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彥松
六歲的時候,我在老家安徽出了一件“大事”,差點兒送了我的小命,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有些怕。
我家院子里有一口大缸,平時用來接雨水,爸爸也常常從山下挑些水倒進缸里,用來澆地。
一天,爸爸、媽媽在院子里的菜地里忙碌著,我也在一旁玩開了。我先是捉來一只蝴蝶用鏟子把它埋到土里,然后又抓起一塊磚砸進媽媽的桶里。媽媽見了,大喊一聲:“嘿,你干……”還沒等媽媽喊完,水就從桶底流了出來,嚇得我撒腿就溜。
我又來到大缸邊,缸里的半缸水吸引了我。我將身子趴在缸沿上,伸出手去打水,可是夠不著。我不甘心,又抬起一只腳,擱在缸沿上,將身子前傾,另一只手緊緊抓住缸沿。這回夠著了,我的一只小手使勁拍打著缸里的水,“啪、啪……”水花濺得老高,我開心極了。再拍,再拍,水濺得我滿臉都是,頭發(fā)也濕了,我哪里管得了這些,還是不停地拍。
突然,抓著缸沿的手一滑,只聽“撲通”一聲,我一頭栽進了缸里。我眼前黑乎乎的,水直往我的嘴和鼻孔里灌,我拼命在缸里手舞足蹈,可是一點用都沒有。只掙扎了一會兒,我就沒力氣了,大口大口地喝著水……正在這時,一只手抓住了我的衣服,猛地把我從缸里拎了出來,然后抓起我的雙腳把我倒掛起來?!巴邸蔽叶亲永锏乃幌伦佑謴奈业淖炖?、鼻孔里噴了出來,我覺得舒服多了。
“快把我放下來。”聽見我說話了,爸爸連忙把我放在了地上。我朝他們“嘿嘿”一笑,爸爸看看媽媽也笑了起來,然后轉過身來對著我說:“還笑,差點沒淹死你!”媽媽連忙拉起我到屋里換衣服。
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到缸里玩水了,只敢遠遠地用磚頭砸那口缸。
指導老師黃躍進
[簡評]
讀了習作,我們大概都會覺得又好笑又好氣,會認為這個作者小朋友小時候也太淘氣了些。而這樣的閱讀效果也正顯示了小作者較強的敘事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在記敘事件時,作者不僅寫得有條不紊,而且細節(jié)生動具體。尤其是第四小節(jié),先寫趴在缸沿上夠不著,再寫把腳擱在缸沿上;寫打水,先寫水花濺得老高,再寫水濺得滿臉都是。這些描寫就像在放一幕小電影一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男孩是怎樣_步步地在淘氣打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