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期特殊的訪談節(jié)目,嘉賓是位盲人藝術(shù)家:在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幕式上,以鋼琴曲《四季》征服了世界的盲人鋼琴家金元輝。為了讓這位盲人藝術(shù)家對自己有個直觀的了解,主持人提議,這一次,用盲人的方式來互相認(rèn)識一下,讓金元輝摸摸自己。
金元輝面帶微笑地站了起來,伸出了雙手。
主持人也走了過來,將手伸到金元輝的面前。鏡頭對準(zhǔn)了兩個男人的雙手。我坐在電視機(jī)前,注視著這一幕。我想知道,一個盲人,是怎么通過觸摸,來了解另一個人的。
金元輝對主持人說,認(rèn)識一個人,我會先握握他的手。
金元輝緊緊地握住了主持人的手,上下?lián)u晃了幾下。與我們平常的握手,似乎并沒有多大區(qū)別。然后,金元輝的手沿著主持人的胳膊,向上摸索,停留在了他的肩膀上。金元輝說,握過了手,如果比較熟,或者經(jīng)過允許,我會再摸摸他的肩膀。說著,金元輝拍拍主持人的肩膀,就像我們在街頭經(jīng)??吹降模瑑蓚€久違的朋友邂逅時的情景。
停頓了一下,金元輝的手,繼續(xù)向上摸索。他笑著對主持人說,如果和對方很熟很親的話,我會繼續(xù)往上,摸摸他的臉。最后,他的手停留在了主持人的臉頰上,輕輕地上下?lián)崦藥紫拢@得很親昵。
他說,我了解一個人,就是通過這三個步驟:握手,拍拍肩膀,摸摸臉頰。
握手,這也是我們普通人常有的一種交流方式。幾乎每天,我們都會和不同的人握手,有的是同事,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業(yè)務(wù)伙伴,有的是剛剛認(rèn)識的新朋友,有的甚至是對手和敵人。一個人的手上,傳遞著很多信息,粗糙還是細(xì)膩,軟綿還是有力,溫暖還是冰涼,熱情還是冷淡,友善還是惡意,都會通過握手而傳導(dǎo)出來。
肩膀可以判斷一個人的高度,此外,肩膀是否厚實,有沒有力量,夠不夠堅強(qiáng),能不能經(jīng)受風(fēng)雨,他扛著怎樣一種生活,拍拍他的肩膀,你就能感受到。而一個人的臉上,除了我們常見的“表情”外,它的每一寸皮膚里,都蘊藏著更多的看不見的內(nèi)容,一個人的性格和生活,一定會在他的臉上,留下痕跡。
原來,盲人是通過這樣的觸摸,來了解別人的。手、肩膀和臉頰,那正是我們身上看不見的“表情”。金元輝說,對一般人,握握手;熟悉一點的朋友,拍拍肩膀;只有很親的人,才會摸摸他的臉。
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們到福利院去看望孤寡老人。有一位盲人老大娘,“見”到我們,很開心,拉著我們的手,不肯放,還摸索著用雙手一個個捧住臉,摩挲。第一次這樣被人捧著臉,大家都有點別扭,紛紛向后躲閃,場面很混亂。最后,老人好像感覺到了什么,尷尬地垂下了雙手。
那是我們的一次“送溫暖行動”,我們帶去了棉被、水果和很多好吃的食物,我們以為自己帶去了溫暖,卻無意中,傷害了一顆什么也看不見,但異常敏感的心。
請握握我的手,請拍拍我的肩,請摸摸我的臉,那是心與心之間,一次無聲的,看不見的,卻是溫暖的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