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巢之下,鮮有完卵。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米塔爾帝國也不能幸免
有人曾這樣形容拉克什米·米塔爾:近二十年來,每個鋼鐵企業(yè)老板睡覺之前都會認真地向上帝禱告,祈禱第二天秘書不會氣急敗壞地沖過來告訴他:拉克什米·米塔爾在您的位子上等您呢!這就是而今享譽世界的鋼鐵大王,這位在印度大象身上煉就鋼鐵王位的“牛人”,他的成名方式很簡單——兼并與收購。
138次兼并瀕危小廠,2次世界級的收購,憑借過人的智慧和近乎殘忍的成本控制手段,59歲的拉克什米·米塔爾最終建立起一個橫跨60個國家、擁有320000名員工的鋼鐵帝國。曾連續(xù)三年躋身于《福布斯》世界富豪榜前十名,成為令全球印度人引以為豪的世界頂級富豪。
成名當趁早
中國有句古話:起小看老;幾年前有句流行語:成名當趁早。這兩句一古一新的話,用在米塔爾身上恐怕再合適不過。
拉克什米·米塔爾出身于印度西部拉賈斯特邦一個缺乏電力和自來水供應(yīng)的小鎮(zhèn),童年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使他從小就對成功充滿了渴望。
米塔爾的父親從20世紀初就在加爾各答做鋼鐵生意,受家族影響,米塔爾自幼積累了豐富的鋼鐵知識,他的創(chuàng)業(yè)就從鋼鐵業(yè)起步,于1971年建造了自己的鋼鐵小作坊。作為長子,他在1975年脫離了家族企業(yè),1976年拉克什米在印度尼西亞創(chuàng)辦伊斯帕特印尼鋼鐵廠,后來建立LNM控股公司,并逐步向東南亞和其他地區(qū)拓展。1989年,為了獲得廉價原材料,他在特里尼達和多巴哥收購了一家嚴重虧損的國營鋼廠,一年后該國營鋼廠被扭虧為盈,從此他確立了走兼并和改造虧損國營企業(yè)的經(jīng)營路線。
開疆拓土
如果說收購別人是在享受征服的快感,而被人收購是一種痛苦的話,近20年來,米塔爾就是在一個又一個鋼鐵主人的痛苦中完成了自己霸業(yè)。他就像一個桀驁不馴的征服者,在運籌帷幄之中揮舞著資本的利劍,劍指封喉,所向披靡,將米塔爾的旗幟插到世界各地,在60多個國家完成跑馬圈地。
看看米塔爾的瘋狂之舉吧。
從20世紀90年代初,米塔爾就敏銳地意識到鋼鐵行業(yè)整合重組的時機就要到了,他必須成為其中的領(lǐng)導(dǎo)者。此時,歐美鋼鐵廠商還在畫地為牢,守候著自己門前的一畝三分地,殊不知傳說中的“騎著大象的鋼鐵騎士”此時已磨刀霍霍。
1994年,初有成就的米塔爾把印度留給了志向不合的父兄們,把從父親手中買下的印尼鋼鐵廠,擴大到東歐地區(qū)。1995年米塔爾等來了他成名之作——與哈薩克斯坦國營鋼鐵廠的合作——在他接手前,這里每天要白白花掉100萬,美國和德國的商業(yè)顧問對此束手無策,只得聽任米塔爾執(zhí)行那個瘋狂方案:工人連續(xù)6個月拿不到工資,卻要連續(xù)加班來適應(yīng)國際生產(chǎn)標準。一年后,鋼廠月產(chǎn)量從12萬噸上升至25萬噸,并開始贏利。接下來,他在波蘭、羅馬尼亞等低成本地區(qū)四處出擊尋找經(jīng)營狀況不佳的小型鋼鐵公司。米塔爾說:“生命苦短,你來不及白手起家創(chuàng)建自己的公司?!?/p>
2003年,他抓住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和馬其頓等國營鋼鐵企業(yè)私有化時機,通過收購獲得了這些公司的控制權(quán)。2004年他的LMN集團獲得南非最大的Iscor鋼鐵公司50%的股份和管理權(quán),Iscor改名Ispat Iscor。LMN對Ispat Iscor注入了大量現(xiàn)金和技術(shù),最終使得這家老字號再現(xiàn)活力,成為南非業(yè)績最佳公司,年均增長率達93%,營業(yè)額達230億蘭特。2004年LNM與伊斯帕特國際公司合并,更名為米塔爾鋼鐵公司,IspatIscor也隨即改名為米塔爾南非鋼鐵公司。在南非薩爾達尼亞的鋼廠被視為米塔爾南非鋼鐵公司皇冠上的明珠,因為該廠變化巨大,從過去年虧損10億蘭特轉(zhuǎn)變?yōu)槟暧?0億蘭特。
2004年10月25日,米塔爾做出一項轟動全球的決定,以45億美元收購美國俄亥俄州國際鋼鐵公司及其下屬企業(yè)。此項合并,使米塔爾鋼鐵公司一舉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yè),并成為世界上地理分布最廣泛的跨國公司——從亞洲中部蔓延開來,延伸至歐洲、非洲和中、北美洲。2005年米塔爾鋼鐵公司又以45億美元收購烏克蘭Kryvorizhstal鋼廠。同年6月份完成哈薩克斯坦鐵米爾套鋼廠的擴建,生產(chǎn)能力達520萬噸,該廠有職工50000人,所生產(chǎn)鋼材專向中國出口。
不過千萬不要奢望這位鋼鐵皇帝將就此收手,2006年7月,米塔爾完成了他最具有征服意義的戰(zhàn)役——以332億美元的天價,將歐洲最大的鋼鐵集團安塞洛收歸旗下,合并后的安塞洛米塔爾鋼鐵集團,其規(guī)模超過排第二位的“新日本鋼鐵”三倍之多。此戰(zhàn)震懾意義極大,當時引起全球一些大型鋼鐵廠商聯(lián)合采取抵御,經(jīng)過五個月神經(jīng)高度緊張的兼并與反兼并的較量,米塔爾最終如愿以償。
但不要以為米塔爾只是為了收購而收購,精明的米塔爾知道捆綁100個破爛的拖拉機并不能拼湊成變形金剛。有一件事十分清楚:米塔爾總是能夠把內(nèi)外交困的國有鋼鐵企業(yè)轉(zhuǎn)變?yōu)橘嶅X機器,這是因為他創(chuàng)造了競爭對手難以匹敵的經(jīng)營效率。低價買進資產(chǎn)、利用廉價勞力、全球分散事業(yè)、運用最佳科技與規(guī)模經(jīng)濟,這就是米塔爾看似瘋狂并購背后的真正秘訣。
米塔爾在中國
作為當今世界發(fā)展最快的新興經(jīng)濟體的中國,當然不會從米塔爾的視線中淡出,兼并的鐵蹄自然也不會繞過長江黃河。早在2005年,米塔爾就成功并購中國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7.17%股權(quán),這是其進入中國鋼鐵市場的第一步。米塔爾在評論此交易時說:“從戰(zhàn)略上講,這是米塔爾鋼鐵的一次關(guān)鍵性收購,因為它在全球增長最快的鋼鐵市場上為我們提供了第一個生產(chǎn)平臺”。可見,這個曾經(jīng)“較量”過的一山之隔的鄰邦,在米塔爾的全球版圖中占據(jù)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縱觀米塔爾在全球的并購,可以清晰地看到米塔爾構(gòu)筑的鋼鐵行業(yè)上下游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鐵礦石、煤炭、焦炭等,而在中國,米塔爾的路徑并無改變,并購觸角伸向了上下游相關(guān)企業(yè)。2007年11月出資6.47億美元收購了中國東方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8%的股份,而東方集團又持有河北省唐山市津西鋼鐵股份有限公司97%的控股權(quán),米塔爾也完成了曲線持有津西鋼鐵的意圖。
傾巢之下,鮮有完卵。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米塔爾帝國也不能幸免。2008年11月27日,米塔爾在其總部盧森堡召開特別董事會后決定在全球裁員9000人,其中歐洲員工達6000人。米塔爾還同時宣布,2008年第四季度集團減產(chǎn)35%。以中國為例,始于去年8月的東方集團以5.32億元收購河北民營鋼鐵企業(yè)鑫益鋼鐵71%的股權(quán)事宜,不得不中途夭折。
如今人們把目光瞄準米塔爾時,不再關(guān)心他是否會在其兒女的婚禮上,再次在每封請柬上附贈翡翠項鏈和鉆石手表,人們想知道的是,這位鋼鐵“凱撒”是否還會繼續(xù)揮舞兼并的利劍?下一個降服的又將是哪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