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摘要:復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么怎樣才能順利的進行高三備考?筆者據教學經驗,針對高三備考復習過程中出現的幾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歸納出“五忌”。
關鍵詞:高三;生物;備考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2-0147-01
進入高三,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復習備考:第一輪的系統(tǒng)章節(jié)復習、第二輪的專題板塊復習、第三輪的模擬演練。復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高考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過程中所采用的復習方法和技巧,一個有經驗的高三老師在復習備考中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而第一輪帶高三的老師尤其是在第二輪復習中顯得是如此的吃力和無奈。那么怎樣才能順利的進行高三備考?我們生物同仁根據教學經驗,針對高三備考復習過程中出現的幾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歸納以下“五忌”。
一、忌“重死記硬背,輕能力培養(yǎng)”
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記憶的內容確實很多,這就使一些學生乃至部分教師往往認為生物復習時只要下功夫死記硬背就行了。結果在考試中,學生一旦遇到稍微靈活一點、陌生一點的題目,便感到無從下手。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學生沒有記住知識本身,而是缺乏對知識的深刻理解,缺乏靈活運用該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把課本上的知識和命題人的意圖聯系起來,也就是說,缺乏知識的遷移能力。
二、忌“重放輕抓”
“放”即 “放羊式”復習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由式”復習法。老師把整堂課留給了學生,這種復習方法,放松了教師的“抓”,忽視了教師的指導,過度強調學生的自由復習,往往會使學生把握不住重點,甚至走向復習的誤區(qū),一節(jié)課下來似乎沒什么收獲,導致復習效果不佳。正確的復習方法,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
學生有計劃、有順序的復習,適當的時候,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自由支配。
三、 忌“重數量,輕質量”
在高三復習備考中,設計適量的練習題,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所復習知識的掌握和鞏固。但在設計練習題時,如果只注重練習題的量,搞“題海戰(zhàn)術”,而忽視了練習題的質,這是不妥當的。一道好的題目,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辨析、運用能力,啟發(fā)他們舉一反三、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相反,一道不科學、不嚴密的題目,會把學生引向“歧途”,不利于對已學知識的掌握。因此,在復習中選擇練習題時,一定要重視題目的質,堅持精選、精練、精評,使每一次練習都能有所收獲,而不能浪費學生寶貴的復習時間,影響復
習效果。
四、忌“重難輕易”
從近幾年的生物高考來看,試題的知識面很廣但是難度深度不大,較容易的題在整套試卷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來說,易題偏重于打基礎,主要是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而難題是建立在易題的基礎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在總高考的復習備考中,我們應當立足于以易題打基礎,難題促提高,從而提高整體復習水平。
五、忌“重練輕講”
高三備考復習的目的和任務,在于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加以整理和總結,進而鞏固和提高。因此,復習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在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個個零碎的知識點,查漏補缺,逐步形成知識網絡體系,使知識系統(tǒng)化。只有把這一基礎打牢固,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而僅僅靠做題是難以達到上述目的的。在復習過程中,有的教師把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片面地理解為以練為主、以練代講,從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本身的理解和鉆研,把復習課當成了練習課。這樣復習的結果必然會使一部分學生一旦遇到較為陌生的題目便束手無策。因此,在總復習時,一定要把復習課本知識與恰當的練習結合起來,把引導學生理解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放在第一位,講連結合,而不能以練代講、以練代學。同時在習題講解時應該注意以下五點:
(一)注重錯因的分析:是概念模糊不清,還是審題粗心大意;是思維狹窄片面,還是忽視了其中的潛在因素等等。
(二)注重思路的引導:在講評中教師不能簡單的校對答案,而應從方法、步驟著眼,從接替思路入手,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意,弄清要求條件,對考點進行分析,思考試題涉及了那些知識點,要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系,抓住解題的關鍵,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三)注重方法的傳授:在習題講評時,教師要善于將題型分類,善于總結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并教會學生進行小結和歸納,講評時,不能只停留在具體知識的得失上,而應該注重解法的領會和技巧的傳授。
(四)注重思維的發(fā)散:很多試題都是源于課本的,只是命題人在題設條件、問題情景和設問方式上做了適當的變換,這樣的試題給人一種似曾相識而不落窠臼的感覺,很多學生由于思維定勢造成失分。所以講評時應引導學生深化習題挖掘習題的內涵,拓寬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同時教師應當把原題加以變化,進行“變式”訓練,如此對某知識點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進行合理的思維發(fā)散,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寬了他們的思維空間,加強思維的變通性。
(五)注重策略的訓練:很多學生,尤其是中等生,他們和學習好的學生的差距往往不是在基礎知識方面,而是在解題策略方面,所以在習題講評時,教師應注重策略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也即:對他們要進行審題、答題策略的訓練。
總之,只要我們善于總結經驗,在生物復習備考中注意以上現象,我們一定能作到事半功倍,提高復習效率,使學生取得較好的高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