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武漢,“九省通衢”。他是武漢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他的輻射力超過100公里。2009年,江漢大地迎來城際軌道建設元年,武漢城市圈同城生活夢想已然啟程。
2009年3月22日,南國櫻花爛漫,在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流芳火車站,隨著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一聲令下,武漢至孝感、黃石、咸寧、黃岡四條城際鐵路拉開建設大幕,屆時,武漢與這4個城市之間半小時到達,武漢城市圈將迎來“同城時代”。
“半小時鐵路交通圈”
新建的四條軌道交通線路以武漢為中心,成輻射狀連接周邊城市,是連接圈內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的“金橋”。
孝感,因“孝子昌盛”而得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楚文化重要的發(fā)祥地之一,汽車機電、鹽磷化工等支柱產業(yè)增勢強勁。武漢至孝感城際鐵路起自漢口站,終到孝感東站,途經天河機場,全長61公里,橋隧比為83%。全線共設車站11個,工程投資總額為107.2億元。工程完工后,從武漢到達孝感僅需半個小時。
黃石市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是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城市之一。這里礦產資源豐富,素有“江南聚寶盆”之稱,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化工等產業(yè)有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新建武漢至黃石城際鐵路起自武漢站,終到大冶北站,全長97公里,全線設車站8個,工程投資總額169.1億元,直達運行時間僅為26分鐘。
咸寧市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享有“桂花之鄉(xiāng)”“楠竹之鄉(xiāng)”“茶葉之鄉(xiāng)”“溫泉之鄉(xiāng)”之譽。在工業(yè)方面,咸寧正朝著建立電力能源和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邁進。新建武漢至咸寧城際鐵路起自武昌站,終到咸寧南站,全長90公里,全線設車站13個,工程投資總額97.6億元,全程運行時間僅為28分鐘。
黃岡市地處大別山南麓,境內有京九、合九、滬漢蓉快速通道等鐵路穿過,加上長江水運通道,交通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黃岡有著優(yōu)良的革命歷史傳統(tǒng),工業(yè)初步形成食品飲料、醫(yī)藥化工等支柱產業(yè),農業(yè)則建成全國重要的優(yōu)質糧油基地。新建武漢至黃岡城際鐵路全長66公里,跨長江后終到黃岡站。新線建成后,武漢至黃岡的直達運行時間僅為28分鐘。
四條城際鐵路列車設計時速均為200公里及以上,等級全部為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工期除武漢至黃岡城際鐵路因跨越長江需要4年外,其他3條均是兩年半。屆時,武漢與孝感、黃石、咸寧、黃岡將迎來“同城時代”。
“武漢城市圈”插上騰飛翅膀
武漢城市圈,是指以武漢為中心,以100公里為半徑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漢以及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周邊8個城市,面積達六萬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漢的七倍多,又被稱為“1+8”城市圈。將形成以大武漢為核心,與周邊8個中小城市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市場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經濟一體化格局,形成湖北乃至長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2007年12月,武漢城市圈被批準成為“全國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為適應“兩型”社會建設需要,打造具有輸送能力大、快速準時、全天候等特點的軌道交通體系,成為武漢城市圈加快發(fā)展的最佳選擇。為此,武漢城市圈四條城際鐵路從開始規(guī)劃就突出環(huán)保主旨,四條鐵路大部分線路采用以橋代路,可以有效的節(jié)約土地。
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李鴻忠說,建設大容量、高密度、高效率、快速便捷、安全環(huán)保的鐵路城際軌道交通系統(tǒng),對于優(yōu)化城際運輸結構、構筑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實現武漢城市圈“同城效應”,引導圈內城市生產要素優(yōu)化配置、帶動全省發(fā)展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實現“低碳經濟”生活方式
交通能源與環(huán)境問題是21世紀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面對日益嚴重的工業(yè)污染和劇增的機動車,乘坐城際鐵路、地鐵已經成為值得倡導的一種“低碳經濟”生活方式。武漢市規(guī)劃專家陳華稱,大力發(fā)展城際鐵路,有利于推動“兩型社會”的創(chuàng)建和實現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研究表明:假設以人每公里消耗能源為1個單位,則使用電的高速鐵路為1.3,公共汽車為1.5,小汽車為8.8,飛機為9.8。一條城際鐵路占地僅為公路的1/8,為高速公路的1/3,實現相當于5條高速公路的運能,而每百公里人均能耗,軌道交通只是小汽車的5%。
在發(fā)達國家,城際鐵路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份額大體上占到35%-50%。日本僅東京市郊鐵路就有近2000公里,每天客流量達3500萬人次,年客運量約50億人;法國市郊鐵路的年運量達5.4億人,占法國國鐵總客運量的65%;德國在13個城市修建了城市快速鐵路,承擔了德國鐵路總客運量和短途客運總量的66%和74%。
由此可見,發(fā)展城際軌道交通是我國發(fā)展交通的一種現實的選擇,也是武漢城市圈建立緊密交通聯系的一種較好的途徑。
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志軍就指出,建設武漢至孝感等四條城際鐵路,有利于進一步優(yōu)化路網結構,提升以武漢為中心的江漢平原城市群鐵路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利于發(fā)揮武漢市的輻射帶動功能,形成以武漢為中心、直達周邊城市的“半小時至一小時交通圈”,實現同城效應,加快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動,推動武漢城市圈的一體化發(fā)展。
這四條鐵路建成后,將與京廣鐵路、京廣客運專線、滬漢蓉鐵路通道、武九鐵路等一起,形成覆蓋范圍更廣,服務人口更多的快速客運網。在不久的將來,武漢城市圈的人們會享受到一種舒適、快捷的城際交通方式,再不用為坐火車難而發(fā)愁,武漢大城市圈城市間同城化生活將成為現實。
文/本刊記者 汪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