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是我的老病號。他剛被診斷為痛風時,病情就比較嚴重。我告訴他,不能再進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nèi)臟、啤酒、海產(chǎn)品,以及黃豆和蘑菇等蔬菜。臨走時,我給他開了治痛風的藥。半年后他來復診,病情并沒有緩解。我問他是不是沒忌嘴。他搖搖頭,說回家查閱了,凡是含嘌呤高的食物都沒有吃。
再問下去才發(fā)現(xiàn),我給李大爺開的藥是兩個月的,而他將藥吃完后就沒再到醫(yī)院看。因為他覺得只要不吃含嘌呤高的食物,痛風應該就會自行好轉(zhuǎn)。李大爺痛風沒有好轉(zhuǎn)的原因終于找到了。我告訴他,限制飲食不能作為治療痛風的主要手段,更不能認為該方式能治愈痛風,藥物治療是不可少的。李大爺聽完后說:“是不是今后就可以不用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呢?我本來就特別喜歡喝啤酒,這一半年來我是忍痛割愛啊……”我說他當然不可以,含嘌呤高的食物還是要限制。
在臨床上,像李大爺一樣的患者并不少見,對于痛風的飲食控制還不能完全正確理解。飲食控制是治療痛風的基本治療措施,這一點醫(yī)學界沒有人懷疑。飲食控制是減少飲食中嘌呤攝入量,減少體內(nèi)嘌呤的負荷,以利于降低血尿酸。嚴格的飲食控制能使血尿酸下降60umol/L(微摩爾/升)左右,24小時尿中尿酸排泄量減少1/4左右。
但飲食控制并不能作為痛風的主要治療手段。因為血尿酸的升高主要來源于內(nèi)源性生成過多,由外源性食物產(chǎn)生的尿酸只占少部分。一個正常人每日嘌呤攝入總量大約為150~200毫克,而每日體內(nèi)代謝產(chǎn)生的嘌呤總量大約為600~700毫克,遠遠超過了食物中的來源。大多數(shù)情況下,飲食控制并不能完全糾正高尿酸血癥??偟膩碚f,飲食控制是治療痛風一項輔助手段。
因此,不能把治愈痛風的“賭注”押在飲食控制上,該吃藥時還是應吃藥。并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飲食控制:痛風發(fā)作時,應嚴格控制飲食;如果經(jīng)過較長時期的降尿酸治療,血尿酸一直能保持在較理想的水平,飲食控制不需太嚴格。
編輯/楊春霞 yangchunxia@jtyy.com
>>鏈接
痛風患者如何正確喝水
痛風患者要求多飲水,以便增加尿量,促進尿酸排泄。適當飲水還可降低血液黏度,對預防痛風合并癥(如心腦血管?。┯幸欢ê锰?。但要講究科學飲水,合理飲水。
(1)飲水習慣:堅持每日飲一定量的水,不能等有口渴感時才飲水,或臨時暴飲。
(2)飲水時間:不要在飯前半小時內(nèi)和飽食后立即飲大量的水,以免會沖淡消化液和胃酸,影響食欲和妨礙消化功能。飲水最佳時間是兩餐之間、晚上和清晨。晚上指晚餐后45分鐘至睡前這一段時間,清晨指起床后至早餐前30分鐘。
(4)飲茶:痛風患者可以用飲茶代替飲白開水,但不能餐后立即飲茶,否則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和易造成缺鐵性貧血等。較好的方法是餐后1小時開始飲茶,且以淡茶為宜。