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8月8日,臺風“莫拉克”給臺灣帶來50年未遇的風災,隨即引發(fā)了洪水和泥石流,截至8月25日,共造成全臺461人死亡、192人失蹤,損失達新臺幣700多億元。
8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時,代表13億大陸同胞“向遭受臺風襲擊的臺灣父老鄉(xiāng)親致以深切慰問”,表示“臺灣同胞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我們將繼續(xù)向臺灣同胞提供救災援助,支持臺灣同胞搞好災后重建?!睍姾螅襟w和研究者紛紛目光聚焦于“臺灣父老鄉(xiāng)親”這個稱謂。短短幾個字,將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表達出來。
災后,臺灣方面收到的第一個慰問來自大陸。10日,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在第一時間致函國民黨中央黨部,“對遇難同胞深表哀悼,并向受災父老鄉(xiāng)親表達誠摯慰問,祈愿臺灣同胞盡早度過災難,回歸安寧生活”。
臺灣執(zhí)政當局第一次主動開口向大陸要求援助并開出清單。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第一次直飛北京-高雄航線,將從大陸各地緊急籌集的救援物資直接運抵災情最重的地區(qū)。
大陸第一次由6家地方衛(wèi)視共同舉辦了援助臺灣受災同胞賑災晚會,歷時4個多小時的直播共籌得善款3.1億元人民幣,將全部捐給臺灣受災地區(qū)。
大陸民間自發(fā)的援助行為也在進行著。被廣為傳頌的,是一個深圳的普通打工者通過手機捐款的故事。她在網上留言說:“我是個打工妹,剛在網吧看到手機發(fā)信息可以捐款,我發(fā)了五條,捐了10元,我工資很低不要笑話我。”有觀察家指出,大陸的民間團體將在臺灣災后重建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從“5·12”汶川大地震臺灣向大陸派出搜救隊,到“八八”水災大陸第一時間將救災物資運抵臺灣,有聲和無聲的關愛,在兩岸之間傳遞。愛跨越了海峽,穿越了時空,飛越了阻隔。愛成為一種最美麗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