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好何許人也?
張氏屬江西洪州樂籍,是合法的官伎。天生麗質(zhì),才貌雙全,為官吏所傾倒。杜牧的《張好好詩》對張氏的才貌極盡贊譽,濃情之下有悲聲?!半p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薄坝褓|(zhì)隨月滿,艷態(tài)逐春舒。絳唇漸輕巧,云步轉(zhuǎn)虛徐……”
張好好被時任地方長官的書法家沈傳師看中,并與其過了一段安穩(wěn)的日子。雖然不是妻妾,卻也恩濡愛沫。后來,沈傳師調(diào)任宣城,不忍拋下張好好,便將張好好一并攜往,落籍宣城。在宣城,他們過了幾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生活,但張好好始終是官伎身份。不料沈傳師之弟沈述師拜會兄長得見張好好,一見鐘情。于是沈傳師割愛相讓,從此張好好做了沈述師的小妾。這對于官伎出身的張好好來講是一件幸事。
官伎是古代供奉官員的女人,唐宋最為盛。官員易地做官,不帶家眷,生活起居便由官伎操持。后來,官伎漸漸地成為官場應(yīng)酬會宴的主要角色。沒有官伎,就沒有應(yīng)酬和娛樂。一般來講,官員履新是不許帶官伎去的,因為官伎有籍,就像今天的戶口,不易遷移,除非有人給官伎遷“戶口”,落新籍。給官伎落新籍的官員,多是有情人,像沈傳師,大多官員都嫌麻煩而不為。對于官伎來講,做官吏的小妾已經(jīng)是最好的結(jié)果了。可是張好好命運多舛,做了兩年小妾,沈述師病逝,而她又不能見容于沈氏家族,只得流落洛陽街頭,成了當(dāng)壚賣酒的商婦。
美人遲暮,難免令人扼腕唏噓?!奥宄侵叵嘁?,婥婥為當(dāng)壚?!贝蠛桶四辏?34年),杜牧在洛陽東門與張好好重新相遇,張氏已鉛華落盡,觸發(fā)無限感慨。杜牧揮毫賦詩一首,贈與張好好。他在卷首寫下:“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后一歲,公移鎮(zhèn)宣城,復(fù)置好于宣城籍中。后二歲,為沈著作述師以雙鬟納之。后二歲,于洛陽東門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闭自娡窦s哀麗,充滿了對張好好才藝雙絕卻遭遇不幸的無限同情,堪比白居易的《琵琶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