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一個是情深意重,一個是愛怨交織,還有一個相伴終身。
梅蘭芳,作為一代伶王,60余載歌衫舞扇的生涯,適逢家國諸多事變,而在風云繁復的歷史環(huán)境下,又能做到持節(jié)保謙,境遇幾多風險,逐一化解,最后能全身而退,成為當之無愧的“德藝雙馨”的戲劇大師。
2008年的冬季,無疑是梅蘭芳的季節(jié)。電影和話劇幾乎同時亮相,“觀梅”是不容錯過的體驗。
大師不死。而梅蘭芳這樣的大師,在記憶中,幾乎不會老去。在短短兩三個小時里,表現(xiàn)大師的絕代風華,還原巨匠的七情六欲,的確是難以承受之重。無論電影還是話劇,注定眾說紛紜。
幾十年前,陳凱歌看著幼兒園同學的祖父在清晨舞劍(也許,恰是《霸王別姬》中的身段?);如今,他要在銀幕重現(xiàn)大師的死離、生別和聚散。在《無極》的滑鐵盧之后,如今陳凱歌面對的也許是他人生中最關(guān)鍵的一次考驗。
其實,這一切都無所謂。因為愛梅蘭芳,本來就與電影和話劇無關(guān)。
梅蘭芳是一個稀世之才,一個中國奉獻給世界的超級明星。在他精彩紛呈的藝術(shù)生涯之外,梅蘭芳本人的人生故事,也和他演繹的那些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一樣真實,甚至更為美麗。
結(jié)發(fā)妻子王明華
梅蘭芳,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其祖父是清代“同光名伶十三絕”之一的“活太后”梅巧玲,伯父梅雨田是著名的琴師。梅蘭芳4歲父母雙亡,伯父將他過繼收養(yǎng),并送他拜師學藝。
1910年,梅蘭芳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明華。那年梅蘭芳16歲,王明華18歲。這房親事是由梅雨田做主操辦的。中國戲曲藝人素來有業(yè)內(nèi)婚配的傳統(tǒng),王明華也出身于梨園世家,其父是旦角藝人王順福,其兄長是著名武生王毓樓,她的侄子是后來的著名老生王少樓。
當時,梅蘭芳正因嗓音變聲不得不停止演唱在家休養(yǎng),心情極其郁悶。而王明華給他帶來了好運。婚后不到一年,梅蘭芳就恢復了嗓音,不久,即以《彩樓配》、《玉堂春》等戲走紅上海灘。此后他創(chuàng)作的新戲《孽海波瀾》、《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等,贏得一片叫好聲,“梅派”的藝術(shù)旗幟漸漸高揚。那時梅家還不很富裕,日子甚至有些清苦,王明華卻毫不介意,她善待家人,勤儉持家,將梅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在事業(yè)上王明華也是梅蘭芳的好幫手。據(jù)說王明華對梳頭很在行。梅蘭芳初期演古裝戲時,去戲館,總帶著一個木盒子。那里面裝的是王明華為他梳好的假發(fā),因為那種梳法連專門梳頭的師傅都梳不出來。梅蘭芳上臺前只需把假發(fā)往自己頭上一套,就可以了。
婚后第二年,王明華生了個兒子,取名大永;隔了一年又生了個女兒,喚做五十。每逢梅蘭芳散戲回家,就和孩子嬉戲玩鬧,非常快樂。后來,不知出于什么緣故,王明華自作主張做了絕育手術(shù)。有一種說法是,她非??粗孛诽m芳的事業(yè),怕不留神再懷孕,影響到梅蘭芳。然而,不幸的是,這兩個孩子相繼因出麻疹而夭折。
中國人素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傳統(tǒng)思想,舊時休妻的“七出”理由中即有一條為“無子”,何況梨園向來重視家族的血緣傳承。梅蘭芳當然不至于因為這個原因而拋棄結(jié)發(fā)妻子,但也不能不再娶。1921年,時當壯年的梅蘭芳迎娶16歲的福芝芳為妻。
不久,王明華患上了當時最難治愈的疾病——肺結(jié)核,于1929年去世。結(jié)發(fā)之妻的逝去,令梅蘭芳十分悲痛,他和福芝芳讓年僅3歲的幼子梅葆琛在管家的懷抱中替王明華打“領(lǐng)魂幡”,了卻了她生前無子的遺憾,并親自選定了京郊香山萬花山的墓地下葬。
1961年8月,梅蘭芳在北京病故,經(jīng)周恩來總理與國務(wù)院的特別批準,他與王明華合葬在萬花山的私家墳地。至此,兩人陰陽相隔已三十余年。
真情至愛孟小冬
梅蘭芳一生中,有一個傾心相愛卻最終無法擁有的女人。她的出現(xiàn),源于一次偶然的合作,關(guān)于她的記憶成了潛伏于他心靈深處的獨白。這個女人就是民國時期有“冬皇”之譽的著名坤生孟小冬(京劇中的坤生是由女伶來扮演男性角色,妙齡女子要身穿蟒袍、面帶髯口,模仿男人的嗓音和舉止表演角色)。
孟小冬生于1907年臘月,因是冬日,故名“小冬”。小冬9歲拜舅父孫派老生仇永祥為師,12歲在無錫新世界舞臺首演,18歲來到北京,專攻余派老生戲。經(jīng)年累月的舞臺表演使孟小冬不同于尋常人家的女孩,有著外柔內(nèi)剛的性格和獨特的端凝莊重之氣質(zhì)。
1926年,時任財政部長的北平政要王克敏慶生辰辦堂會,梅蘭芳與孟小冬同在被邀請之列。在這次堂會上,不知是誰提議讓梅蘭芳與孟小冬同臺表演一出《游龍戲鳳》。梅蘭芳飾演嫵媚輕盈、情竇初開的酒家少女李鳳姐。孟小冬飾演正德皇帝,她的扮相長眉人鬢,氣宇軒昂,座中人無不為之贊嘆。誰也不曾想,這次逢場作戲竟變成了“真情出演”。
1926年深秋,一向持重儒雅的梅蘭芳與孟小冬傳出緋聞:《北洋畫報》1926年8月8日刊發(fā)了梅孟二人的相片,下面的說明文字分別是:“將娶孟小冬之梅蘭芳”、“將嫁梅蘭芳之孟小冬?!?/p>
1927年,經(jīng)當時著名的銀行家馮耿光證婚,梅蘭芳迎娶了坤生名伶孟小冬。兩人住在北京東城東四牌樓九條。
這樁婚事福芝芳當然不高興。1929年,梅蘭芳要赴美出訪演出,福芝芳和孟小冬都有可能以夫人身份隨同前往。但是當時的福芝芳已經(jīng)是身懷六甲,可是,出于害怕梅蘭芳攜孟小冬出訪,為了親自跟隨,她竟然請來日本醫(yī)生,毅然墮胎。
這種尷尬局面在梅孟婚后第三年愈演愈烈,并最終演變出了一場“戴孝風波”。1930年,梅蘭芳的嗣母(也就是他的伯母)去世,孟小冬自然想要為婆婆披麻戴孝。她奔喪來到梅宅,卻被下人拒之門外,理由是梅夫人福芝芳不承認她有戴孝的資格。而懷有身孕的福芝芳則揚言,若是孟小冬進門戴孝,她就自盡,連帶腹內(nèi)胎兒再搭上一條人命。
梅蘭芳再三央求,請來了孟小冬的舅父,眾人勸走小冬,才勉強平息了這場風波。此事讓孟小冬認清了自己難有正妻的身份。其實對于孟小冬,名分是正是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愛著的那個男人的態(tài)度,他是真誠和勇敢地承認,還是含混其辭地躲閃?也許因為男人的天性,也許由于感情的遲疑,梅蘭芳終究沒有跳出這個窠臼,他在孟小冬和福芝芳之間不能做出取舍。
次年夏,孟小冬向梅蘭芳提出離婚請求。對于二人的婚變,當時說法很多,有人說是孟小冬的戲迷槍擊梅府,導致二人最終反目;也有人說是兩人之間出現(xiàn)了“第三者”……其實孟小冬本人的啟事已經(jīng)把這段情感和結(jié)局講述得很清楚。1933年9月5日、6曰、7日連續(xù)三天,天津《大公報》第一版上,天天刊登《孟小冬緊要啟事》,在這份啟事中,小冬自憐為“孤弱女子”、“身世苦惱”,個性剛烈的孟小冬述說自己因無法忍受在梅家的不堪處境,決定離婚。她無限哀怨地悲嘆:“是我負人?抑人負我?”
從此,孟小冬再未與梅蘭芳講過一句話,當真是“從此梅郎是路人”。
二人解除婚姻關(guān)系以后,孟小冬一度消沉,住在天津塘沽閉門謝客,還曾經(jīng)絕食,甚至傳說一度欲皈依佛門。1950年,43歲的孟小冬嫁給62歲的杜月笙做第六房夫人。第二年,杜月笙撒手人寰。杜月笙病逝后,孟小冬獨居香港,1967年移居臺北,1977年5月去世。
白首伉儷福芝芳
如果說孟小冬對梅蘭芳是不合和傷痛,那么,福芝芳與他就是一生相互的溫暖。
福芝芳生在北京一個旗人家庭,幼年喪父,隨母親長大,因家境貧寒,從小學唱八角鼓為生,后改習京劇旦角。曾有過“天橋梅蘭芳”之譽。福芝芳美麗端莊、善于持家。嫁給梅蘭芳之后,她不再登臺,在家中照顧梅蘭芳和一家大小的飲食起居。因為她沒有上過學,梅蘭芳給她請來教師教授她寫字讀書,勤奮上進的福芝芳從《百家姓》開始學起,一直學到《古文觀止》和《左傳》。
福芝芳與梅蘭芳共生了9個孩子,5男4女,可惜只有4個長大成人,即梅葆琛、梅葆珍(紹武)、梅葆月、梅葆玖。福芝芳為孩子的成長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們每年所穿的毛衣毛褲都是她親手編織??谷諔?zhàn)爭期間,梅蘭芳蓄須明志,沒有收入,福芝芳典當首飾,與丈夫一起甘愿貧寒而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拔母铩逼陂g,福芝芳盡全力保護梅蘭芳遺留下來的藏書曲譜和手稿行頭,為今人留下了珍貴的史料。
福芝芳與梅蘭芳共同生活了40年。
1980年,福芝芳去世后,與梅蘭芳、王明華合葬于萬花山。
(作者系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戲曲所博士
摘自《環(huán)球人物》2008年12月上)
鏈接:梅蘭芳當年有多紅?
對于現(xiàn)在的觀眾而言,梅蘭芳是一個符號,是代表著京劇文化的大師。而事實上,梅蘭芳更是當年最紅的娛樂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戀情曾是各大報紙的頭條;他的演出一票難求、片酬天價;他在京劇藝術(shù)上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更是空前絕后。
出場費值10根金條 工資最高
當年梅蘭芳第一次去上海演出,丹桂戲院專門購買了數(shù)期當?shù)貓蠹埖陌婷?,只寫著“梅蘭芳”三個大字,連著登了好些天。演出場場爆滿,后來他出場費高達10根金條。
50年代中國工資最高的是誰?梅蘭芳!梅蘭芳本來是自由職業(yè)者,演一場拿一份錢,1956年公私合營改成月薪后,梅蘭芳主動降薪兩次后的工資為2100元。這是什么概念?當時清華教授每個月拿出8元錢來當伙食費,是可以天天吃海鮮的。
卓別林是粉絲 美國總統(tǒng)寫信祝賀
1929年,應美國邀請,梅蘭芳率領(lǐng)梅蘭芳劇團赴美國好萊塢演出。在美國演出結(jié)束后,美國文藝界的大腕和政界精英聯(lián)合為其舉行高規(guī)格招待宴會。就在大家開懷暢飲時,一位穿著破爛,渾身臟兮兮的“清潔工”不顧工作人員阻攔沖進了宴會廳,一把握住了梅蘭芳的手大呼:“我終于見到你了!”后來大家才得知,這位“清潔工”竟是著名笑星卓別林!由于當時在拍影片《城市之光》,卓別林飾演一位清潔工,得知梅蘭芳到美國后,就匆匆從拍攝現(xiàn)場趕來,以自己特有的幽默方式與自己的“偶像”見面。
其實梅蘭芳赴美演出正值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原以為最多在紐約演3場,賣出一半票就不錯了。沒想到,兩個星期的票被一搶而光。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還給梅蘭芳寫信,祝賀他演出成功,并因自己未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而感到遺憾,希望梅蘭芳再來美國演出。
國際聲譽如日中天
1956年,中日邦交還未正?;?,梅蘭芳率中國訪日京劇團在扶桑東鄰掀起了又一次“梅浪潮”。在訪日期間,日本著名演員和各界名流熱情接待了梅蘭芳一行。日本國會議員在兩國無邦交的情況下,破例在議會大廈宴請了代表團。
1957年是俄國十月革命40周年,中國組織了勞動者友好代表團參加盛大紀念活動,梅蘭芳也是團員之一。他到莫斯科后又引起了一番轟動,代表團應邀去大戲院觀摩歌劇,當東道主介紹來賓報到梅蘭芳的名字時,劇場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觀眾高呼“梅蘭芳”。
國際獎?wù)聦iT來中國頒發(fā)
1957年夏天,瑞典舞蹈協(xié)會主席海格爾受國際舞蹈協(xié)會委托,專程來北京授予梅蘭芳一枚榮譽獎?wù)隆K谦@得這一榮譽的第十四人。
(摘自新浪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