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印刷城的后代,在感嘆其經(jīng)濟騰飛的同時,也為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而憂慮,希望再見孩提時那條水草氤氳的小河,哪怕是重復曾經(jīng)那冒險的故事!
——題記
倚著窗邊,看著車窗外的風景,打開收音機,聽到那首熟悉的《梯田》:“……中學時期,家鄉(xiāng)的一片片梯田,是我看過最美的綠地,于是也因此讓我得了最佳攝影……坐著公車上學的我,看著窗外的??胁?,是一種說不出的自由自在……”視線定格在一條蜿蜒的小河上,我仿佛沉浸到了家鄉(xiāng)那條小河的綠藻中。
大約六七歲的時候,我住在奶奶家,奶奶家門前有一條小河。河水不深,在陽光的照射下,河底的水草折射出一種令人自在、輕松的綠意。河里的小魚小蝦們悠然自得的打鬧嬉戲著,不時吐出幾個泡泡浮出水面,似乎在招呼我也下水去和它們一起玩耍。那時,我最愛夏天的夜晚,拉著奶奶搬出幾張板凳和一把竹制的靠椅,到門前小河邊的大榕樹下乘涼。奶奶用夾著方言的普通話給我講述她平生復雜的經(jīng)歷和我爸爸有趣的故事,還會給我講一些神話、童話和寓言或革命英雄的故事。奶奶搖動芭蕉扇娓娓動聽的講述,總會吸引鄰家的小朋友湊過來和我一樣專注地聽。晴朗的夏夜,滿天眨著眼睛的星星,河面吹來涼爽的清風,奶奶講述著美妙的傳奇,使人心曠神怡。有時候飛過一只螢火蟲,我們便用手去捉,捉到以后又小心翼翼地把手攤開,那發(fā)光的小東西就一下子竄到空中去了。
小河,也是夏天大家最愛去的娛樂場。天熱的時候,大人們在河里游泳,孩子們在河邊打水仗。我生性怕水,不敢下到水里跟大伙玩,只是一個人靜靜地站在河邊把河里熱鬧的場面當作靚麗的風景而自得其樂,因此被小伙伴們呼為“旱鴨子”。我不甘心被嘲笑,于是尋了一個沒什么人的時候,到河邊自己學游泳。我小心翼翼地下水,一步一步地前移,我正暗自高興沒人見到我膽怯的樣子時,腳下失去了平衡,手忙腳亂地掙扎起來……我醒來的時候,看到的是爺爺奶奶焦慮的神情。
孩提時的小河,有歡喜,有悲傷,有快樂,有憂郁,伴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之后搬過好幾次家,總忘不了她。有次我特地去拜訪,她竟面目全非了:污濁的黑水中漂著各式花色的塑料袋,一股惡臭撲鼻而來;水中一片死寂,儼然一處死亡的空間;周邊唯有那漫天飛舞的蒼蠅充斥著,嗡嗡嚶嚶,行人捂鼻躲避……我的綠草呢?我的魚蝦呢?我的螢火蟲呢?我的浪花呢?……
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發(fā)達了,人們的生活富裕了,裝飾華麗的樓房與堆棄的垃圾為伍了。我們外在物質(zhì)的滿足正在吞噬自己身心的健康,究竟該慶幸還是該哭泣?
《梯田》的樂曲還回響在耳邊:“……面店旁的小水溝,留著我們長大的夢想……靠著回憶,畫成油畫,拿到獎狀,有個啥用,鼓勵你多去回憶吧,我真想撕掉,換回自然,怎么梯田不見……”我多么希望再見那條水草氤氳的小河,能飄蕩我兒時的歡笑,哪怕是重復我那冒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