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語是用簡短文字寫出的有宣傳鼓動作用的口號,寫什么樣的標語,用什么方式書寫標語,都取決于時代的需要。從標語的變遷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窺見時代的變遷。中國改革開放30年,也是“標語文化”嬗變的30年。
近日,我來到廈深鐵路沿線采風,諾大的工地墻上、彩門上林林總總的標語迎面而來。從“尋夢圣地今圓夢,汕尾爭先不當尾”到“精品讓大地生輝,環(huán)保讓藍天深遠”……各種口號各種內(nèi)容的標語“百花齊放”。
在一個隧道洞口,一位老鐵道兵出身的老職工老張正指揮著幾個工人將“和諧施工美化環(huán)境,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大標語掛在隧道口。說起改革開放30年來變化,老張?zhí)咸喜唤^:“要說改革開放30年的變化,那太多了,我認為最可貴的變化,要算是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
改革開放帶動標語文化更新
老張說,他小時候家里很窮,就幾間草房,但由于靠近路邊,經(jīng)常被刷上標語,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等?!澳菚r候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令所有中國人感到振奮和希望的年代,這樣的標語成為這一時代的表征顯現(xiàn)?!彼f。
老張當兵入伍的時候,正是1978年,改革的春風遍吹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戶外標語口號也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先是“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為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而努力奮斗”的標語代替了“不怕流血流汗,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拼命干”,接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小平,您好!”等標語大批出現(xiàn),讓人禁不住耳目一新。
八十年代初期,老張回老家探親,發(fā)現(xiàn)路邊“越窮越革命,越窮越光榮”,“割資本主義的尾巴”的標語已經(jīng)換成了“誰窮誰丟人,誰富誰光榮”十個大字。雖然村里至今也沒出一個比爾 蓋茨類的世界首富,但村民們誰也不想太丟人,所以都卯足了勁去發(fā)家致富,村里的標語也一換再換。
計劃生育檢查,就刷“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鼓勵年輕人外出打工,“要想早日奔小康,打工賺錢是良方”、“農(nóng)民要想不受窮,出外打工才能行”。三夏時節(jié),標語上寫“嚴禁在公路上打場曬糧”、“焚燒麥茬,拘留罰款”,若是換上“焚燒秸桿,罰款五千”那就是到了“三秋”了。不用去了解,只要看路兩旁的標語,基本就可以知道家鄉(xiāng)的變化。
進入上世紀90年代,經(jīng)濟與社會的發(fā)展成為主題,“以法治國,科教興國”,“要想富,先修路”,“只生一個好”等這些折射出人們對發(fā)展需求的標語逐漸多了起來。新農(nóng)村醫(yī)療合作社成立,又寫:“一人交納十元錢,身體受益一整年”,“疾病導致貧困,防貧先保健康”。
新世紀標語口號走向多元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標語口號也越來越呈現(xiàn)多元化,對社會關注范圍更廣,風格更加五彩紛呈。汶川大地震,一句“汶川挺住,中國加油!”,一聲“捐出一份愛心、共建一個家園!”、“不拋棄、不放棄!”讓多少人淚流滿面,那一刻,全中國、全世界的華人心相連,手相握,萬眾一心共渡難關?!巴粋€世界,同一個夢想”在奧運會上風靡一時,“點燃激情、放飛夢想”宣示了中國人的驕傲,那一刻,世界有多少人矚目中國,有多少炎黃子孫為之自豪。
標語跳動著時代的脈搏。時代在發(fā)展進步,標語也在與時俱進。隨著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從標語中可以感受新中國的變化。過去標語的載體只有單一的堵面或者紅布,現(xiàn)在向燈箱、電子橫幅等多樣化轉變。
一位企業(yè)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也是“標語文化”嬗變的30年,從“怕流血犧牲不是好漢”到“做防塌方的專家,不做戰(zhàn)塌方的英雄”,從“四海為家”到“以人為本”,企業(yè)職工的生活實現(xiàn)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這一切,都在小小的標語口號中得到了體現(xiàn)。
現(xiàn)在,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人文意識逐步加強?!奥鋵嵖茖W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等成為了標語的主流。也許有一天,標語口號會淡出我們的生活,但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會忘記,那個用標語口號統(tǒng)領和管理社會、實施政令的時代,那些影響過我們的生活,忠實而精要地記錄了滄桑世事和社會變遷的標語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