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人體氣血升發(fā)的季節(jié),猶如種子發(fā)芽,飲食宜選用辛、甘、溫食品,以助陽氣升發(fā)之力;忌食酸、澀食品,以降低陽氣升發(fā)的阻力;口味宜清淡可口,忌食油膩、生冷的食物。
立春、雨水時節(jié)多吃啥
立春、雨水節(jié)氣的飲食應以滋補陰氣、疏通氣機兼以升發(fā)陽氣的食物為主。常人宜食用味甘、性溫的食品。
主食宜選用玉米、糯米、大米,有條件者可早晚食用玫瑰粥。玫瑰粥需白玫瑰花5朵,糯米60克,櫻桃10枚,白糖60克,清水1000克,文火煮粥,早晚食用。
蔬菜以白蘿卜、韭菜、香菜為宜,有條件者可食用蘿卜羊肉羹。白蘿卜,性溫,味辛、甘,入肺、胃經(jīng)。生吃、熟吃均可。韭菜可與香菜作為輔菜交替食用。此外,每周尚可烹制蘿卜羊肉羹加強營養(yǎng),蘿卜羊肉羹用白蘿卜90克,精羊肉60克,分別切片入鍋,加水適量,加鹽少許,煮制成羹,趁熱服用。
果品首選松子、大棗。松子,俗稱“松子仁”,性溫,味甘入肺、肝、大腸經(jīng)。本品含有豐富脂肪油,尤為適合防治年老體弱、病后、產(chǎn)后患者的便秘,長期服用能益肺止咳,補氣養(yǎng)血。大棗,性溫,味甘,入肺、胃經(jīng),既能補脾和胃,又可降血脂,與松子相配食用是初春的干果佳品。
疾病人群的飲食宜忌
腦血管疾病人群的飲食除按醫(yī)囑外,還應注意情志,特別是飲食的調(diào)節(jié)。飲食應以活血化瘀、溫經(jīng)通絡為原則,食用乳類、蛋白、瘦肉、魚類等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及綠葉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保證排便通暢,疏利通導。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濃茶、濃咖啡、白酒、辣椒等,以防加大對腦血管的刺激、血壓升高。飲食上可以玉米粉粥或葛根粉粥予以防治。玉米粉粥需粳米100克,玉米粉30克,水500~800毫升,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至米開花后調(diào)入玉米粉,使粥成糊狀,稍煮片刻即可,一日三餐均可食用。
抑郁癥及心理疾患人群的飲食,慎用禁食大辛、大熱之品。宜服用紅棗羹、花香熟水予以防治。紅棗羹需紅棗30克,蔥白7克,同時放入鍋里慢煮成羹,此羹可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解郁?;ㄏ闶焖柢岳蚧?、玫瑰花各3克,放置一可密封500毫升之容器中,用滾開水將其浸在其中,滿后即刻密封,次日早上去花取汁30~50毫升,再加10~20毫升滾開水混合均勻如茶常飲,可防治抑郁癥及心理疾患。
驚蟄、春分時節(jié)多吃啥
如果說立春、雨水是心情的春天,那么驚蟄、春分就是視覺上的春天,是春季中穿著最為自由的節(jié)氣。根據(jù)驚蜇、春分這兩個節(jié)氣的自然特點,建議這一時期飲食應以培補、升發(fā)陽氣為主。驚蟄、春分節(jié)氣常人宜食用味辛、性溫熱的食品。
主食宜選用粳米、糯米,有條件的可配用桂圓生姜湯。飯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jīng),可煮食、醬食,常以粳米混煮,不僅口味好,而且增加營養(yǎng)吸收效能,更宜于養(yǎng)生。桂圓生姜湯需干桂圓14枚,生姜3片,食鹽適量。先將桂圓洗凈,置入鍋中,加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姜、食鹽,煮至30分鐘即成,也可加入大刺同煮。
蔬菜以洋蔥、黃花菜、芥菜為宜,有條件者可選用參歸鱔魚羹。參歸鱔魚羹需當歸10克,黨參10克,鱔魚500克為主料。料酒、蔥、姜、蒜、食鹽、醬油為輔料各適量。將鱔魚去骨、內(nèi)臟、頭、尾,切絲備用。當歸、黨參裝入紗布袋、扎口,將鱔魚和藥袋同時放入鍋中,加入輔料,加入適量水,先用武火燒開,收棄浮沫,再改文火煎煮1小時,棄藥袋,余供食用,食用前加入味精。
果品首選龍眼肉、蘋果及立春、雨水節(jié)氣時食用的果品。龍眼肉,一俗稱“桂圓肉”,性溫,味甘入心、脾兩經(jīng),其含糖、含鐵及維生素B2高,可改善思慮過度而致失眠或心悸。常與大棗相配,補益心脾兩臟,達到“益脾胃,保心血,潤五臟”的功效。
疾病人群的飲食宜忌
哮喘多發(fā)于此期,飲食調(diào)養(yǎng)的方法較適宜于哮喘的輕度發(fā)作期或緩解期。飲食原則以停止食用過敏源食物,避免進食過飽,食物不宜太咸,忌煙、酒,慎用辛辣刺激食物,特別要禁食海腥油膩之物。在發(fā)作期要鼓勵患者多飲水,利于排尿。食物以充足碳水化合物保證熱能供應;以乳、蛋、豆制品保證蛋白質的給養(yǎng)。對于腎陽不足的虛性喘病病人可以海馬焙黃研末,每次沖3克,或以當歸6克,海馬3克,水煎服:針對五臟氣血虛衰、中氣不足的虛喘病人可以鵪鶉1只,不去毛,焙燒研末,每次10克,加紅糖水融化,再兌入黃酒50克,一次服完,每日2次,予以調(diào)養(yǎng)。
清明、谷雨時節(jié)多吃啥
清明、谷雨是春季中最后兩個節(jié)氣,與前四個節(jié)氣相比是真正意義上的春天。常人宜食用味辛、甘,性熱、溫的食物。
主食宜選用小麥、糯米,玉米相搭配,有條件者早、晚佐以牛奶姜糖飲。牛奶姜糖飲,需鮮牛奶200毫升,生姜汁5毫升,加白糖適量,放碗內(nèi)隔水燉服。
蔬菜以大眾鮮綠蔬菜為主,以茼蒿、生姜相搭配為佳,大眾鮮綠時蔬通常選用芹菜、菠菜、茄子等。有條件者可用當歸燉母雞。當歸燉母雞需當歸15克,黨參15克,母雞1只(約重1500克)蔥、生姜、料酒、食鹽各適量。將母雞去內(nèi)臟,洗凈,把當歸、黨參置于雞腹內(nèi),入砂鍋中,再加入蔥、姜、料酒、食鹽及適量清水,置于灶上,先武火煮沸,再改文火慢煎,直至爛熟即成,吃肉、喝湯。本品具有滋陰、養(yǎng)氣補血,食之可緩解春季煩躁的心情及全身乏力易困的狀態(tài)。
果品以應季水果香蕉等為主,同時配食大棗。香蕉,又稱“蕉子、蕉果”,味甘,性寒,入脾、胃經(jīng)。它可緩解對胃黏膜的刺激,預防胃潰瘍的發(fā)生,并對一些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有預防、保護的作用。適合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秘、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經(jīng)常食用,但每次宜少量食用,多食會抑制胃腸的功能。
疾病人群的飲食宜忌
清明谷雨節(jié)氣易引發(fā)全身困倦及慢性胃痛?!按豪А笔谴杭炯氨竟?jié)氣易發(fā)的病癥,主要是由于天氣轉暖、空氣濕潤,人體的皮膚腠理逐漸舒展,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加強,皮膚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個器官負荷均加重,于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一種鎮(zhèn)靜、催眠的作用,使身體困乏。猶如運動員在做完大量運動后,全身乏力、易困。如從立春開始即注意在飲食中補益陽氣,保證氣血旺盛就能避免出現(xiàn)上述情況,如果出現(xiàn)“春困”應食用含B族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大眾鮮綠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