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高
小麥混播就是把不同品種的種子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后進行播種。這種種植方式在河南省虞城縣由來已久,但以前僅限于部分群眾小面積種植,缺乏技術研究。2007~2008年度,該縣農業(yè)局農技站在這方面開展了系統(tǒng)研究,在不增加各項投入的情況下,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
一、試驗情況
2007年小麥播種時,選擇不同土壤肥力和產量水平的地塊安排了15處小麥品種混播試驗,品種選用矮稈、抗病、抗倒、多穗型新品種百農矮抗58和高稈、抗病、抗倒、多穗大穗型新品種許農5號。每處試驗田面積3畝,把試驗田平均分成3塊,在其中一塊上使用上述兩個品種混播,另兩塊分別單獨種植上述兩個品種作對照,采取隨機排列。施肥數(shù)量和田間管理措施與一般大田種植相同。麥收前測畝穗數(shù)、穗粒數(shù),麥收后測千粒重和實際畝產量。各處混播試驗均表現(xiàn)增產,其中百農矮抗58實際平均畝產495.7千克,許農5號實際平均畝產489.4千克,分別比對照增產9.3%和10.7%,兩個品種混播實際平均畝產541.8千克,比對照增產10%,畝增產小麥49.3千克,增收經濟效益80元。
二、增產原因
小麥品種混播之所以增產效果明顯,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混播能改善田間小氣侯,充分利用光熱等自然資源。試驗選用的兩個品種,許農5號株高90厘米,百農矮抗58株高74厘米,兩者相差16厘米,出穗后穗層分布在不同高度的空間,緩解了一般大田穗層只分布在一個空間而造成麥穗過分密集的現(xiàn)象??傮w來說,混播田比一般大田更有利于通風透光,平均單株受光率增加,對光能的綜合利用率較高,有利于小麥光合作用。
二是由于各品種抗病、抗蟲、抗倒能力不同,混播可緩解病蟲害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和蔓延。試驗證明,混播田病蟲害較一般大田輕。另外,高稈品種由于受到矮稈抗倒品種的支撐,田間倒伏情況較一般地塊大大減少,2007年在對照田許農5號大面積倒伏的情況下,混播地塊沒有發(fā)生倒伏現(xiàn)象。
三、配套技術
1. 合理選用品種?;觳ヒ话氵x用兩個高產穩(wěn)產、抗病抗倒伏的品種。其中一個品種要求矮稈,株高70~75厘米;另一個品種要求莖稈稍高而且粗壯,穗較大,株型緊湊,旗葉不宜過大,株高一般85~90厘米。兩個品種要同屬一個生態(tài)類型,即同為半冬性品種或同為弱春性品種,否則不宜混播。它們的適宜播種期、成熟期要一致;分蘗力及分蘗成穗率基本相同;均要求抗病蟲、抗倒伏能力強。通過試驗并參照部分群眾的實際混播經驗,在虞城縣最佳小麥品種混播組合有:百農矮抗58和許農5號、百農矮抗58和周麥20、百農160和許農5號、百農160和周麥20、豫展2000和周麥18。
2. 混合比例恰當?;觳溙锂€用種子總量一般為9~10千克,矮稈品種用種量占75%~80%,高稈品種用種量占25%~20%,高稈品種不得超過25%,這樣才能在小麥抽穗結束后營造一個上層穗稀下層穗稠的格局,否則對矮抗品種采光十分不利。
3. 種子純度要高?;觳ニ闷贩N的純度均不低于99%,以選擇高純度的原種或原原種為佳,否則在齊穗后極易造成田間雜亂無章,反而對高產不利。
4. 穗層整齊一致。混播所選用的每一個品種,均要求穗層整齊。目前生產上使用的個別株高不穩(wěn)定,穗層不整齊的品種不要選用。
5. 品質基本相同?;觳ミx用的品種,小麥籽粒的商品品質要基本相同,差異越小越好,如差異較大會造成綜合品質下降,商品等級降低,結果是高產不高效。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河南省虞城縣農業(yè)局農技站 郵編:47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