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手機為代表的新興的傳播形式被稱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之后的“第五媒體”。近年來,手機短信詐騙已逐漸成為涉及面廣、危害性大、涉案金額大、群眾反響強烈的“熱點”犯罪問題。本文通過對新形勢下手機短信詐騙方式、特點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偵查對策。
關鍵詞:手機短信;詐騙;特點;偵查對策
中圖分類號:DF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0—0096—02
一、手機短信詐騙的手段
1 誘餌型。這是當前手機短信詐騙的主要類型。一是以提供獎品、獎金為誘餌騙取錢財。以某公司慶典、舉辦手機幸運抽獎活動為由,以公證員身份請對方領取大獎,借機誘其匯“郵費”、“稅款”到指定的信用卡,收到錢后便杳無音訊。二是假稱可以提供“六合彩”特碼給對方,要求對方辦理會員卡交會費或者收取好處費、報碼費等。三是以朋友身份誘使對方回電話,“賺”取高額話費。常見短信為“您的朋友13XXXXXXXXX為您點播了一首XX歌曲,以此表達他的思念和祝福,請你撥打9XXXX收聽”;如收到開頭為0941或0951的未接來電,一回撥即收費500元。四是犯罪分子發(fā)布虛假的招聘廣告、征友求婚、募捐、生意合作等等方式實施詐騙。
2 推銷型。一是利用人們貪便宜的心理,謊稱有各種海關罰沒的汽車、電腦、手機等廉價走私物品,可低價郵購,引誘手機用戶交定金、托運費,或者以驗看購貨人資信實力為由,竊取購貨人的信用卡號和密碼,最后用偽造的信用卡將購貨人的存款全部提走;二是發(fā)布“銷售槍支、爆炸物、走私車、毒品、迷魂藥、淫穢物品、假鈔、假發(fā)票、代辦各種文憑、身份證、公章等證件”等虛假短信,誘使手機用戶上當受騙。
3 親情型。一是持機人用盜得的手機發(fā)送短信給手機通訊錄內的聯(lián)系人,騙取對方話費。二是騙取對方親朋電話并通過短信誘使對方關機,如,“你好,移動通信公司現(xiàn)在將對您的手機進行線路檢測,請您暫時關閉手機3個小時”;然后在對方關機的時候以“在外出事,要求匯款”等事由詐騙對方的家人或朋友。
4 消費型。案犯先發(fā)以銀行或商場名義發(fā)短信給受害人,一旦受害人與之聯(lián)系后,嫌疑人甲自稱為銀行或商場工作人員,告知受害人卡已被消費,讓受害者與公安部門聯(lián)系報警,以取得對方信任,并提供公安部門的電話,如果受害者按所提供號碼與冒充公安人員的嫌疑人乙聯(lián)系后,乙稱其已立案,并讓其再與銀行信用卡專職人員聯(lián)系,隨后嫌疑人丙冒充所謂銀行專職人員授意受害者向指定帳號匯入一定現(xiàn)金。
二、手機短信詐騙案件的特點
1 作案人員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流動性。從全國破獲的案件以及在偵案件看,從事短信詐騙的作案人員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主要來自福建、廣東、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等地,其中以福建泉州市安溪縣人居多,而安溪縣又以魁斗鎮(zhèn)、長坑鄉(xiāng)最為集中。發(fā)送手機違法短信息的活動多使用異地手機號碼,而且發(fā)送短信、開設銀行賬戶、取款,這幾個環(huán)節(jié)通常不在一地實施,而在多地實施,區(qū)域分布相當廣泛,并且犯罪分子作案現(xiàn)場多為游擊式流動,相當狡猾。
2 作案手法“新穎”,極具欺騙性、迷惑性。犯罪分子使短信群發(fā)器群發(fā)短信的方式向廣大手機使用者傳遞極具欺騙性的言語,設置誘人的陷阱。短信息的內容從最早的“手機號碼中獎”發(fā)展到“六合彩特碼”、“高薪招公關先生”,更有諸如“出售各類間諜器材”、“供應槍支迷藥假鈔、”兜售高考試題、“提供黑社會殺手”等虛假短信。
3 犯罪成本低,獲取利潤回報高。手機短信詐騙一般只需要申請一個手機入網(wǎng)卡就可以了。主要的犯罪工具手機短信“群發(fā)器”成本不過幾十元,市面上“流通價格”也就200元至300元;且犯罪工具簡單,一塊巴掌大的群發(fā)器、一臺電腦、幾部手機,就能成為犯罪分子的生財工具。詐騙分子利用受騙人發(fā)橫財?shù)男睦?,憑借這種漫天撒網(wǎng),如此大面積輪番轟炸,哪怕只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人上當受騙,也能給犯罪分子帶來巨額“利潤”。如此“低成本、高回報”,正是此類犯罪在全國迅速蔓延的原因。
4 組織化程度高,出現(xiàn)“家族”犯罪團伙。這些短信詐騙犯罪分子多為同村或同鄉(xiāng)親屬組成,有一定的親屬關系,成員中有的專門組織策劃和操縱,有的負責發(fā)送虛假短信息,有的充當“聯(lián)系人”說服打來手機咨詢的人匯款領獎,有的專門負責辦理銀行卡賬號,還有的專門負責取款,分工負責,聯(lián)合作案,得手后坐地分成。近年來,還出現(xiàn)了“家族”犯罪團伙,團伙成員以福建省安溪縣的農民居多。有的是母子聯(lián)手,有的是兄弟聯(lián)手,有的是姐弟聯(lián)手,招募同鄉(xiāng)人伙組成。
5 犯罪隱蔽性強、智能化、反偵查手段突出。一是偽造或利用他人證件多頭開戶。詐騙者通常不自己去銀行開戶,而是利用偽造的身份證或雇請民工,用他們的身份證一次性開很多不同的賬號,一筆款進賬后就不再使用該賬號,所以跟蹤起來比較困難。二是異地取款,減少臨柜交易。詐騙者騙取錢財雖然是通過銀行,但一般并不經(jīng)過柜面,而是選擇自動柜員機異地取款,這些資金的流動并不經(jīng)過人工操作,所以銀行不可能針對某一個賬號加以注意和跟蹤。三是大量使用無需身份證登記的電話卡,一旦得手,立即廢棄。犯罪嫌疑人專門購買多部手機,且使用的手機號碼基本上是神州行卡,登記不需要身份證,有的用于與團伙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有的用于發(fā)布信息,有的用于與客戶聯(lián)系,一旦詐騙得手立即將該手機卡廢棄,以逃避公安機關偵查。四是詐騙小額錢財,減少案發(fā)風險。犯罪分子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每次詐騙金額少則幾百元,多則1 000元~2 000元,一來可減少受騙者的警惕性,二來一旦犯罪行為得逞,由于損失金額小,受騙者也多數(shù)不及時報案甚至不報案,致使公安機關無法串并案,有的甚至在抓獲犯罪嫌疑人后,由于無人報案作證,證據(jù)不足而難以繼續(xù)開展偵查,導致犯罪嫌疑人逍遙法外。五是在銀行提款時,犯罪分子先使用銀行開通的電話查詢系統(tǒng)銀行開通的電話理財熱線,只要撥打“95XXX”銀行特別服務號碼,就能迅速查詢賬戶內的余額,查詢錢款是否入帳,隨后才前往銀行,并且在沒有安裝監(jiān)控設備的網(wǎng)絡ATM機上取款,為防止銀行監(jiān)控器錄像,很少到柜面取款,進行異地取款。
6 具有快捷性、破壞性和極大的危害性。中國國內現(xiàn)擁有超過4.02億的手機用戶,平均每天發(fā)送的短信數(shù)量超過了3億條。犯罪嫌疑人用短信詐騙時,往往采取滿天撒網(wǎng)的方式,向不待定的受害人大量群發(fā)短信。因此在短信詐騙案件中,受害人眾多,涉案范圍覆蓋全國,甚至是跨國性,具有侵害的快捷廣泛性,同時又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在受騙人群中,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國家機關干部、城鄉(xiāng)居民,侵害對象相當廣泛,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也相當巨大。
三、手機短信詐騙案件的偵查對策
1 認真做好群眾報案工作,合理確定偵查管轄權。對于群眾的報案,偵查人員要耐心、細致地詢問報案人,盡可能多地獲取第一手犯罪資料,如,手機短信號碼、短信內容、犯罪手法、銀行賬戶、犯罪行為模式等,同時偵查機關應及時在犯罪情報資料系統(tǒng)中檢索和發(fā)現(xiàn)本地區(qū)或者全國相類似的犯罪案件、人員資料,拓寬偵查線索來源。
2 廣泛收集情報資料線索,及時固定證據(jù)資料。偵查機關立案后,要廣泛收集犯罪信息資料,并對收集到的犯罪線索進行認真梳理,通過電信、銀行部門搞清犯罪信息源所在區(qū)域、詐騙資金流向。對于手機上存儲的詐騙短信內容可以用拍照的方式固定下來,偵查機關要會同電信部門調取作案手機、電腦、群發(fā)器發(fā)送的短信息記錄、小靈通的通話記錄以及受害人電話的通話記錄,同時及時查找作案人的銀行賬號,通過ATM機異地取款留下的取款記錄、取款憑證,有錄像監(jiān)控設備的地方還要獲取音像資料。
3 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摸底,選準破案突破口,實行重點突破。偵查機關在充分占有犯罪信息資料后,不斷篩選犯罪線索,有重點進行調查摸底,選擇案件最容易攻破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中打開查明案情的缺口,就能為獲取犯罪證據(jù)開辟有利空間。一查短信中所留電話。調查發(fā)送短信息的手機號碼和短信息中包含的電話號碼,查明犯罪嫌疑人手機、小靈通的入網(wǎng)地、開通時使用的身份證件、聯(lián)系電話等源頭信息。二查作案人銀行賬戶信息。對銀行工作人員進行調查訪問,查明犯罪嫌疑人開戶的時間、地點,獲取犯罪嫌疑人的年齡、口音、體形特征、使用的身份資料、聯(lián)系電話等信息。必要時可提取犯罪嫌疑人遺留的筆跡、指紋。三查帳戶資金流向。調取犯罪嫌疑人賬戶及受害人賬戶異地取款的資料,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
4 積極物建特情,進一步加強陣地控制工作。由于有些手機短信詐騙具有地域性特征,公安機關的特情部門要在這些高危人群中布建特情,掌握詐騙團伙新犯罪手法、內幕情況,多方收集犯罪證據(jù),從而將一些隱蔽在幕后的操作者、指揮者挖出來,一網(wǎng)打盡,不留任何后患。
5 集中優(yōu)勢警力,采用多種偵查途徑查獲犯罪分子。手機短信詐騙是利用了高科技手段的高智商犯罪,所以偵查機關要指派素質高、責任心強,業(yè)務精的偵查人員參與辦案。針對案件具體的情況,合理運用“從案到人”和“從人到案”兩種偵查模式,有效地打擊犯罪。
6 強化訊問工作,積極串并案件,深挖余罪。對已抓獲的犯罪嫌疑人要組織精干訊問力量,加大審訊力度,深挖余罪,深挖團伙,做到破一案帶一串,抓一個帶一伙,擴大斗爭戰(zhàn)果,防止犯罪嫌疑人拒不交待或者避重就輕,逃避打擊。
7 以專項行動為突破點,大力加強刑偵協(xié)作。偵查機關可對那些手機短信詐騙犯罪猖獗的地區(qū)采取專項打擊、治理方式,集中打擊手機短信詐騙犯罪,以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