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他們老了,公園里得多熱鬧呀。
京劇要在咱童男童女中推行,要求也不高,據(jù)說能哼哼出15個唱段就算通過。我媽一聽這消息,高興地唱了一晚上,她那歲數(shù)的人,會唱歌的少,娛樂就是大唱樣板戲。打土土一出生,我《世上只有媽媽好》還沒來得及灌輸呢,我媽就開始抱著他唱《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后來我好說歹說,我媽換了,改唱《北京的金山上》,總算是首歌。
老太太唱那個聲情并茂,到階級仇民族恨的時候攥著拳頭,一招一式都跟李鐵梅似的。我媽能把整個《紅色娘子軍》唱下來,要不是腿上骨刺嚴(yán)重,還能跳上幾場。這么有水平的老太太,據(jù)說當(dāng)年在單位排演時連站最后一排揮大刀的角色都沒混上,她說那年代,人人都會這些,全當(dāng)流行歌曲那么唱。
土土打生下來就受益,仗著不會說話,干瞪眼聽了一年半,自從能開口叫媽媽那天,人家就會說毛主席,而且看見錢特親,尤其喜歡拿一塊的、五十的和一百的,那上面有他’的熟人。大概男孩的天性,他就喜歡看打仗的,一堆塑料槍都別身上,然后把我們家蓋電視的布抓下來,讓我把兩邊系他脖子上,弄得跟斗篷似的,然后給我敬了個禮。隨后幾個禮拜他是楊子榮同志,我是301首長。我整天困得迷迷糊糊,故意尖著嗓子不厭其煩地唱的那些柔美的歌曲他一個都記不住,動不動就得讓我唱打仗的。我哪會那個啊,還得讓老太太上!后來老太太的存貨也不夠用了,只好去買光盤。我們家每天紅色氣氛特濃,一個屁大點的孩子整天表情凝重地跟著電視學(xué)唱樣板戲。那一招一式還挺像那么回事。
土土兩歲上的幼兒園,人家班里小孩顯擺,唱了首《小鴨子》,他來勁兒了,蹭到老師身邊主動爆料兒,他一邊劈掌一邊唱,瞪著眼,倍兒階級。學(xué)校有游泳課,我怕他不適應(yīng),偷偷藏在側(cè)面觀察,那么點個小人從更衣室出來,自己扛著游泳圈,邊走邊唱“只盼著深山出太陽”,我都快笑抽了。趕上老師打小也喜歡京劇,還給他指導(dǎo)上了,讓這孩子回家更來精神兒了。什么少兒頻道動漫世界一律不看,整天看11臺那個央視戲曲頻道,跟個老頭似的。后來我把我爸接來跟他湊一塊兒,省出一臺電視讓我們看看新社會的新聞聯(lián)播。
很多人對教育部在童男童女里普及京劇提出其他聲音,我倒覺得,總比讓孩子整天唱“老公老公我愛你”那種歌強,多接觸點東西沒什么不好。學(xué)京劇只要別讓家長給孩子置辦行頭就行,那錢可就大發(fā)了。把一群一群童男童女都弄成票友也怪哏兒的,等他們老了,公園里得多熱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