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豬”系列劇從上演開始,就開創(chuàng)了兒童劇的新記錄:半年內(nèi),有將近6200人次進入劇場觀看過此劇,其中孩子所占比例約為1/2,也就是將近3000人。這部沒有成人的視角,不是成年人擔綱主演,只屬于孩子自己的兒童劇,從上演第一天就預(yù)示著成功。
談起兒童劇《彩虹豬》,制作人陽子露出開心的笑容。
C:從什么時候開始兒童劇的制作工作?
Y:之前一直在做話劇和舞臺劇的相關(guān)工作,最近一兩年開始做兒童劇目,就是目前的“彩虹豬”系列,這個系列兒童劇一共有10集,目前有兩集小朋友們特別熟悉的是《彩虹豬向前沖》和《彩虹豬夢幻魔方》,是從2008年7月開始上演的。
C:是什么樣的契機開始讓你進人兒童劇的領(lǐng)域?
Y:就是工作的關(guān)系。我一直在做話劇,之后就是看到了兒童劇的潛在市場,和兒童劇受眾的特殊性。再加上我本人此前也一直在做跟兒童相關(guān)的工作,之前做過兒童節(jié)目主持人,對孩子們的東西有很多情結(jié),我從2007年開始就開始做起了兒童劇。
C:“彩虹豬”系列劇的好票房給了你很大的信心吧。
Y:沒錯。我很滿意票房,上周末的票已經(jīng)全部售罄了。“彩虹豬”給了我在兒童劇市場繼續(xù)走下去的信心,同時我對“彩虹豬”也很有信心。
C:兒童劇的操作是不是和成人話劇的操作有很多區(qū)別?
Y:大體的流程還是一樣的,不同在細節(jié),從前期的創(chuàng)作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征求一些孩子們的想法,征求小朋友的意見。包括我們的男主角這一次也是一個突破,以往的兒童劇都沒有用過兒童演員當主角,院團派都是用特型演員,而我們的這個男一號就是一個小朋友,這個對兒童劇來說是個很大膽的嘗試當然也是挑戰(zhàn)。
C:小朋友做男一號。尤其是舞臺劇,是不是存在風險?
Y:這個也分兩面。特型演員雖然很少出錯,但是少了跟觀眾小朋友們之間的共同點。我們之前也一直做過調(diào)查,問過很多身邊的小朋友,認識的,不認識的,問他們的意見。他們還是希望在舞臺上看到同齡人,小朋友們的意見對我們來說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意義的,所以我們決定尊重小朋友們的決定。
C:這個小演員是怎么挑選出來的?
Y:這個小朋友是我們之前成人話劇的一個小演員,當時他演金巧巧的兒子,他的表現(xiàn)欲望很強,舞臺感也很到位,當時就對他有極其深刻的印象。這次演“彩虹豬”的時候他已經(jīng)算個“成熟”的演員了,因為比較有舞臺經(jīng)驗。他很能理解我們要表達的意思,并且很好的把他們表現(xiàn)出來。
C:做兒童劇跟之前做話劇相比是不是輕松一些?
Y:其實要更難,這個兒童劇有音樂元素,有歌舞元素。做小朋友的東西要時刻緊張,因為小朋友最真最純,眼里容不了沙子,他們?nèi)绻l(fā)現(xiàn)這個劇目有問題不會像大人一樣知道留面子,或者包容一下。小朋友如果覺得不好,會在現(xiàn)場指責你。從技術(shù)上講兒童劇更難,但是從心理狀態(tài)上說,總是跟小朋友打交道挺好的。在現(xiàn)場你感受到小朋友們的情緒跟著劇情走,劇中人物哭,他們就哭,劇中人物勝利了,他們就跟著歡呼,你得到的現(xiàn)場回饋很讓做這個東西的人興奮。我們通常做在小朋友中間看他們的反應(yīng),聽他們說什么,做什么,對我們很重要,我們根據(jù)這些回饋會馬上改動。
C:你本身就接觸藝術(shù)很早吧
Y:對,很小,差不多跟這本雜志上的小朋友這么大的時候我就開始跳舞了。我從小表現(xiàn)欲望就很強,雖然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什么表演啊戲劇啊,但是冥冥之中知道自己以后要走這條道路,所以后來就來北京讀書,上了藝術(shù)院校,開始真正從事了舞臺藝術(shù)。家里人對我學藝術(shù)比較支持,但是如果親戚朋友家有小朋友要學表演之類的,我可能要勸阻他們,一定要想好。這條道路比較艱辛,也挫折重重。
C:作為85后,你不排斥做母親吧?
Y:不排斥啊,我從小的夢想就是能有一個小女兒,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家庭。也可能跟做兒童劇有關(guān)系,我特別特別喜歡小孩子。我希望有個小女兒去教育她,一步一步牽著她的手伴著她長大。
C:會反對她走藝術(shù)道路嗎?
Y:不會,我會客官的跟她分析這條道路有多復(fù)雜。我也希望真正做了父母的人能夠客官的能給孩子們做個引導(dǎo),我不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撲到這條路上來,做父母能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引導(dǎo),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