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也會犯錯,有時還是致命的錯,不然整個華爾街2008年不會倒下那么多巨頭。一個公司犯錯并不可怕,一個行業(yè)犯錯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錯誤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麥道夫騙你沒商量
2008年12月11日,美國華爾街傳奇人物、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因涉嫌證券欺詐遭警方逮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揭露麥道夫這一史上最大“旁氏騙局”——欺詐金額估計達到500億美元的正是在其投資公司中擔任要職的兩個兒子。麥道夫的騙局設(shè)計之簡單令人不可思議:用新投資者的資金作為投資收益給早期的投資者。他的客戶更是包括知名富豪、對沖基金、大型機構(gòu)投資者甚至歐洲的一些銀行。這一驚天大騙局之所以能維持到今天,全在麥道夫善于為自己營造神秘的氛圍。想成為麥道夫的客戶,光有錢沒人介紹還不行。至于他的投資策略到底是什么,麥道夫從不解釋,也沒有人過多追問。因為在很多投資老手們看來,向麥道夫的公司投資,擔心的不是損失金錢,而是損失賺錢的機會。
保爾森方案乍粗乍細
面對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美國財政部必須迅速出手救市。但財政部長保爾森的金額高達7000億美元的方案僅有3頁,對于救哪一家,如何救均未提及,卻在方案中不忘一條涉及個人責任的豁免條款,結(jié)果方案在2008年9月29日被眾議院否決,隨即引起市場又一輪大規(guī)模的廉價資產(chǎn)拋售。或許感覺到3頁說得太粗了,在國會最終通過該緊急方案后,保爾森把方案一下子細化到了451頁,細到竟然包括對木制玩具短箭等產(chǎn)品的減稅。有媒體打趣說,保爾森的方案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木制玩具短箭對穩(wěn)定美國經(jīng)濟很重要,決非可有可無。
考克斯禁令事與愿違
2008年,美國金融業(yè)損失慘重,不僅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兩大投行破產(chǎn),AIG與花旗陷入困境,還鬧了一出伯納德·麥道夫(Bernard Madoff)案,把投資者信心打擊到了冰點以下。而所有這些,身為美國證監(jiān)會主席的克里斯托夫·考克斯(Christopher Cox)都難辭其咎,這一年里不斷挨罵。2008年9月19日,為挽回面子和投資者信心,這位被罵急了的證監(jiān)會主席頒布了一條賣空禁令:禁止賣空799只金融股,以使市場恢復平靜。但結(jié)果是,禁令出臺后的三個星期,銀行、經(jīng)紀公司以及保險公司的股價均一路猛跌,下降幅度高達25%。原因很簡單:考克斯的這一禁令無疑告訴人們:政府隨時會插手,這與美國投資者信奉的自由市場背道而馳。
底特律三巨頭坐飛機討飯
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美國汽車業(yè)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三大汽車巨頭均危在旦夕。11月18日,三大汽車巨頭的CEO前往華盛頓,參加國會聽證,勸國會批準對汽車業(yè)25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但不幸的是,救助方案被否決了,但原因不是他們口才不好,而是汽車業(yè)“還沒有真正遇到困難”,因為三位CEO里克·瓦格納、艾倫·穆拉利以及羅伯特·納爾代利各自都是乘公司的專機去的華盛頓。此后,一些好事的媒體干脆辟出專版,討論三大巨頭赴華盛頓求救的最佳交通方案:最后的結(jié)論是三人拼車,合乘一輛最新最酷的混合動力車!
微軟不識貨 雅虎不識抬舉
2008年,全球IT業(yè)最引人注目的并購案恐怕就是微軟想娶雅虎。2008年2月,微軟為抗擊谷歌,提出對雅虎的收購案,報價一度達到每股31美元,溢價61%,總價更是達到驚人的446億美元。但雅虎酋長楊致遠竟然拒絕了主動遞過來的橄欖枝,反而將雅虎復興的希望寄托在競爭對手谷歌的身上,與對手謀求一個廣告分享協(xié)議。結(jié)果微軟撤了,雅虎與谷歌的協(xié)議最后也黃了,更要命的是,一番折騰之后,金融風暴迅速升級,雅虎股價大跌到12美元,總市值一度降到170億美元以下,創(chuàng)始人楊致遠也糗得下了臺,當年的搜索巨頭,如今只能在一位女CEO手里碰碰運氣。
王牌基金經(jīng)理人算敗于天算
投資管理公司Legg Mason基金管理人比爾·米勒(Bill Miller)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基金經(jīng)理,他自1991年開始管理Legg Mason價值信托基金(Value Trust)至今,是全美唯一一個連續(xù)15年(1991-2005)戰(zhàn)勝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的共同基金經(jīng)理。然而,再精明的投資者也擋不住金融風暴的來勢洶涌。到2008年年終,Legg Mason價值信托基金已累計下降59%,遠比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僅僅”38%的下降幅度損失慘重。米勒的問題主要在于年初將賭注押在了幾家受損較嚴重的大型金融機構(gòu)上,而這當中的大多數(shù)在隨后的經(jīng)濟下行中更是連遭打擊。其中導致較大損失的金融機構(gòu)就包括此前備受關(guān)注的貝爾斯登、美國國際集團以及房地美,而就在9月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的前夕,米勒將對其投資又增加了8%。
莫茲洛回復郵件 丟掉工作
美國國家金融服務(wù)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已經(jīng)倒閉,但其CEO安吉羅·莫茲洛(Angelo Mozilo)的糗事還在流傳。2008年5月,一名房貸者給莫茲洛發(fā)了一封求救郵件,莫茲洛本來應該轉(zhuǎn)發(fā)同事,結(jié)果卻選擇了“回復”,并在回信中稱這名房貸者的請求令人難以置信的討厭。結(jié)果此事被傳到網(wǎng)上,公司和他本人均很快成為眾矢之的,公司于7月被美國銀行收編,他本人則自此丟了飯碗。
蘋果贈品喧賓奪主
蘋果的手機iPhone在全球都大受歡迎,包括其預裝的很多軟件都令人耳目一新,但這些軟件并非都在10美元以內(nèi)。因蘋果人員的疏忽,一款屏幕保護程序竟然標價999.99美元,而iPhone上市時的兩個版本零售價格才只有499美元和599美元。也別以為這個程序特牛,其唯一特征就是屏幕上會有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紅寶石。
通用汽車高管詆毀環(huán)保
通用汽車在環(huán)保上一直落后,公司經(jīng)百般努力,終于在百歲大壽時將一款雪佛蘭VOLT電動車量產(chǎn),挽回一點面子。誰知沒過幾天,公司負責產(chǎn)品開發(fā)的副董事長Bob Lutz就在一次發(fā)言時聲稱: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就是一派胡言(a crock of s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