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溝通;理解;親子關系
【活動目標】
1.增進與父母溝通的意識,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2.能夠經(jīng)常有意識地與父母進行溝通,提高與父母相處的能力。
【活動對象】六年級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體驗溝通
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紙按照屏幕的要求來完成作品。(完成的學生把作品舉起來展示)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每個同學的圖形不一樣。
師:說得對,讓我們再用同樣的方法做一次,但在進行中你可以提出疑義。
生:短邊對折?還是長邊對折?
師:你提的問題非常好,是短邊對折。
生:以哪個角為右上角?
師:你提的問題更好,說明你用心思考了。把開口處最多的那個角撕掉。
生:撕成什么形的?
師:這次更具體,也很關鍵。撕成半圓形。完成后再把你的圖形展示一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大多數(shù)同學的圖形基本一樣了。
師:為什么兩次結(jié)果不同呢?
生:因為我們與老師進行了交流。
師:說得好!我們統(tǒng)一了做法,老師與你們進行了溝通。(引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體驗溝通
師:溝通是雙方面的事情,是人際交往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在與人溝通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雙方的意見、想法和觀點相統(tǒng)一,再達成一致,這就是成功的溝通。我們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離不開與人溝通,在外要與老師、同學溝通,在家要與父母溝通。你覺得與誰溝通有困難呢?
生:老師、同學、爸媽、奶奶……
師:從同學們的話語中,老師覺得你們和父母溝通真的有些問題。最近,老師也做了一次小調(diào)查,對我校五、六年級學生與誰溝通最困難進行了問卷測試。讓我們來看一下調(diào)查結(jié)果。
靖宇小學5~6年級學生與人溝通困難調(diào)查表
從這個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在我們學校五、六年級中,大多數(shù)同學與父母溝通有問題,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三、教師疏導,解決問題
師:首先讓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了解一下你與父母的親密程度。
小測試:
(1)當你遇到高興的事時,你會首先告訴父母嗎?
(2)當你感到委屈時,你會首先向父母傾訴嗎?
(3)當你對父母有意見時,你會坦誠地提出來嗎?
(4)你是否常和父母談班級同學間的一些事?
學生以舉手的方式回答。
師:根據(jù)同學們的舉手數(shù)量來看,同學和父母的親密程度不是很好。究竟是什么原因?首先讓我們欣賞由同學表演的心理短劇《媽媽,我想對你說》,在欣賞的同時你們要用心去感受一下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情境一:媽媽,我想對你說
地點:明明的家
旁白:明明自從上了六年級,除了學校的學習外,媽媽還讓他補習其他課程,這一段時間他感到特別的煩惱。你看,媽媽又在嘮叨他了。
媽媽:明明,快點吃飯,今天星期天還要參加補習,別去晚了。
明明:今天星期天,補習老師說今天的課下周上。媽媽,我想出去和同學玩會兒。
媽媽:不行!還想著玩,你看你上次考試,又退了5名。好了,媽媽要上班了,你哪也不許去,在家寫作業(yè)!
旁白:明明的心情糟透了,哪有心思學習,他左思右想怎么也學不進去,于是,他打開了電視機。媽媽下班回家一看,更生氣了,明明又遭到媽媽的訓斥。
媽媽:你這個孩子真不懂事,都什么時候了,還不抓緊學習。你說你怎么不理解媽媽的苦心呢?
明明:媽媽,你就知道讓我學習,你怎么不替我想想,除了學習,你什么也不允許我做,你能不能讓我像其他同學一樣玩一天呀!
師: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演,老師想采訪一下表演的同學,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感受?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生:(略)
師:說得很好!你們已經(jīng)進入角色了,有親身體驗了。大家想想看,如果媽媽和明明都堅持自己的看法不改變,繼續(xù)下去,誰都不理解對方,會不會影響到他們母子感情呢?
師:你覺得媽媽和明明誰錯了呢?
師:你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誰能真誠地把你與父母之間發(fā)生過的矛盾跟大家說說?
師:你們長大了,自我意識增強了,自己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了,有時不愿意受父母的約束,想獨立,但是你們還不成熟,還需要父母的呵護和引導,你們是父母的希望,父母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你們身上,現(xiàn)在“學習”是父母最關心的事情,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愿。關鍵就在于你怎樣與父母溝通,既讓父母高興又不違背你們的意愿。
下面讓我們針對“怎樣與父母溝通”進行小組討論,把你的好方法說出來。
學生小組討論。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非常好!看來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學著理解父母了,有了理解才能溝通,有了溝通才能拉近你們與父母間的距離,與父母成為朋友。好!我把同學們的好方法歸納一下: 理解是最重要的;信任是必不可缺少的;反思就是反省自己;控制情緒是相當重要的。
(板書出示:理解、信任、反思、控制情緒)
師:接下來讓我們續(xù)演心理短劇《媽媽和明明是怎樣和好的?》
情境二:
場景:明明的家
旁白:自從明明和媽媽發(fā)生矛盾以后,好像彼此之間都對自己有所反思,你看他們母子是怎么和好的。
明明:媽媽,我回來了。
媽媽:明明回來了。
明明:嗯!媽媽,今天英語測試了,我得了滿分。老師還表揚我了。
媽媽:那好呀!媽媽今晚給你做好吃的。
明明:媽媽,上次我和你發(fā)火,你沒生氣吧?
媽媽:傻孩子,生什么氣呀。媽媽就希望你能有出息,媽媽苦點累點也高興。
明明:媽媽,爸爸外出打工,你很辛苦的,每天為了我忙前忙后,兒子還惹您生氣,我錯了。
媽媽:自從那天你說出了心里話,媽媽這兩天也在反思自己,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沒有顧及你的感受,也沒想到,過分要求你學習會給你帶來這么多的煩惱,今后,媽媽允許你抽時間玩玩,累了可以放松放松,看看電視,做做你喜歡的事情。
明明:媽媽你真好!
師:從這個續(xù)演中我們可以看出,與父母溝通并不難。關鍵是要學會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溝通的方法有很多,在選擇方法時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和處事原則,每個同學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喜好。我們都要先理解父母,然后再解決問題。我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今后再與父母溝通會做得很好。與同學和老師溝通也能處理得很好。
四、課堂小結(jié)
師 :同學們,溝通是橋梁,是紐帶,是人際交往最有效的方法。讓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與父母、老師、同學多一些交流,少一些隔閡;多一些溝通,少一些誤會;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最后讓我們用一首《讓愛住我家》結(jié)束。
【點評】
單桂芳設計的這節(jié)心理課《怎樣與父母溝通》,是學生在小學高年級即將進入青春期、叛逆期所遇到的最為常見的心理問題。本課結(jié)合小學五、六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通過巧妙的活動設計:如折紙游戲、問卷調(diào)查、互動討論、尤其是學生情景劇的連續(xù)演出,層層遞進,不斷提升和明晰了本課的主題:應如何更好地解決學生和父母之間產(chǎn)生的矛盾。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尤為精彩并具有實效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自然而深切地感悟到與父母溝通的必要性,同時又通過教師的進一步點撥和引導,教會學生采取理解、信任、反省和控制情緒等積極的心理學方法和技巧來處理自己和父母之間的各種矛盾。這節(jié)課不僅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和心理活動課的特點;而且對于學生來說,可謂是活動充分,收獲頗豐。
當然,如果教師能夠針對學生與父母溝通特別困難時的一些情境進行更為深入的內(nèi)容拓展和討論,會使本課更加豐富和完美。
點評人:王會平,吉林省教育學院綜合教研部心理教研室主任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教師進修學校。電郵:shanguifang58@163.com)
編輯/李益倩 終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