成更加嚴重的打擊。因此,在目前的復蘇時期,趨勢將是金額小、涉及貸款時間短的交易,通常為6-12個月,而不是之前的1-2年期的貸款。
與此同時,一些外部因素使許多銀行對并購融資的興趣也大大減弱,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監(jiān)管機構要求全球銀行要多預留出一些資金,以便在這些銀行資產貶值的情況下不會影響自身的生存。
而且,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預測,未來幾年銀行將被迫增加更多的資本儲備,其中可能會包括由于銀行向高杠桿率公司提供貸款而處罰的罰金。
同時,由于高失業(yè)率、增長緩慢的房地產市場以及對公司未來前景的擔憂,很多銀行家仍然對經濟復蘇持謹慎態(tài)度,小型投資銀行Broadpoint Gleacher Securities的主席埃里克·格里切爾(Eric Gleacher)表示:“我們已經到達了底部,雖然經濟情況一定會有所好轉,但是目前的情況還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