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小河在我心里一直流淌,她像一位慈母,寬厚、仁慈、博愛。
這便是故鄉(xiāng)那條已消失了的我童年的小河。
一個(gè)不算太偏僻的山村,一條如蛇爬行的道路將小村隔開。路兩旁大都是小茅屋,矮土窖,倒是一片片楊柳綠得顯眼。從農(nóng)舍蹦出的布衣短褲光腳丫的小孩子們頭戴柳枝帽,操著一口濃濃的晉北方言,手拉手說:“撈魚嘍,玩水嘍?!?/p>
村西的一條深溝,溝里有條小河,潺潺水流雖不淹魚脊,但也清澈透明讓人生情。銀色小魚、褐色蝌蚪自由地游弋著,不知?dú)q月冷暖,它們像岸上的小兒郎調(diào)皮得不得了。孩子們臥地尋花,泉眼掏泥,草里扣蟻,擁著水的溫馨,享受著夏日風(fēng)光,給歲月留下了快樂的印痕。
小河常年不寂寞,傍晚有牧羊人趕羊飲水,放羊的漢子掬一捧清澈的河水洗去臉上的灰塵,照在河水里的赤紅的夕陽被他們攪成五光十色,在微微舞起的小草的相襯下,儼然像一群盛開的牡丹。正午,村婦們端著鐵盆坐在河邊的石頭上,邊洗邊談日子的憂與樂,人間的趣聞軼事,個(gè)個(gè)漾著紅撲撲的臉,像那輪滾燙的太陽,在河里盡情浣洗夢想。
茫茫冬季,小河歡樂照舊,一層厚厚的冰成了孩子們的人間天堂。粗布棉襖、大耳朵藍(lán)布帽的小孩兒手拿滑車,往返于冰面之上,與遠(yuǎn)處的麻雀叫成一片,形成冬的另一番情趣。大小雪之間,家家宰豬殺羊,老少爺們手提筐擔(dān),砸冰取水,淘洗那些豬羊下水。最熱鬧的便在臘七。打冰臘八人兒是童年鄉(xiāng)村的習(xí)俗,每年臘七午后,小孩子們便早早拿著利斧,在冰上漫畫散刻,于是堅(jiān)冰上留下各種圖案,在山村茫茫冬季里,刻下一幅又一幅素描版圖。
這便是童年的事了。一晃二十多年過去,時(shí)過境遷,我們都已長大成人,涌入社會(huì)激流,我想小河自然有另一群小孩陪著。
陽春三月,再回故鄉(xiāng),重返夢境小河,小河卻早已變成了沙洲。聽父親說小河十年前已經(jīng)干涸了。村北的百余畝田地再也不能指望這河水灌溉了。孩子們沉甸甸的書包里不再有小河的細(xì)流,只有一片迷茫。沒想到我們那時(shí)的快樂,竟成為永生難忘的風(fēng)景。
想起小河,想起黃河的斷流,想起節(jié)水的諫言,想起人類踐踏大自然的行為,我不禁一顫:
小河啊小河,你悄然飄去,尋找你時(shí),我心將歸于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