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太真
艾小羊
“認真”可以在許多事情上結出碩果,偏偏不能放在家庭中。
少女時代,總覺得自己的母親不好,尤其是她對家人無休止的挑剔。不明白父親為什么選這樣一位不討喜的女性做伴侶。父親卻說:“她過去不是這樣子,好脾氣都被生活磨光了?!?/p>
隨著自己結婚生子,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開始理解母親的“好脾氣都被生活磨光了”。她是那樣認真的女子,期望有楷模般的婚姻,丈夫子女樣樣不輸于人。我們在她眼中卻是“扶不起的阿斗”,傷心氣惱、覺得自己遇人不淑便明明白白寫在她臉上。
比如,她總是很認真地做菜,但似乎又不是真心喜歡,只是覺得認真做菜是好主婦的必備條件。她越認真,要求家人的回報就越高??伤恢?,我們寧愿吃得差一點,也不愿看她的臉色,聽她的嘮叨。
再比如,有一次她工作上遇到一些麻煩心情不佳,爸爸讓她暫時別管家事,出去散散心??伤龥]有接受爸爸的建議,而是一邊努力克服困難、認真履行職責,一邊耷拉著臉,沖我和妹妹發(fā)火:我的命怎么這么苦?
我又想起另一位女友,她抱怨兩個月婚姻卻似老了兩歲。原來,她與先生原本是有家務分工的,然而,先生卻總“偷懶”。比如洗碗的活兒歸他,可是他一吃完飯就去看電視。催他洗碗,他說我看完電視再洗。如果再催,他就不高興了:反正是我做,你管那么寬干嘛。
恰恰女友特別認真,忍受不了杯盤狼藉擺在那兒,只好自己去做。拖地、清理灶臺等活兒,最終都以相似緣由落到了她身上。一個人承擔全部家務,郁悶自不必說,跟男人抱怨,男人卻說,誰叫你搶著做?
其實,看完電視再洗碗,由著他。有什么大不了呢?
母親在晚年開始覺悟,與父親的關系明顯融洽,也不再對我們的小錯兒耿耿于懷了。她由嚴厲的管家婆變成了可愛的老太太。母親說自己明白得太晚,希望女兒能明白得早一點??墒?,如此高深的道理,總是要經歷了一些痛,才會明白吧。
錢夾里有誰
戎 凈
當我們愿意將一個人的照片放進錢夾,我們的生命就會像樹一樣迎風舒展,開出花來。
有個朋友和我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她的先生偶然去菜場買魚,在討價還價的時候,賣魚人說:“你的夫人總是在我這兒買魚,她從來不問價。她是我的老客戶,我都是給她最新鮮的魚,最便宜的價!”
她的先生很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的夫人是誰?”
賣魚人說:“她每次付錢,打開錢包,我就會看到你的照片,已經看過很多次了?!?/p>
原來如此,我們大笑?!昂髞砟?”笑過之后,我問。這個故事里的濃濃愛意,實在讓人心醉。
后來,她的先生拎著魚回家。很少下廚的他,細心地煲了一鍋湯。
朋友說,她一輩子也忘不了那鍋魚湯的鮮美。喝過湯,先生要求看她錢夾里的照片,原來錢夾里是他的一寸免冠照片。
再后來呢?我又追問,這個故事實實在在地暖透了我的心扉。
再后來,他要了她的一張照片,也放進他的錢夾。
人生原來可以如此詩意,如此美好。
白發(fā)
周德東
衰老和死亡令親情疼痛。
在肯德基,我和美兮吃午餐,偶然提起了白發(fā)的話題。
我說:“美兮,有一天爸爸也會白發(fā)蒼蒼。我的第一根白發(fā),一定要讓你——我的女兒來發(fā)現它,并且告訴我。”
美兮說:“我不發(fā)現?!?/p>
我問:“什么叫你不發(fā)現?”
她說:“你不是說,第一根白發(fā)一定要由我來發(fā)現嗎?我不發(fā)現,別人就不能發(fā)現,那樣不就好了嗎!”
這些話是孩子的思維,我沒太明白。不過,我領會她的意思。
很多父母都和孩子有過類似的對話。
有個朋友說,一天睡覺前,她給女兒講故事,女兒在她身上爬來爬去。
玩著玩著,女兒就問她:“媽媽,我什么時候能長大呀?”
她說:“很快你就會長大的,那時候媽媽就老了……”
這句話竟然把她自己說哭了,五歲的女兒也哭了……
我們是成年人,我們的靈魂已經被歲月磨礪得粗糙。如果說,衰老和死亡是兩塊悲涼而丑陋的石頭,那么成年人已經能夠承受它的重壓。但是,任何親情都是嬌嫩的,當它們和那石頭撞在一起的時候,就有了疼痛。
嘗過這種疼痛的,我想包括每一位母親、每一位父親、每一個兒子、每一個女兒——哦,應該是這塵世間的所有人。
德國男孩的“愛情”
孫紹振
是人家不正常,還是我們太狹隘?
鄰居王阿姨9歲的外孫女平平,跟隨父母到德國一所小學里讀書。不到一個學期,居然有個德國男孩宣稱愛上了她。
這在德國學校里是常見的事,可平平卻十分憤怒。德國男孩坦然地找一切機會對她表示親密,她都斷然拒絕。
有一天,平平生病了,請了假沒去上學。德國男孩說,沒有這個平平,他就無法繼續(xù)上課,他要回家。
老師既沒批評他,也沒有阻擋他。
到了家,他哭著對母親說,他要和一個中國女孩結婚。
母親說:那很好呀,但是結婚要有禮服、婚紗、戒指,還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園,還要花很多很多錢。可是你現在什么也沒有,你要和這位可愛的中國女孩結婚,從現在起,就得努力學習,將來才有希望得到這一切。男孩擦干眼淚,從此就真的十分用功起來。
而平平得知此事卻把嘴一撇,說:“神經病!她媽媽更是個神經病!”
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痕跡在國外隨處可見,可我們又怎能說那個德國男孩不夠真誠,而那位德國母親不夠睿智呢?
包裝紅包
李 殊
珍貴的不是紅包,而是情意
回婆家過個年,規(guī)矩多,還吃不上一頓合胃口的飯菜。這些也就罷了,最煩的是去各家扮散財童子,親戚一個都不能少。等回到自己家,早就身、心、荷包俱疲。
所幸,結婚幾年下來,我漸漸有了包紅包的心得。
實際上,金額大小只能帶來一時的刺激,如果一味追求紅包的厚度,自己荷包吃不消不說,也容易把對方的胃口越養(yǎng)越大,到時真成了散財童子,人家還未必把你放在心上。而有時略花一點巧心思,即使花出去的真金白銀不多,也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我給婆婆的紅包會寫上一段真情流露的話,比如:“媽媽您辛苦了”“您的支持對我們無比重要”“您的身體健康是兒女最大的幸?!薄T如此類“肉麻”的句子,看得婆婆熱淚盈眶;或者投其所好,買下婆婆的心頭好,公開送出,讓孝順兒媳的美名不脛而走,婆婆想不感動群眾都不答應。
因為我明白,錢這東西始終是冷冰冰的數字,容易讓人麻木,而經過心思細膩的“包裝”,傳遞出來的溫情才倍顯珍貴,也更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